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泥巴网:分享好听的游戏名字、简单干净的男生、女生游戏网名!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经典句子
您的位置:玩泥巴网 > 经典句子 > 王阳明心学四句教的意思【摘抄文案100句】 >正文

王阳明心学四句教的意思【摘抄文案100句】

类别:经典句子 /人气:59 ℃/2023-08-25 09:57:48

一、王阳明心学四句

1、苟无尊崇笃信之心,则必有轻忽慢易之意。

2、当人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就有了好恶,善恶的差别,他可以说是“已发”,事物就有中和不中,即符合天理和不符合天理,中者善,不中者恶。

3、第三句和第四句是知和行

4、第知行工夫中“行”的根本目的,是要彻底克服那“不善的念”而达于至善,这实质上是个道德修养与实践的过程。

5、跟凡夫俗子信仰宗教,显得读书幼稚。

6、心只是包容着一切的发生,并不需要对这股气有任何捡择、分别、定义、取舍。正如同宇宙的虚空容纳着所有风雨雷电、阴晴圆缺、四季变换的发生,而宇宙太虚对这一切自然景象,去从不曾有善恶好坏的定义、分别、评判。

7、1509年,也就是王阳明龙场悟道的第二年,其名气已大震于贵州。省会贵阳主管教育的行政长官席书慕名前来拜会王阳明,听了几句后,就问他:“请问朱熹和陆九渊有什么不同?”

8、问:看到别人实施暴力,自己就懂了善恶的念头,这个念头该不该有?

9、王阳明“知行合一”论的内涵有三个要点:

10、站在今天新的历史方位上,传承发扬阳明心学,有着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1、依据儿童特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12、王阳明不相信,认为他的这个朋友用心不够给力,于是,王阳明亲自到院子里去“格”竹子,他“格”的时间更长,用了七天在“格”竹子,他也病倒了,但依然没有悟出道理来。王阳明思考再依然无法弄清楚院子里的竹子到底“理”在哪儿,这成了王阳明一直悬而未决的问题。

13、人的个性千差万别,所以教育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适当的引导。“圣人教人,不是个束缚他通做一般,只是狂者便从狂处成就他,狷者便从狷处成就他,人之才气如何同得?”在儿童教育中,王守仁非常注重儿童的个体差异,他认为资质不同,教学要因人而异。

14、王阳明,后人评价其“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明理明知明教乃万人师”,其所创立的心学,堪称儒家在历史长河中的新发展。心学博大,理论纷纭,却有一个核心的表述:“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即为“阳明四句教”。

15、王阳明经过他的长期讲学和理论研讨,他把“致良知”学说概括为很有名的“四句诀”:

16、从“知善知恶是良知”到“为善去恶是格物”,通过“致良知”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致良知”和“知行合一”是阳明思想的精粹和核心,这是认识和实践的统一。

17、阳明先生说:“尔胸中原是圣人。”弟子于中说不敢当。

18、这四句翻译一下很容易,但详细阐述其深邃的思想原理与道义却很难。按原句的直译:没有善恶之心的是道体,有是非之心的是人利益所在的选择,对一切事不关己的事物进行是非判断是人的良知,逐渐升华自己是人一辈子的使命。

19、没有善念没有恶念只是一具身体,有善意有恶意是心灵有了动摇,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是有良知,为了善念除去恶念就是格物致知。

20、由王守仁创立,心学门人认定,心学是传承了孔子、孟子之道,属儒家正统。学术界普遍认可,心学在宋代新儒学的基础上,承程颢和陆九渊的主要思想,与朱熹理学多有差异,集明朝儒学之大成。阳明心学的主要思想有:

二、王阳明心学四句教的意思

1、嘉靖七年十一月(1529年1月9日),逝世,时年五十七。明穆宗继位,追赠新建侯,谥号“文成”。万历十二年(1584年),从祀于孔庙。

2、这是王阳明全部思想的高度概括和凝练总结,他明确指出:心的本体晶莹纯洁、无善无恶;但意念一经产生,善恶也随之而来;能区分何为善、何为恶这种能力,就是孟子所说的“良知”;而儒学理论的重点之一——格物,在这里就是“为善去恶”。真是画龙点睛,简易直接,不偏有,不着空,直趋中道。

