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泥巴网:分享好听的游戏名字、简单干净的男生、女生游戏网名!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经典句子
您的位置:玩泥巴网 > 经典句子 > 人无信不立言必信行必果的意思【摘抄文案100句】 >正文

人无信不立言必信行必果的意思【摘抄文案100句】

类别:经典句子 /人气:59 ℃/2022-12-26 10:34:25

一、言必信行必果的意思

1、看完上段译文,大家可能会有疑惑,信是儒家推崇的五常之孔子怎么会说出言必信行必果是小人行径这种话呢?

2、这是一个涉及到孔子思想体系结构与层次的系统化和逻辑化的问题,所以,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结论。

3、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4、出处:战国孔子《论语·子路》。

5、我们先来看孟子的第二段话:“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6、·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7、子贡问:“敢问次一等的呢?”孔子说:“宗族称他孝,乡党称他弟(悌)。”

8、事实上,我们发现,孟子的这些话,完全可以看成是孔子弟子有子关于“信近于义,言可复也(“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论语·学而》)”的“翻版”,但却没有有子的说法语意更加准确和逻辑更加严密。因为在有子的观点里,我们可以得出清晰无误的结论,即:信该不该守,应该看一看所许的诺言能不能符合义的标准与要求,符合就去践行,不符合就不去践行。这对每一个人都适用,不存在“君子小人”和“大人大众”的区分,是“该不该”和“能不能”二者的内在统一。

9、在此基础上,又展开说:

10、有一次,在《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力》的课堂上,老师讲到了,NLP6个逻辑层次时,突然理解了,孔子为何要这样的,也明白了孔子至所以过了2000多年,依然还值得我们学习的原因之一了。

11、释义:背弃约定,毫无信义可言。

12、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上矣。”

13、指,出言必不让人怀疑,行为必定不弄虚作假,言行一致的,就如古代兵符相合一样。没有出言而不实行的。

14、我们在上面已经指出,董仲舒、朱熹和王守仁都直接回避了这个问题,只有孟子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涉及”,并力图进行一下“修正补偏”。

15、第一是“大人”与“义”的关系问题,即大人本身是不是“惟义所在”。

16、我不是个吹毛求疵的人,我并不是想用一个字、一句话的误用去说明我们已经不再是中国人。我只是想用这一个特别明显的例子,帮助大家看到背后更大的问题。对于被中国人奉为精神导师的孔子、孟子来说,如果我们有一天强大到能用武力实现统他们会为我们鼓掌喝彩吗?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也许是:是,因为中华民族历来都追求国家统一。只要是我们的地方,我们就要拿回来。只要「主权」(这是一个伴随着帝国主义传来的西方概念)属于我们,我们就要统治。

17、在儒家的人生哲学中,孔子强调仁义礼,孟子加上了智,到了董仲舒的时候,又加上了信,因此“仁义礼智信”成为儒家的“五常”,成为儒家人生哲学的最核心的价值观。

18、信念:配合身份,应该有什么样的信念和价值观。(为什么做,有什么意义)

19、在孔子看来,上等的士,要有羞耻心。这很显然受到了管仲思想的影响,因为法家的管仲提出了“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的主张。行己有耻的思想,也影响了儒家的亚圣孟子,孟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义的概念,提倡人生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为与不为的标准,就是义。中等的士,是在宗族和乡党之中,能遵从孝悌的人生法则,享有很高的威望的人。第三等的士,就是那些说到就一定要做到的人,在孔子的眼中,这些人是小人。

20、·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二、人无信不立言必信行必果的意思

1、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2、《论语》是儒家经典之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扩展资料:《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

3、如果细心研究,就会发现,《论语》中凡是直接标明“某子曰”的内容,绝大多数是对《论语》中孔子没有展开说明的问题的补充。限于篇幅,我们仅举一例说明如下。

4、这句话出自先秦时期记录孔子语录的《论语·子路》,此句全段是:

5、孔子并非鼓励鼓励言行不一。他看到了问题所在:有些坏人在某些时候说的话,也是真诚的,也有可取之处,不可能都坏;有些好人,某些时候说的也不一定对。再进一步,即使是君子之道,完全真理,也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准。它需要特定环境,特定时空,在以后的实践中需要不断完善和纠偏。为避免名人名言被别有用心者拿来当作攻击他人的武器。因此孔子说“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一个有权力的人,不能专因一个人说过什么话就去举荐他,也不能因为一个人行事有缺陷就连他说的话也不理。

6、言必信行必果的意思是说话一定要守信用,做事一定要果敢。拼音:yánbìxìn,xíngbìguǒ。释义:信:守信用;果:果断,坚决。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固执然小人哉!”译文:说到一定做到,做事一定坚持到底,不问是非的固执己见,简直就是个顽固不化的小人。近义词言而有信拼音:yánéryǒuxìn。释义:说出话来算数;有信用。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学而》:“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译文: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7、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植润文化

8、行为:在环境中我们的运作。(做什么,有没有做)

9、言必信行必果的意思是说话一定要守信用,做事一定要果敢。

10、当孔子逃出后,遇到了魏国军队,孔子马上向魏军打小报告,说哪里有强盗,依靠孔子提供的信息,于是魏军就把强盗抓了。孔子旁边的人听了,就问先生,这样做不对吧,怎么能言尔无信呢,于是,孔子就对弟子们,说了这一句话。

11、·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12、逻辑6层次,是NLP发展过程中最具影响力的理论之一。该理论提出者,迪尔茨认为,在任何系统中,人的生活——包括系统本身的活动,都可以通过几个不同层次进行描述和理解,它们是:环境、行为、能力、信念与价值观、身份、精神。

13、出处:唐·李延寿《北史·周本纪》:“背惠怨邻;弃信忘义。”

14、精神:自己与整个世界其他系统的关系。(人生的意义)

15、在孔子时代,信是与诚互训的。但是,诚是一个具有本体论含义的概念,《礼记·中庸》中说:

16、子贡说:“现在的执政者怎么样?”孔子说:“唉!这些器量狭小的人,怎么能称得上啊?”

17、这样一来,就很容易理解孔子对「言必信、行必果」的批评。孔子的答语层次很清晰,「行己有耻」的人修养最高,在外交场合能达成对国家的职责;次等的人在国家层面上大概没什么贡献,但至少在宗族和本地尽到了责任,被称赞为「孝弟」;第三等人做事既不从对国家的意义,也不从对地方社会或家族的意义思考,关注的是自己是不是言必信行必果,就算自己过去的言论不正确、想做的事不该做,也非要把它做了。这大概是为什么孔子说这是「小人」的原因吧。

18、同朋友交往,说话要诚实、恪守信用。

19、那么,为什么不仅能做到“言必信”,同时还能“行必果”的“士”,反而成了“小人”呢?

20、在明确了这个含义下,我们再回过头去看一看第一段话“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并把关于大人的定义嵌入其中,那么,这句话就变成了:

三、言必信行必果的意思

1、今天的中国人,还能否体会两千多年前中国思想家的智慧呢?/

2、不过,即使是已经答应他人的事情,如果事后发现这样做不符合我更重视的伦理价值,也完全可能以不履行承诺的代价来避免更大的恶,例如柏拉图很爱用的,「如果朋友精神不正常,你还把他的武器还给他吗?」的例子。

3、其实,“言必信,行必果”这六个字的重音是在两个“必”字上。这两个必字是与“硁硁然”进行搭配的。或者说,如果不是重点强调“必”的这种情形,“硁硁然”就没有落脚之处了。也就是说,正是因为对“必”的执着,才使得“小人”这种“顽固不化”的形象跃然纸上——硁硁然,所以,才引起孔子的慨叹或叹息(小人“矣”)。所以,我们认为,孟子用“不必”来否定“必”,应该说是看到了问题的实质所在。

4、·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

5、这两个故事说明孔子,绝对不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一根筋,在他身上,有着无可无不可的灵活与变通。

