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椟还珠文言文【摘抄文案100句】
一、买椟还珠
1、另一方面郑国人买椟退珠,说明人的追求事物方向喜好不同,郑国人爱椟,不喜欢珍珠。如果喜欢花了珍珠钱何以留下椟。可以说他不识货,脑袋大,但他不喜欢珍珠是一定的。喜欢可以留下。而且也不需要。
2、这个故事设定的含义是:没有眼力,取舍不当。买椟还珠的成语故事篇6(注音)mǎidúhuánzhū
3、释义:比喻把主要事物和次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弄颠倒了。
4、楚人拿着被退回的珍珠,十分尴尬地站在那里。他原本以为别人会欣赏他的珍珠,可是没想到精美的外包装超过了包装盒内的价值,以致于“喧宾夺主”,令楚人哭笑不得。
5、买椟还珠的寓言故事是:楚国有一个商人把他的珍珠卖给郑国的人,珠宝是用木兰树的木制的盒子装,用桂椒来熏盒子,用精美的珠玉点缀其上,用美玉点饰,用翠鸟的羽毛装饰盒子。郑国的人买了这个盒子却把珠宝还给了商人。买椟还珠的道理郑国人两眼只盯在了精致的木匣上,竟然舍弃了珍贵的珠宝。可见,做事情必须主次分明,不能像买椟还珠的人那样,只注重事物的外表,看不清事物的本质。只有看清事物的本质,分清主次,才能取舍得当。成语原指买来装珍珠的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取舍不当,次要的东西比主要的还要好。
6、(出处)战国·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7、小学生必背文言文专项训练——《司马光救友》
8、椟:木匣;珠:珍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那些没有眼光,取舍不当,只重外表,不重实质的人.又讽刺那些不了解事物本质, 舍本逐末、弃主求次的人.
9、喜欢是自由意志的体现,虽然自由意志不能常常不加约束的体现。但我们不可能100%地受制于环境,也不可能被牢牢的禁锢住——少年一场无旁骛,可以尽情输。
10、舍本逐末: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11、白话释义:所以百姓放弃本职工,种田的人不足一半,虽然赏赐给贫民田地,但是他能仍然贱卖给商人。
12、故事说:楚国有个珠宝商人,到郑国去卖珠宝.他用木兰制作了一只盒子,用桂和椒所调制的香料来薰盒子,用美玉来装饰,用翠鸟的羽毛来连缀.有个郑国人把买了盒子,却把盒里的珠子还给了楚人,这个人可以说是善于卖匣子,不能说是善于卖珠子啊.
13、《买椟还珠》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战国时期韩非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楚人过分注重外表,使装珍珠的盒子的价值高于珍珠的价值,讽刺了办事主次颠倒、不分轻重的人。从另一个角度看,郑人只重视外表而忽略内容,亦是不可取。
14、原意是买来装珍珠的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买椟还珠是一个贬义词,与它相近的词语有:反裘负薪。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买椟还珠,读音:mǎidúhuánzhū。扩展资料:成语出处:
15、好似买椟还珠,大方取舍,遵循本心。
16、买椟还珠,意思是买来装珍珠的木匣却退还了其中的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次要的东西比主要的还要好。
17、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盒子,才能让那个郑国商人用高出几倍的代价去换回它呢?
18、释义:又说弃本逐末。放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形容轻重倒置。
19、一会儿走过来一个郑国人,给了卖珠人许多钱,急忙打开匣子取出珍珠还给卖珠人,只托着木匣子走了。有许多看热闹的人都惊呆了。原来这个买主不是买珍珠的而是买木匣子啊!
