玩泥巴网:分享好听的游戏名字、简单干净的男生、女生游戏网名!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个性说说
您的位置:玩泥巴网 > 个性说说 > 关于粽子的古诗四句带拼音(文案精选104句) >正文

关于粽子的古诗四句带拼音(文案精选104句)

类别:个性说说 /人气:59 ℃/2023-05-31 08:35:18

一、关于粽子的古诗四句

1、同为风雅之人,苏东坡的口味却又不同:“不独盘中见卢橘,时于粽里得杨梅”,说明他对以蜜饯为馅的粽子赞不绝口。而清代林苏门的“一串穿成粽,名传角黍通。豚蒸和粳米,白腻透纤红。细箬轻轻裹,浓香粒粒融。兰江腌酺贵,知味易牙同。”则暴露了他对火腿粽子的心心念念。可见,“甜咸粽子之争”自古而有之。

2、“榴花角黍斗时新,今日谁家不酒樽。”(南宋.戴复古《扬州端午呈赵帅》)佳节合家团聚,插艾叶、挂菖蒲,品酒食粽之际对联猜谜,其情怡然,其乐融融。

3、“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张建封的长诗《竞渡歌》就描绘了一幅空前激烈的“赛龙舟”场景。

4、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5、译文己酉年的端午那天,天公不作美,狂风大作,暴雨倾盆,一眼望去,一片天昏地暗;整个汨罗江上,没有一处可以让人竞渡龙舟,借以凭吊远古英雄屈原的灵魂。石榴花如火地开着,似乎正在笑话我,我只好自我解嘲道:其实,陶渊明既使不喝酒,也一样仰慕屈原卓然不群的清醒。今天,我虽无法凭吊屈原,我也一样仰慕他。

6、炰鳖那胜羜,烹鯄只似鲈。

7、除了历史超级IP屈原、粽子甜咸之争以及三天假期,小朋友们和爸爸妈妈们对端午节的传统和继承又有多少了解呢?

8、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

9、黄金角黍照盘明,秋月弓湾斗彩赢。(宋·罗公升)

10、《端午》浴兰包粽念忠臣,千古不亡湘水身。当日楚王憎逆耳,随将一国殉灵均。《同州端午》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谢张仲谋端午送巧作》君家玉女从小见,闻道如今画不成。翦裁似借天女手,萱草石榴偏眼明。《清》樱桃桑椹与营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端午》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端午三首.其一》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尝闻求福木居士,试向艾人成祝呵。

11、三嫂深感钦佩,但还佯装不满。李调元也觉出不恭,二人相视而笑,遂各自更换一字,成为一副佳联:“五月五日五弟厨房食粽子,三嫂三更三点檐下舂糍粑。”最后,李调元如愿以偿,终于吃到了香喷喷的粽子和糍粑。

12、《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宋代 欧阳修

13、端午时节,已近仲夏,有的地方喜食凉粽子,北宋诗人张耒《失调名.端午》有句“冰团水浸砂糖裹,透明解黍菘儿和”,描写的则是吃凉粽子的情形,凉粽子吃起来清爽滑润、消暑生津。

14、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15、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16、端午节,是跨越时空的文化盛宴,是爱国情怀的集中彰显。不同时代的端午节,变换的是时空,不变的是炎黄子孙共同的传统文化和相通的情。

17、一十二峰黄栗粽,东大洋海茱萸茶。(宋·释了惠)

18、旅居的客舍就好像乡野山村一样,有了喜悦的事情也没有人共饮一杯。这种没有知音好友分享陪伴的遗憾,只有黄莺的啼鸣了解,所以才殷勤的鸣叫安慰着我,就好像往日美好时光中在梦中、枕上听到的一样。

19、则写尽了火腿粽子的妙处。

20、《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唐代 白居易

二、关于粽子的古诗四句带拼音

1、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彩缕同心丽,轻裾映体鲜。寂寥斋画省,款曲擘香笺。更想传觞处,孙孩遍目前。

2、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

3、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浣溪沙·端午》宋·苏轼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浣溪沙·端午》宋·苏轼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端午日赐衣》唐·杜甫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乙卯重五诗》宋·陆游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端午》唐·李隆基明诏始端午,初筵当履霜《大酺得长字韵时任安宜尉》唐·储光羲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宋·陈与义谁家儿共女,庆端阳《小重山·端午》

4、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5、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6、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7、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8、我们再来看大诗人苏轼的一首比较著名的《浣溪沙·端午》:

9、说“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就是用嫩竹筒盛米做成“粽”,配上鲜美香脆的烤乳鹅。唐代以后,竹筒粽子已经不常见了,但偶尔还有。有些诗人说到竹筒粽子,未必真的是用竹筒,可能只是追慕古风而已:

10、“粽子”谐音“中子”,人们互赠九子粽寓意为求子,寓意人丁兴旺。“粽”谐音“宗”,所以也有光宗耀祖之意。

11、《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词》(唐)刘禹锡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2、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13、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处玳筵罗列。(宋·黄裳)