6、可见,“小人信”与“君子信”在本质上是截然不同的。所以,“小人士”的“言必信行必果”也是有其逻辑必然性的。

7、我们在往期多篇文章中已经指出,孔子的仁与义大体上可以对应于老子的道与德。孔子之所以用义取代了老子的徳,完全是出于“自立门户”的需要。所以,理解孔子的义的含义与内容,可以仿照理解老子的德的含义与内容来比照进行。这就意味着,义与徳的核心内涵是它的本体论含义。在它由形上层次进入形下层次的时候,其概念表述是存在本质差异的。

8、这是孔子一时的心血来潮,还是儒家的一贯思想呢?我们可以到他的继承者孟子那里看看。

9、正确释义的逻辑与依据

10、——经典名句你是这样理解的,其实人家是那么说的。你理解得不对。比如“言必信行必果”,后面还有六个字,“硁硁然小人也”,孔子的意思是“言必信行必果”不是什么好的行为。那是小人做的事。

11、显然,这里的“学”并不是学习某项知识或技能,而是指人生日常生活中的伦理道德“修炼(学习)”。这是与孔子“学而时习之”之说一脉相承的(详见往期《被误读两千多年的“学而时习之”原来不是说“学习”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乐”不能做“快乐”来理解》和《“学而时习之”为什么不能做“学习”解的终极释义》)。

12、《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13、《论语·学而》:“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14、言必信行必果的翻译和告诉人的道理这句话是说说道就要做到,做了就要有始有终.告诉我们的道理就是翻译后的字面意思。

15、由此可见,孔子是个相当灵活的人,他身上既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决绝,又有“无可无不可”的灵活,他绝不会死守诚信的教条,而让自己置于危险境地。

16、子贡说:“现在的执政者,您看怎么样?”孔子说:“唉!这些器量狭小的人,哪里能数得上呢?”

17、在《史记·孔子世家》中就有一个实例(《孔子家语·困誓》中也有记载,不过更加详细而已):

18、言必信行必果的意思是:说出的事一定可信,说了就一定守信用,一定办到。行必果的下一句是“硁硁然小人哉”,“言必信,行必果”出自《论语·子路》。原文如下: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19、在这里,我们可以看见,朱子对五常的理解,是与孟子在“同一档次”的。也就是说,朱子对究竟应该取“五常”还是“四常”也没有“明确”的看法与主张。换言之,朱子也根本就没有理解孔子思想体系之核心观念的能力,于是,就沿用了孟子的说法,舍掉了“信”而保留了“仁义礼智”。

20、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

四、言必信行必果的意思的实品

1、“言必信,行必果”,这句话真是平常得不能再平常了,只要上过中学,估计没有一个人会没听说过。而且也没有一个人对其产生异议,认为意思是很明显的,包括我,也没例外:言必信,不就是说承诺了一定要做到嘛,行必果,不就是说去做的时候一定要有成效嘛。

2、·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3、《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4、在《孟子·离娄下》中“涉及”了这个问题,孟子说:

5、·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6、过蒲,会公叔氏以蒲畔,蒲人止孔子。弟子有公良孺者,以私车五乘从孔子。……斗甚疾。蒲人惧,谓孔子曰:“苟毋适卫,吾出子。”与之盟,出孔子东门。孔子遂适卫。子贡曰:“盟可负邪?”孔子曰:“要盟也,神不听。”

7、我觉得这句话也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解释。在《论语》中,此语的上一句话就是“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若将两句话;联系起来读,下面这句话的意思大概就是:子贡问,有没有说了一句话便终身行之的人呢?孔子答,对待这件事要以“恕”对之。即使他做不到,也要宽恕。自己做不到,别要求别人做到。

8、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固执然小人哉!”