20、买椟还珠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战国时期韩非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指买了装了珍珠的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取舍不当,次要的东西比主要的还要好。在句中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出处: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今世之谈也,皆道辩说文辞之言,人主览其文而忘有用。(战国·韩非子《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二、买椟还珠文言文
1、商人过份注重外表,使装饰外表的价值高于珠子的价值。可以用来形容一些厂商为了获得利益,过份装饰外表,使得外表包装的价值高于商品的价值,反而使想要出售的商品卖不出去。
2、译文:楚国有个珠宝商人,到郑国去卖珠宝。(他)用木兰香木(为珠宝)制作了(一只)盒子,用桂和椒所调制的香料来薰盒子,用美玉来点缀(它),用翠鸟的羽毛来连缀。有个郑国人买了盒子,却把盒里的珠子还给了楚国人,这个人可以说是善于卖匣子,不能说是善于卖珠子啊。
3、为了招揽生意,他精心制作了一只盛放宝珠的盒子。这只盒子选用名贵的木兰做材料,再用香喷喷的桂、椒反复熏烤,又用光闪闪的珠玉镶嵌四周,还用通红的玫瑰和碧绿的翡翠装饰点缀。真是珠光宝气,异香扑鼻。
4、出处:东汉·班固《汉书·食货志》:“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
5、③缀(zhuì)点缀。
6、这时有个郑国人拿起盒子,仔细端详了一番,喜爱得不得了,便想出高价买下它。珠宝商看到终于有顾客上门了,激动不已。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郑国人把钱交给了珠宝商,就带着盒子走了。可是他刚走了没几步,却又折回来了。珠宝商以为他改变了主意,想退掉珠宝。谁知那人走到珠宝商面前,小心翼翼地打开盒子,取出里面的珠宝递给珠宝商说:“刚才走得匆忙,竟然没发现盒子里有颗珠宝。这肯定是先生您放到里面去的,我是专程来归还珠宝的。”
7、出处:宋·程颐《与方元寀手帖》:今之治经者亦众矣;然而买椟还珠之蔽;人人皆是。
8、寓言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从这一点来看,买椟还珠是寓言故事。
9、主人来到郑国的集市上,把盒子取出来,打开盒盖,大声叫卖。精美的盒子,名贵的珍珠,立刻吸引了许多人。大家围在一起,赞叹不已,可是一听价格,都很惊讶。
10、卖珠的商人为了显示珍珠更有价值,做了超值“包装”结果是喧宾夺主,反而淹没了珍珠的价值。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用华丽的“包装”掩饰自己真正“用意”这是魔术和军事里常用的方法。
11、楚国有个珠宝商人,到郑国去卖珠宝。他用名贵的木兰雕了一只装珠的盒子,将盒子熏了用桂椒调制的香料,又装饰上珠玉、玫瑰、翡翠。有个郑国人把盒子买了去,却把盒里的珠子还给了他,这可以说,这个珠宝商人很善于卖盒子,而不善于卖珠宝吧。
12、⑤缉装饰边沿。翡翠(fěicuì)一种绿色的美玉。
13、这两个故事缘何会连在一起呢?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楚王问田鸠:“墨子是个声名显赫的学者。他亲自实践起来还是很不错的,他讲的话很多,却不动听,为什么呢?”田鸠便讲了《买椟还珠》与《秦伯嫁女》两个故事,然后说现在社会上的言论,都是一些巧辩和工于修辞的话,君主只看文采而忘记了文字背后想表达的深意。墨子的学说,传扬先王道术,阐明圣人言论,以此来传播给人们。如果修饰文辞的话,他就担心人们会留意于文采而忘了它的内在价值,从而造成因为文辞而损害实用的恶果。这和楚人卖宝珠、秦君嫁女儿是同一类型的事,所以墨子的话很多,但不动听。
14、这个楚国人找来名贵的木兰,又请来手艺高超的匠人,为珍珠做了一个盒子(即椟),用桂椒香料把盒子熏得香气扑鼻。然后,在盒子的外面精雕细刻了许多好看的花纹,还镶上漂亮的金属花边,看上去,闪闪发亮,实在是一件精致美观的工艺品。这样,楚人将珍珠小心翼翼地放进盒子里,拿到市场上去卖。
15、这一则历史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要有主次分明,不能够只注重事物的外表,看不清它的本质。
16、一个楚国人,他有一颗漂亮的珍珠,他打算把这颗珍珠卖出去。为了卖个好价钱,他便动脑筋要将珍珠好好包装一下,他觉得有了高贵的包装,那么珍珠的“身份”就自然会高起来。