3、因此第四句教给人的启示是:我们要利用科学,不要被科学麻醉了;我们要利用物质文明,不要被物质文明所蒙蔽。我们要真正将心里的道德发动出来,影响社会,而不是做一个冷漠的旁观者。

4、善与恶本来是一对道德范畴,在没有认识之前,是无法界定善恶的。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说,心作为一客观存在的主体,本来无善恶可言,是本来空灵清净之物,就心体本来而言,是没有善恶的。还有一层意思,就是说心一定要保持本真,不能有善恶之偏,如果有善恶之偏,心体就会失去本色,丧失了它的本来面目。

5、阳明先生认为,良知是非善非恶的,因而人性既非善,也非恶,但是在不同的情景下,却有善意善行、恶意恶行。所以,一个所谓的好人,在某个特定的情景下可能会因一念之差做出恶事,同样,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也可能去做好事。

6、“四句教”也是每个学者求良知的过程,良知者行动的方式方法,不管是什么朝代,都有着积极的社会意义。鉴于当今社会,就是提倡分清善恶,扬善惩恶。做有道德,懂伦理道德之人。

7、对朱熹不予置评,本题单论王阳明老先生。首先本人对阳明先生极为钦佩。阳明先生堪称大儒,但他却一辈子都在儒学的漩涡中挣扎,非常痛苦,因为他看透了儒家思想的缺陷性和严重性。

8、这个道理还适用于方方面面,比如不同的行业与职业,不同的出身和背景,以及不同的人。拿人来说,每个人都有他的优点和长处,都有值得别人赞美和欣赏的地方,人人能够懂得和秉持此点,人与人的疏远和矛盾也能缓和很多。

9、比如喜好美色和讨厌恶臭,就是知行合一的。你在看见美色的同时已经喜欢上了,不是先看见,回头再决定喜欢还是不喜欢;同样,你闻见恶臭的味道时,就同时讨厌它了,不是先闻到,然后再决定讨厌与否。

10、这些问题的答案很简单:他们的人生观出了问题。用王阳明的话讲就是:他们的心,失去了本体。所谓失去本体,其实就是良知被遮蔽,不能正常工作了。所以王阳明说,有善有恶意之动。良知一旦被遮蔽,所发出的意(念头)就有了善恶,而有了善恶之后,又不肯为善去恶,所以人生观就有了善恶。

11、如果在意动之时,我们不陷入纷扰的头脑,内心能保留一份清明的觉知观察,如同镜子般映照出意念的每一次“动”,只是允许当下那股气任运自在,我们本心本性中那个原本具足的、与万物一体的智慧就会自然显现,如一轮明月,天地可鉴。佛家又叫菩提心。王阳明称之为良知。

12、接下来我们聊一聊如何面对具体的生活中的事情。

13、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本名王云,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汉族。明朝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南京吏部尚书王华的儿子。

14、王阳明心学口诀是吾性自足,不假外求,我心光明,夫复何求。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这四句话的意思是世间的道德伦理,是非善恶的分辨能力,天生就具都有,而不是要去外面格物求取才能获得。心和良知已经光明了,没有杂念邪念了,那还求索什么呢?已经满足了!心的本体是没有好坏善恶之分的,善恶是怎么产生的呢?就是人有了意念、思想后就有了善恶。思想观点:王守仁反对把孔、孟的儒家思想看成是一成不变的戒律,反对盲目地服从封建的伦理道德,而强调个人的能动性,提出的“致良知”的哲学命题和“知行合一”的方法论,具有要求冲破封建思想禁锢、呼吁思想和个性解放的意义。

15、说白了,王阳明所强调的是,只要依本心去做,就是知道善恶,就是良知。良知就是天然之理在人心中本心的感觉之处的体现,而不是朱熹所说的离开了人的平常心的“天理”。良知不复杂,不玄妙,本心对善恶是非的区分,而良知真诚的体现,本心的自然表现就是父子亲情方面的孝的观念,是兄弟之情方面的悌的观念,也就是君臣关系方面的忠诚理念。