9、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10、·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11、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12、按“常理”来说,孔子的弟子们是没有资格在《论语》中“加入”自己的观点与言论的,只能表现为作为“学生”身份的“问话者角色”。但是,大概正是由于存在这种“客观需要”,《论语》中才出现了“有孔子弟子言论”的现象。

13、释义:说出话来算数;有信用。

14、这样的人,很容易受到别人,或者听命于上面的指令,或道听途说不加澄清,不会明辨是非,只是浅薄固执的寻求“任务”、命令的达成,用现在的话来说,很容易变成一傻冒。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大义、什么是是非。

15、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

16、有趣的是,《墨子》特别点出了许多人的言行不一:这些投奔「兼君」的人,很可能就是平时嘴巴上高喊「别」主义的人(在今天,他们也许会高呼对难民关上国门修筑高墙)呢!不过对于本文的目的来说,要关注的就是:在这里,言必信行必果同样不是《墨子》所提倡的道德品质,而是他所推崇的「兼」者和他所批评的「别」者都可以具有的特质。

17、子路问孔子,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士?孔子回答:上等的士,是了知礼义廉耻,为国家做事,不辱使命的人。次等的是在宗族乡邻中都称赞为孝悌忠信的人。再次等,就是说到做到,生硬不懂权变只为自己言行负责的人。

18、释义:信:守信用;果:果断,坚决。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

19、一个领导干部要取得群众的信任,必须做到言必信,行必果。

20、如果“大人”不是与“小人”相对称的大人,那么,孟子所说的“大人”是不是孔子在《易传》中所说的“大人”?如果是指《易传》中的大人(“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易·文言》传),我们要问的是,为什么要把这么高层次的人拿到这里来去对照孔子“谈士”的“言必信,行必果”的小人行径呢?这种对比有什么“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吗?

五、<<三字经>>

1、下面,我们就看看孟子是怎么理解和把握的。

2、孔子的这个观点让我们意识到了一点:言必信,行必果是有一个大前提的。

3、·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4、所谓“逻辑”问题,其核心含义就是“概念”问题。

5、言行一致(yánxíngyīzhì)

6、·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7、所谓大人,是依照原则而活,信念和价值观决定了,他如何为事情赋予意义。

8、子贡说:“敢问次一等的。”孔子说:“宗族称赞他孝顺父母,乡亲们称赞他尊敬兄长。”

9、子贡问什么样的人才有资格称为士。孔子说有廉耻之心,行事不辱君命是上士。在宗族邻里,被夸赞为孝悌,是中士。言必信行必果的人,是浅薄固执的小人,如果配称士,最多也就是下士了。至于那些当官的,都是气量狭小的人,就没资格称士了。

10、那么与小人相反的「大人」该怎样做呢?孟子说得很明白:

11、白话释义:从此以后说的和做的完全一个样,内外互相应合,遇到事情坦诚自然,态度从容、不慌不忙。

12、去掉“大人”和“义”的问题,就抽象的意义而言,孟子考虑到了“必(顽固,而且偏执一端)”与“不必”的关系问题,应该算是抓住了问题的“节点”。

13、问题来了,孔子一方面说诚信是人的立身之本,另一方面又讽刺那些言必信行必果的人是小人,到底原因何在?

14、其实,那个浅尝辄止的家伙解释的也是错的。他浅尝辄止,专骗那些从不读书的人。

15、所以读《论语》,我们必须清楚,其言外之意,所假设的前提,这样才能更加懂得孔子,也不会对他有太多的误解,最后,你会发现,你会爱上这个老头。

16、孟子所犯的一个最低级错误,就是没有精确地确认谈话的对象和范围(孔子这里的“士”的含义,类似于今“公务员”群体)问题,所以最终才稀里糊涂地扯上了毫不相干的“大人”和“义”的问题。简单来说,“做人”和“人际交往”中的“信(诚实无欺)”与履行政策和完成使命时的“信(墨守陈规)”是“两码事”。

17、意思及解释:说了就一定要守信用,做事一定要办到,不拖拉。

18、白话释义: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19、孟子为什么走上了歧途

20、言必信,行必果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信:说出的事一定可信,说了就一定守信用,一定办到。恪守信用。果:光明正大,不色饶不目逃.该突然袭击的时候事先通告对手,平日不搞小动作..出自《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说到一定做到,做事一定坚持到底,不问是非地固执己见,这是浅薄固执的小人啊。或许也可以说是再次一等的士了。

游戏名字 | 游戏网名 | 个性网名 | 个性说说
Copyright © 2016-2022 玩泥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