17、之后,木匠又花了整整一天的时间,对匣子进行修饰。细致花纹的雕刻、鎏金花边的点缀、宝石美玉的镶嵌、翠色羽毛的连缀,所有的一切让这只匣子立刻变得与众不同,精美绝伦。
18、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个卖珠宝的商人,他经常来往于楚国与郑国之间,做些珠宝生意。
19、比喻分不清主次的人郑国人两眼只盯在了精致的木匣上,竟然舍弃了珍贵的珠宝。可见,做事情必须主次分明,不能像买椟还珠的人那样,只注重事物的外表,看不清事物的本质。只有看清事物的本质,分清主次,才能取舍得当。成语原指买来装珍珠的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取舍不当,次要的东西比主要的还要好
20、很多人小时候都听过《买椟还珠》的故事,对于郑人只留下精美的匣子而还去宝贵的珍珠这种行为感到可笑,这个成语如今也多比喻人没有眼力,取舍不当。但这个故事最初想要表达的意思却鲜为人知。
三、买椟还珠出自
1、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2、“买椟还珠”这则成语就是说,一个素养不高,缺乏鉴别能力的人,往往会丢掉真正宝贵的东西,而把那些价值并不高的东西当成宝贝,以至于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3、可是他刚走了没几步,却又折回来了。珠宝商以为他改变了主意,想退掉珠宝。谁知那人走到珠宝商面前,小心翼翼地打开盒子,取出里面的珠宝递给珠宝商说:“刚才走得匆忙,竟然没发现盒子里有颗珠宝。这肯定是先生您放到里面去的,我是专程来归还珠宝的。”
4、不要只被表面的东西迷惑,要认清事物的真正价值,不要丢了西瓜捡芝麻。买椟还珠原意是买来装珍珠的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5、买椟之人应是一位注重欣赏艺术的人有很高的艺术造诣,他所欣赏的“价值”是盒子的艺术美,而不是世俗认可的价值。所以他应该是一位非凡的现代艺术家或艺术收藏家。
6、白话释义:小小的国家,却能够三代执掌政权,他们用的东西很多,但是选取其中的精华也很多啊。
7、终于,这个盒子变得珠光宝气,看起来是一件无比华美的艺术品。楚人心满意足地把珍珠放进盒子里,拿到市场上去叫卖。
8、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9、大家好,我是凤翔小学五年(2)班的陈子涵同学,今年10岁了,性格开朗活泼,爱好广泛,喜欢陶笛、跳舞和画画等。
10、一个人喜好是不论价值的,物贵即好。物不贵即不好。古董贵,无用何益。粮食不值钱,不能缺。喜欢大自然的虫鱼并不值钱,但人类观看自然,通过艺术画作表达出来,自然又无价。这个郑人是有自我特色之人。而这个楚人卖货人也聪明,针对不同人凡是有利之物都赋予商业价值,吸引销费者。工夫做到家。
11、感谢大家如约而至,收听赵雪雯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带来的成语故事,愿我们的故事伴你愉快学习,在聆听中度过一段惬意的美好时光。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的成语故事是《买椟还珠》。
12、商人找来名贵的木兰,又请来手艺高超的木匠,为珍珠做匣子。匣子的雏形刚刚做好,木匠就用桂椒香料把它熏得香气扑鼻。
13、今晚的成语你学会了吗?你能用“买椟还珠”造句吗?发到留言处,老师会筛选出优秀的句子,小宝贝们快转动你的小脑袋吧!
14、郑人只重外表而不顾实质,使他做出了舍本求末的不当取舍;而楚人的“过分包装”也有些可笑。看待事物不能只重形式,不重内容;只看外表,不看本质。
15、楚国有个珠宝商人,到郑国去卖珠宝。他用名贵的木兰雕了一只装珠的.盒子,将盒子熏了用桂椒调制的香料,又装饰上珠玉、玫瑰、翡翠。有个郑国人把盒子买了去,却把盒里的珠子还给了他,这可以说,这个珠宝商人很善于卖盒子,而不善于卖珠宝吧。
16、其意为:楚国有个人,想把宝珠卖给郑人,他用木兰做了一个匣子,匣子用香料熏过、以珠玉作缀、玫瑰装饰、翡翠连结。郑国人买了他的匣子,却把宝珠还给了他。这可以叫作善于卖匣子,不能说是善于卖宝珠。
17、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舍本逐末,取舍失当。买椟还珠成语故事4买椟还珠的意思讽刺舍本逐末,取舍不当的人。告诫人们做事应分清主次,不要混淆、颠倒。做事不能只看表面,更要注意内容,否则只能舍本逐末。
18、人的眼睛只盯着那只精美的盒子,结果却丢掉了真正有价值的宝珠。可见,做什么事情都要分清主次,否则就会象这位“买椟还珠”的郑人那样做出舍本逐末、取舍不当的傻事来。