16、王阳明的心学本质是道心。道心是一种无思无虑的先天状态,合乎天地规律,天然是天人合一;如果人们心态能时时刻刻处于无思无虑的先天状态,就能时时刻刻与天地合就能通晓天地间的所有道理。王阳明四句:”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17、良知作为先天原则,不仅表现为“知是知非”或“知善知恶”,还表现为“好善好恶”,既是道德理性原则,又是道德情感原则。良知不仅指示我们何者为是何者为非,而且使我们“好”所是而“恶”所非,它是道德意识与道德情感的统一。一个人的价值观受他的环境影响,因此,良知不是天生的,这就提出了“致良知”的问题。

18、如此就是格物,就是“致良知”,就与大道相合了。——这就是修行。

19、我们于此可以知道,无善无恶就是本心最自然的状态,它是心的本体。

20、看到你们过得好,让我很焦虑

三、心学王阳明最经典两句话

1、这不是劝诫,因为王阳明心学的深刻,这其实是在告诉我们:只有如此,我们才是在安顿自己的心,才能安顿好自己的心。

2、阳明先生继续说:“我今说个知行合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3、毫不夸张地说,以上这五大四句教,即使不能完全代表中国文化,若能记住了、吃透了,中国文化的精髓所在和根本精神,也算是把握住了。

4、不过可惜,先生晚年还是回归了儒学,所谓心学,只是作为历史遗存而已!

5、天理与良知虽是无善无恶,但是触景生情之后的喜怒哀乐,却有善恶之分。

6、破除二元对立,不代表就没有了必要的慎思明辨;

7、有一则著名的禅宗公案,形象地阐述了关于“心动”的故事。当风吹动经幡时,两僧争论,一僧说是风动,一僧说是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说: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当外境尘缘起伏,你的意念为之所牵引,产生争论评判,而你却没有觉察到你内在的发生,此时你的心就被妄念遮障了,你的“意动”就成为了“心动”。而若内心自如地观察着外境起伏,亦观察着自己内在的起伏,别说风动也好,幡动也好,就算十八级台风,都影响不了心中自有一片宁静广阔的天地。

8、事上磨练,通俗而言,就是要参与社会实践,在纷繁复杂的具体事务中锻造自己的心理素质,做到动静皆定,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以此沉着冷静,正确应对,最后就进入“不动心”境界。

9、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阳明

10、王阳明认为所谓的“格物致知”,不是朱熹所讲的格天下物,知天下理,而是格私欲,致良知。不管你学习什么,天文也好,地理也罢,最重要的事情是“致良知”,如果你学习知识,是为了杀人放火,那就是良知泯没,若是为了造福一方,那才是真正的光明了良知。

11、“格物”是《大学》里的词语。《大学》里讲“致知在格物”,人能够不受物质世界的影响,自心不跟外物转,甚至通过自己对外物的理解而动手改变外物,这个叫格物。

12、阳明心学的完善,一般认为有三悟,青年时期的王阳明,修习讲学活动主要在绍兴的阳明洞,直到被贬贵州龙场,始有龙场悟道,即“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此为阳明第一大悟,核心观点为心即理。龙场悟道后的第二年,即1509年,王阳明在心即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观点,代表着阳明心学的体悟思想框架基本成形。

13、席书一愣:“知行本是两件事,怎么能合一?”

14、有些人认为“世间一切发生都是完美的”,“死亡,疾病,战争的发生也都是最好的安排”,以至于看到他人的苦难时,无法升起同情心;

15、有善有恶必然是从体来的,无善无恶的体怎么能生出有善有恶的意,这两句是互相矛盾的。

16、王阳明接口道:“我什么时候让你放弃工作来修行?”

17、王阳明的心学说到底是儒家学派的一个分支,儒发端于孔孟,在传承的过程中被演化,到了陆九渊那里就出现了心学“心即是理”,所以对人生真理的认识上,不是向外求,转而向内求了,这就是世界观的认知方向上发生了改变,所以就反对程朱“格物致知”,提倡“致良知”,也就是格心,世事诸理皆于此心,但在格心的过程中,深受道家及佛家的影响,所以后世哲学在研究王学多以“主观唯心主义”论之。

18、这就是“知善知恶是良知”,这个良知,是每个人天性中自带的,是与天地大道相合的,是不需要通过学习、思虑、教育才能产生的。只要外境动荡和内心意动之时,保持一份清明的觉知观照,智慧会自然显现,你就会知道该如何应对外在事物。

19、人人皆有良知,为何有人会流芳千古,有人则遗臭万年?为何有人出类拔萃,有人却碌碌无为?为何有人是善人,而有人就成了恶人?