14、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15、楚筒结粽金盘丽,班箑裁纨玉字轻。(宋·宋庠)香黍筒为粽,灵苗艾作人。(宋·欧阳修)彩筒角黍,兰桡画舫,佳时竟吊沅湘。(宋·无名氏)

16、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郑十七郎一绝雨后过畦润花残步屐迟把文惊小陆好客见当时武侯庙遗庙丹青古空山草木长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绝句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风起春城暮高楼鼓角悲王录事许修草堂资不到聊小诘为嗔王录事不寄草堂资昨属愁春雨能忘欲漏时即事百宝装腰带真珠络臂鞲笑时花近眼舞罢锦缠头因崔五侍御寄高彭州一绝百年已过半秋至转饥寒为问彭州牧何时救急难即事百宝装腰带真珠络臂鞲笑时花近眼舞罢锦缠头因崔五侍御寄高彭州一绝百年已过半秋至转饥寒为问彭州牧何时救急难。

17、锦绣铺陈,笙簧品弄。啰啰招,啰啰送,莫怪空疏,伏惟珍重。

18、《六幺令・天中节》宋代 苏轼 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译文:粽子的叶子香气扑鼻,香飘十里,端起酒杯一起对杯喝酒。

19、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

20、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唐 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三、关于粽子的古诗词

1、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殷尧藩《同州端午》

2、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3、欢多情未极,赏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

4、菖蒲酒美清尊共。——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5、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

6、事盛蛟龙见,恩深犬马知。

7、春英诗社|chunyingss

8、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9、南方多竹,现代南方也以竹叶粽居多。其实从唐代开始就有了竹叶裹粽的做法。诗人元稹有一首诗写竹叶粽极其形象:

10、端午节一直是一个多民族的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节。这首词中欧阳修描写了过端午的风俗习惯:吃多角粽、饮菖蒲酒、沐香花浴。

11、✎端午节,你赠与我了一枝艾草,却没朋友能共赏,略凄凉哀伤,怀念起为国尽忠的屈原,又增添了许多悲哀。

12、上面这些诗词所写的,都是竹筒粽子。沈亚之说的“筠筒”,就是竹筒。宋朝王质说“竹筒楝叶”,到底是用竹筒还是用楝叶呢?总不能两者同时用吧。作者估计,当时竹筒粽子已经很少见了,还是用叶子裹粽比较多,诗人这么说,并不是写实,而是用“竹筒”之典而已。宋朝无名氏的《望海潮》中说“彩筒角黍”,“角黍”是粽子的别称。或许竹筒上面还涂有色彩,五彩斑斓,赏心悦目。但“角黍”是形容粽子有棱角,只有叶子裹粽才有这种效果,竹筒是不行的。恐怕这里的竹筒粽子也不是写实,而是用典。

13、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14、水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宋·张耒)

15、扶留碧玉长,叠粽学鸳鸯。锦带同心似,银镮纤手将。

16、译文:今天是端午节的缘故所以去拜访街坊邻居,不要问我手腕上的百条丝线,只需要把粽子沾着砂糖吃。

17、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18、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舒頔《小重山·端午》

19、说起粽子,真是一个好东西:颜色青翠欲滴,形状棱角分明,口感香黏软弹;可甜可咸,可大可小;可以当主食,也可以当点心;可以作为节令特色,也可以作为日常食品。粽子,古称“糉”,与“粽”字相通。又可称作“角黍”,因其有棱角故也。古代的粽子五花八门,今天的粽子也是品种繁多,古今相比,到底哪个好?如今北方吃甜,南方吃咸,是甜是咸,到底哪个源远流长?这些都是有意思的问题。比起端午节的起源、各种民俗的渊源,还是这些吃的问题最好玩,毕竟吃到嘴里才是最实在的。

20、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四、关于粽子的诗句(52句)

1、荷叶裹粽,就比较罕见了,但古代也曾经出现过。明末清初的陈子升写过“符开银艾小,粽裹绿荷新”的句子,就是荷叶粽。总结起来,裹粽所用之物并没有什么规范,古时候用竹筒,唐宋以后则基本是叶子。至于什么叶子,也是因地制宜,可以是菖蒲叶,也可以是竹叶、茭叶、荷叶,只要足够宽阔坚韧、气味芳香即可。

2、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

3、不用童寻药,何须鬼画符。千妖俱扫迹,长夏得安居。

4、一个标准的粽子,有包裹在外的皮儿,有填充其内的瓤儿,还有暗藏最里的馅儿。粽子裹好了,会有一个形状。等到吃起来,还可能有各种蘸料。这其中任何一项,都有多种做法,排列组合起来,就形成了枝繁叶茂的粽子大家族。咱们今天就从历代诗词入手,细数古人吃的是什么样的粽子。