19、这个珠宝商人小心翼翼地把珠宝放进特意做好的盒子里,带着这些珠宝,满怀信心地动身去了郑国。抵达郑国之后,他在一条热闹非凡的街市上展出了他的珠宝。果真不出所料,展出没多久,很多郑国人便都聚拢过来欣赏他盛放珠宝的盒子。眼见客人越聚越多,他心中暗暗高兴,以为肯定能赚到不少钱。
20、用“|”给上文断句。
四、买椟还珠的拼音
1、郑人的眼睛只盯着那只精美的盒子,结果却丢掉了真正有价值的宝珠。可见,做什么事情都要分清主次,否则就会像这位“买椟还珠”的郑人那样做出舍本逐末、取舍不当的傻事来。
2、今天要讲的故事是:买椟还珠
3、本末倒置: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
4、本末倒置(běnmòdàozhì)
5、不要太注重外表,本质才是最重要的。
6、“楚王谓田鸠曰:“墨子者,显学也。其身体则可,其言多而不辩,何也?”曰:“昔秦伯嫁其女于晋公子,令晋为之饰装,从衣文之媵七十人。至晋,晋人爱其妾而贱公女。此可谓善嫁妾而未可谓善嫁女也。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椟,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今世之谈也,皆道辩说文辞之言,人主览其文而忘有用。墨子之说,传先王之道,论圣人之言,以宣告人。若辩其辞,则恐人怀其文,忘其直,以文害用也。此与楚人鬻珠、秦伯嫁女同类,故其言多不辩。”
7、⑦鬻(yù)卖。买椟还珠成语故事3(出处)
8、⑦鬻(yù)卖。买椟还珠的成语故事篇4在春秋期间,楚国有一个人得到一颗大珍珠,晶莹圆润,十分珍贵。他想把珍珠高价卖出,于是就做一只盒子装这颗珍珠。这只盒子选用了兰香木精心制成,又用桂椒香料将它熏得馨香扑鼻,用珠粒状宝玉将它周围镶嵌起来,又雕刻上玫瑰花的装饰花纹,再用翠绿色的羽毛编织成衬垫。这只盒子制作得华丽精美,那颗大珍珠放在里面,显得非常名贵,熠熠生辉。主人对此非常高兴,相信一定能卖出大价钱。他听说郑国市场上珍珠稀少,就带着珍珠到郑国去卖。
9、这个故事设定的含义是:没有眼力,取舍不当。买椟还珠成语故事6(注音)mǎidúhuánzhū
10、⑥椟(dú)小盒。还退回。
11、商人过份注重外表,使装饰外表的价值高于珠子的价值。可以用来形容一些厂商为了获得利益,过份装饰外表,使得外表的价值高于商品的价值,从而使商品的价格提高了许多。
12、形容目光短浅,取舍不当的人。
13、成语故事3|兔死狐悲(张雁君)
14、买椟还珠中的商人应该吸取的教训是不要过分追求形式而忽视内容,楚商人善于包装,但没能让人重视自己真正想卖的货物的价值,成语原指买来装珍珠的木匣,退还了珍珠。买椟还珠: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今世之谈也,皆道辩说文辞之言,人主览其文而忘有用。
15、椟:木匣买椟还珠(拼音)(mǎidúhuánzhū)(释义)椟:木匣;珠:珍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出处)宋·程颐《与方元寀手帖》:“今之治经者亦众矣;然而买椟还珠之蔽;人人皆是。”
16、现代还用作比喻花很高的资本取得了更少的回报,卖椟的人用一个“椟”得到了“珠”。
17、启示:郑人只重外表而不顾实质,使他做出了舍本求末的不当取舍;而楚人的过分包装也十分可笑。
18、可是我仿佛真的理解了商人的内心:我就是喜欢,千金难买我愿意。我掏钱就是为了那个宝贝盒子,再好的珠子也显得暗淡无光,对我来说就是个赠品。
19、作者在文中的意思是想表明这个楚国人为了推销自己的宝珠,其营销手段过于花哨反而使人不再注意他真正的商品,而在意修饰之物。“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已经说的很明白了。
20、郑人的眼睛只盯着那只精美的盒子,结果却丢掉了真正有价值的宝珠。告诫人们不要只看到了华而不实的外表而没看到里面真正有价值的宝物。做什么事情都要分清主次,否则就会像这位“买椟还珠”的郑人那样做出舍本逐末、取舍不当的傻事来。
五、买椟还珠
1、(3)以珠玉饰以(用)
2、原意是买来装珍珠的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买椟还珠是一个贬义词,与它相近的词语有:反裘负薪。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3、卖主以为他一定会十分喜爱,谁知他看都没看上一眼,随手就把大珍珠还给了卖主,抱着那只空盒子喜气洋洋地走了。
4、有个郑国人路过,看见这个盒子如此精美,爱不释手,拿在手里看了半天,最后终于出高价将盒子买了下来。
5、郑人的眼睛只盯着那只精美的盒子,结果却丢掉了真正有价值的宝珠。可见,做什么事情都要分清主次,否则就会象这位买椟还珠的郑人那样做出舍本逐末、取舍不当的傻亭来。
6、他刚一把匣子拿出来,市场上的人们就被匣子的美丽外表和香气吸引住了,哗啦一下子围了上来。