20、虽然这个心体是没有善恶的,但是它有它的属性。当外界的事物不符合这个心体的属性时,我们会产生一个评价善恶的念,这叫做有善有恶意之动。比如良知有仁爱的属性,那么看到有人实施暴力,我们就会做出善恶的判断。

四、王阳明心学四句

1、王守仁反对把孔、孟的儒家思想看成是一成不变的戒律,反对盲目地服从封建的伦理道德,而强调个人的能动性,提出的“致良知”的哲学命题和“知行合一”的方法论,具有要求冲破封建思想禁锢、呼吁思想和个性解放的意义。

2、“为善去恶”,在阳明心学中其实是“致良知”,换句话说,四句教第三句说成“为善去恶是致知”似乎更准确。王阳明有意明确指出自己学术体系下“格物”的意思,与宋儒区别。不过由此也可以看出,在阳明心学中,“致知”和“格物”意思有些重复。另外,“为善去恶是德行”,这个表述也没问题。

3、这次谈话,又被称为“天泉证道”。没有直接参与这次谈话的邹守益也有类似的记载,但其中“无善无恶心之体”一句却记为“至善无恶者心”。他们当时认为,用“无善无恶”与“至善至恶”来描述心之作,意义是一致的。

4、而王阳明从六岁开始就阅读朱熹的著作,可以说,他是阅读朱熹的书成长起来的,他的思想也是受朱熹的影响而逐渐形成他的思想观点的。

5、王阳明先生说,《大学》之所谓“格物致知”,即《中庸》之所谓“明善”也。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皆所谓明善而为诚身之功也,非明善之外别有所谓诚身之功也。

6、阳明先生总结说:“致良知是学问大头脑,是圣人教人第一义。致良知三字,真圣门正法眼藏。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

7、王阳明的心学“四句教”,从逻辑上是一个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从“心”到“物”,从“无”到“有”,从“知”到“行”,从主观到客观,再到“知行合一”,达到物我同体的境界。尤其需要指出的是,“知行合一”的过程,并不是自发就能实现,而是需要一个“致”的“工夫”。“致”的过程,既是一个认知的过程,也是一个磨练修习的过程,因此需要下艰苦的“工夫”。

8、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是阳明文化的核心。先有致良知,而后有知行合一。

9、薛侃摇头道:“那这就是恶的了。”

10、在对自然哲学和人性哲学的理解和两者间的统一上,王阳明可以说是开了中国哲学界的先河,是第一个如此明确、精深的解释自然万物与人性、人心之间的关系的哲学大师。

11、人从出生到成人为一个物体,心也是在物体本身,是没有善意和恶意。善恶之意应重在后天是否有良知教育,良知教育才是从善的可靠保障。

12、第三次大悟是在1527年,王阳明在出征广西平乱前,在绍兴的天泉桥上,对两位弟子提出的疑问进行了核心解答,提出了“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的著名四句教,史称“天泉证道”。

13、王阳明又问:“粪便是善的还是恶的?”

14、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存善去恶是格物。

15、而王阳明的“心学”最为有名的也正是对人性论的阐述和提倡,也正是基于人性论而发展出来的对人性的深度分析和诠释。使王阳明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人性哲学家。

16、这四句教出自王阳明《传习录》下卷,被称为王阳明心学的最高概括,浓缩了心学最精华的智慧。

17、阳明先生回答说:“你萌时,这一知处便是你的命根,当下即去消磨,便是立命工夫。”私意刚开始萌动之时,恰恰是彻底革除之机,这才是人生立命的真功夫。阳明先生继续说:“我今说个知行合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18、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19、身心灵修行的“和稀泥现象”

20、王阳明对“良知”的推崇几乎无以复加,他说:“乾坤由我在,安用他求为?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他又说,“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出。”他还说,“良知学是千古圣贤相传的一点真骨血,譬之如行舟得舵,平澜浅滩无不如意,虽遇巅风逆浪,舵柄在手,可免没溺之患。”