5、宋朝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

6、唐代殷尧藩的《端午日》

7、古人为何可以这么happy地过端午节?假期当然少不了!金世宗在位的时候,端午节放假三天,五月初四放假,五月初七上班;唐朝每逢立春、立夏、七夕、端午这些小型节日或者节气都会放假两天。

8、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乙卯重五诗》

9、北方多黍,南方多稻,所以粽子瓤儿也有不同。粽子又称“角黍”,就是因为以黍作瓤,外有棱角。后来稻米逐渐取代黍米,成了粽子界的主流,所以又称为“粽”。据专家考证,到了唐代,稻米已经超过黍米,变得更常见了。但表现在诗词中,明确写稻米粽的却并不多,可能唐宋以后,粽子理所当然地就用稻米,反而没有必要在诗词中说明了。明确写稻米瓤儿粽子的,还是这位酷爱吃粽子的释绍昙和尚:

10、说完了粽子皮儿,咱们就由外而内,再说说粽子瓤儿。现在吃粽子,糯米最常见,但古代的选项更多,总的原则也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没有一定的规范。纵览历代写粽子的诗词,所见之瓤儿,有黍米,有稻米,有菰米,甚至还有菱实。黍米色泽金黄,形如黄金;稻米温润洁白,好似白玉;菰米、菱实则别有风味,可以一尝。

11、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两岸罗衣破晕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蜺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桡。疮眉血首争不定,输岸一朋心似烧。只将输赢分罚赏,两岸十舟五来往。须臾戏罢各东西,竞脱文身请书上。吾今细观竞渡儿,何殊当路权相持。不思得岸各休去,会到摧车折楫时。

12、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13、在手臂、脚腕上系着五色丝织物或丝线,称做“辟兵”或是“合欢索”,有祈求战争和瘟疫不要发生的意思;

14、✎吃了两只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蒿。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

15、灵符旧系千丝缕,玉粒新颂五彩筒。

16、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褚朝阳《五丝》

17、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18、细葛宫中曾被赐,杨梅粽里未容窥。(宋·李洪)不独盘中见卢橘,时于粽里得杨梅。(宋·苏轼)綵索盘中结,杨梅粽里红。宫闱九重乐,风俗万方同。(宋·欧阳修)葵榴映菖歜,梅李参角黍。(宋·张镃)

19、空惆怅,谁复吊沅湘。——舒頔《小重山·端午》

20、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五、关于粽子的诗句古诗

1、最不可思议的是,上面居然还有我杜甫的名字啊!

2、榴花三日迎端午,蕉叶千春纪诞辰。——范成大《鹧鸪天》

3、端午节的起源说法众多,其中以纪念屈原的说法最为广泛。民间有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赛龙舟的习俗。

4、应是奉佛人,恐子就沦灭。

5、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6、明诏始端午,初筵当履霜。——储光羲《大酺得长字韵时任安宜尉》

7、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8、到了清代,“清初六家”之一的查慎行笔下:

9、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10、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

11、每7个嵊州人就有1个是我们的用户

12、肩舆任所适,遇胜辄留连。焚香引幽步,酌茗开静筵。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盆山不见日,草木自苍然。忽登最高塔,眼界穷大千。卞峰照城郭,震泽浮云天。深沉既可喜,旷荡亦所便。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归来记所历,耿耿清不眠。道人亦未寝,孤灯同夜禅。

13、译文:用砂糖冰镇包裹着,有透明的粘蜀黍外包着。

14、短短十句五十个字之间,就提到了莼菜、鳝鱼、黍米、菰米、菱实粽、木奴(柑橘)、芋羹、䶉炙、炰鳖、羜(羊羔肉)、烹鯄、鲈鱼等十多种食物,可见元稹是个不折不扣的“吃货”。其中“绿粽新菱实”,好像是说菱实瓤儿的粽子,但在其他地方没见过,作者也不敢多言。

15、青青孤叶包金黍,玉盆满贮颁群臣。(明·章懋)

16、据载,粽子在东汉时为一种普通食品,到了西晋吃粽子的习俗才逐渐被固定在端午。

17、裁缝云雾成御衣,拜跪题封向端午。——杜甫《惜别行,送向卿进奉端午御》

18、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苏轼《浣溪沙·端午》

19、糁盐芋粽朝供饤,下豉莼羹早溉鬵。(明·刘崧)

20、处处稻分秧,家家麦上场。敢悲身老大,独幸岁丰穰。

六、关于粽子的古诗四句

1、端午内中帖子词其八太上皇后阁水风吹殿送微凉,竹叶金盘粽子香。

2、绿粽新菱实,金丸小木奴。芋羹真暂淡,䶉炙漫涂苏。

3、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此乡俱老矣,东望共依然。

4、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唐 元稹《表夏十首》之十

游戏名字 | 游戏网名 | 个性网名 | 个性说说
Copyright © 2016-2022 玩泥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