7、“买椟还珠”用来比喻取舍不当,次要的东西比主要的还要好。指买了装了珍珠的木匣退还了珍珠,在句中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最早出自战国时期韩非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今世之谈也,皆道辩说文辞之言,人主览其文而忘有用。后人由此提炼出成语“买椟还珠”。成语寓意:郑国人两眼只盯在了精致的木匣上,竟然舍弃了珍贵的珠宝。可见,做事情必须主次分明,不能像买椟还珠的人那样,只注重事物的外表,看不清事物的本质。只有看清事物的本质,分清主次,才能取舍得当。
8、买椟还珠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的眼睛只盯着那只精美的盒子,却丢掉了真正有价值的珠宝。可见,做什么事情都要分清主次,否则就会像这位“买椟还珠”的郑人那样做出舍本逐末、取舍不当的傻事来。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已经发生事。或者想象故事。故事一般都和原始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他们迫切地希望认识自然,于是便以自身为依据,想象天地万物都像人一样,有着生命和意志。
9、我的朗读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聆听!
10、买来装珍珠的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次要的东西比主要的还要好。
11、买椟还珠的寓言故事是:楚国有一个商人把他的珍珠卖给郑国的人,珠宝是用木兰树的木制的盒子装,用桂椒来熏盒子,用精美的珠玉点缀其上,用美玉点饰,用翠鸟的羽毛装饰盒子。郑国的人买了这个盒子却把珠宝还给了商人。
12、故事内容:春秋时代,楚国有一个商人,专门卖珠宝的,有一次他到齐国去兜售珠宝,为了生意好,珠宝畅销起见,特地用名贵的木料,造成许多小盒子,把盒子雕刻装饰得非常精致美观,使盒子会发出一种香味,然后把珠宝装在盒子里面。有一个郑国人,看见装宝珠的盒子既精致又美观,问明了价钱后,就买了一个,打开盒子,把里面的宝物拿出来,退还给珠宝商。
13、读音:(mǎidúhuánzhū)
14、出处:现代·毛泽东《实践论》:“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
15、买椟还珠原意是买来珠宝而只留下漂亮的盒子不要里面真正价值高的珠宝。比喻目光短浅之人。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原文: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启示:郑人只重外表而不重于内在可笑,而楚人的不分主次也让自己没卖出珍珠。告诉我们凡事要从实际出发。
16、本末倒置 ( běn mò dào zhì )
17、(战国)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18、是买椟还珠,中国古代成语。原意是买来珠宝而只留下漂亮的盒子不要里面真正价值高的珠宝。经常用来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语出《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楚人有卖其珠於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后以“买椟还珠”喻舍本逐末,取舍不当。
19、讽刺那些只重形式,不顾实质的人,也用它比喻取舍不当、轻重倒置的情景。
20、(成语故事)传说楚国有个珠宝商到郑国去卖珍珠,为了吸引顾客,他做一个很漂亮的用名贵木料做成的盒子,匣子还镶嵌着宝石和翡翠,看起来十分华贵。一个郑国的买主抱着珍珠匣子便以高价买下,打开匣子取出珍珠还给楚国商人
- 1 描写赞美老师的词语【摘抄文案100句】 59
- 2 家长给老师的句子暖心【摘抄文案100句】 59
- 3 家长感谢老师真诚的话语简短【摘抄文案 59
- 4 端午快乐还是端午安康作文【摘抄文案 59
- 5 冬天的四字词语大全集100个少字【摘抄文 59
- 6 一辈子很短珍惜身边人是什么意思【摘抄 59
- 1 劳动节的名人名言英语【摘抄文案100句】 59
- 2 莎士比亚100句经典名言【摘抄文案100句】 59
- 3 搞笑歇后语大全【摘抄文案100句】 59
- 4 名人名言词语大全图片和字【摘抄文案 59
- 5 孔子最经典的励志句子【摘抄文案100句】 59
- 6 十句人生哲理名言【摘抄文案100句】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