五、王阳明名言十句(精读)

1、明镜说(与神秀的说法存在差异)

2、王阳明发现了薛侃的疑惑,却没有继续深入这个话题,而是转到另外一个问题上去了:“你呀,如此看待善恶,因为从形体上着眼,错误在所难免。”

3、《大学》说格物致知,王阳明认为物即心,格心就是格物,致知就是要致良知。《中庸》讲未发之中,就是良知,也就是心之本体,甚至不必从喜怒哀乐之未发中寻求。

4、我们要格去的是那些固有的思维,很多是错的,即使正确那也是以前正确,而良知关注的是当下。

5、这是何等方便,何等及时!这就像带了一只罗盘,可以随时校正自己的方向。只要坚持修炼,自然就距离成贤成圣而不远。

6、还有什么不能包括的?只有辩证逻辑这种东西了

7、嘉靖六年(1527)王守仁奉命将出征广西,他的学生钱德洪与王畿对理解王守仁这四句话,发生了分歧。钱德洪认为这是教人的定本,王畿则认为这只是权宜之法,若心是无善无恶的心,那么意、知与物也皆是无善无恶的了。

8、静坐是收摄心神的办法,但不能求静厌动。动静都是功夫,但偏向于动,便向在具体的事上磨练。

9、比起佛道,这正是阳明心学更前进和完备的地方——并非境界比佛道要高,而是佛道一向缺乏入世的兴趣,因而少有办法上的挖掘和发挥,而只遵守着随缘和顺自然的大原则。而阳明心学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有体也有用;其后便是境界,其前便是进取;其下便是无为,其上便是有为。这才是真正的无为而无不为,真正的内圣外王之道。

10、王阳明的心学,是治国之道也是修身之道。无论是治国还是修身,“致良知”皆是最核心的部分。“致良知”的种种方法中,“知善恶”又是最核心的一种。一个人学习践行良知可以修身齐家,一个国家弘扬良知精神就会富强清明。这也是阳明心学带给现代人最大的启示。

11、最后: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

12、有些人提倡“色即是空”,“不要着相”,“放下限制性信念”,因而任欲望膨胀,沉溺名利,甚至到处乱性;

13、阳明心学,关注的终极问题,还是人和人性的问题。四句教的第一句,“无善无恶性之体”,他认为人性这个“性之体”本来是无善无恶的。

14、从了解自己的内心开始,念念时时事事懂得去格内心之物,才能算得上诚意,诚意方能正心。心正了,才能修好一己之身,才能再去谈齐家、治国、平天下。

15、万历二十年(1592),周汝登在南京的讲学会上提出四句教来讨论。许孚远写了一篇《九谛》,主张性体至善无恶,反对以无善无恶为宗。周汝登写《九解》,发挥了四无说。明末顾宪成直接反对王守仁的“无善无恶心之体”。

16、中国传统儒家,认为“人之初,性本善”;而不那么主流的儒家,如荀子之流,认为人性有恶。但都主张对人性定调。

17、王阳明是伟大的哲学家,是心学的提倡者。

18、“工作即修行!”王阳明斩钉截铁地回道。

19、无善无恶者心之体,有善有恶者心之用,知善知恶者良知,为善去恶者格物。如此四句?无善无恶者心之体,乃是指客观看待事物是心的本体,正所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看待事物,这是基本。有善有恶者心之用(有说意之动),我认为有善有恶即是心存善恶,心存喜好,如此“辨善恶”,便是心之用,意之动。知善知恶者良知,这个不就是指辨清了善恶,便拥有良知吗?辨清了善恶,便是知——道。为善去恶者格物,便是在以上基础上,知善去恶的情况下,便可格物而致知。只有有知道正确的善恶观,才能客观的格物。以上仅是个人理解。

20、显然,席书问的不是这个,王阳明也没给他机会继续问别的,急转直下大谈特谈自己体悟的“格物致知”。席书渐渐听得入了港,热情邀请王阳明到贵阳讲学。

游戏名字 | 游戏网名 | 个性网名 | 个性说说
Copyright © 2016-2022 玩泥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