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刊之论误用【摘抄文案100句】
一、不刊之论
1、刊,剟也。从刀干声。苦寒切。(段玉裁《注》:“柞氏,夏日至,令刊阳木而火之。注,刊谓斫去次地之皮也。按凡有所削去谓之刊,故刻石谓之刊石。此与木部栞音同义异。唐卫包乃改栞谓刊,误认为一字也。从刀。干声。苦寒切。”)
2、不祧之宗,不食之地 ,不经之说 ,不讳之路 ,不讳之门 ,不羁之民 ,不及之法 ,不测之忧 ,不测之罪 ,不教之教,不经之语 ,不奈之何 ,不轨之徒 ,不解之仇 ,不测之祸, 不拔之志
3、不刊之论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bù kān zhī lùn ,出自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议论》:“故中兴难于创业,是谓不刊之说”。
4、无论怎样摔打都破不了。
5、(bùkānzhīlùn)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成语出处汉·扬雄《答刘歆书》:“是悬诸日月不刊之书也。”古人的某些言论犹如不刊之论,已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中。他批判形而上学的文章,堪称不刊之论。这句话真是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的不刊之论。也作“不刊之说”。这些经典著作,都是不刊之论,应该好好地阅读。在单位,他说话经常是不刊之论,办事总是目无全牛,使大家感觉差强人意。萧统此评一出,如空谷足音,即成千年不刊之论。他的话并非不刊之论,他不过仗势罢了。他的做法就是不足为训,但是,他说的话是不刊之论是十分不忍卒读的。以上便是他的文不加点,可见他的无所不能。
6、(出自):清和邦额《夜谭随录·修鳞》:“流言飞语,何足凭信。”
7、(示例):平原的游击根据地将首当其冲。
8、学问之士,倡其心理,事功之士,窃之为术,而大有功焉。故曰:民智者,富强之愿。此悬诸日月不刊之论也。——严复《原强》。
9、反义词:不经之谈、无稽之谈。
10、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11、(误用):常被误用来形容写文章粗心大意,不加标点。
12、长此以往长期这样下去。指从现在往后,多指不好的情况。误用:自从电视上看了《少年英雄方世玉》,我就迷上了武侠小说,有时候上课也禁不住翻几页偷看,长此以往,我的学习成绩渐渐退步了。
13、(白话释义):这真是可与日月齐明、不可更改的文章啊。
14、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误用:山上的石头奇形怪状,有的像猴子嬉戏,有的像双龙衔珠,有的似莲花盛开……真是巧夺天工。(应用“鬼斧神工”:像是鬼神制作出来的。形容自然造化的神奇,也可形容艺术技巧高超,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
15、七手八脚形容好几个人一齐动手,也指人手多,干活忙乱的样子。误用:集合的号声已经响了,他还在七手八脚地收拾着行李。
16、例:他的文章漏洞百出,并且用词多有不当,完全就是不刊之论。错因:误将不刊之论理解为不能够刊登的言论或文章。不刊之论,刊:修改:不刊之论即指高超的不能修改的言论或文章,为褒义。
17、意思是说在农历七月天气转凉的时节,天刚擦黑的时候,可以看见大火星从西方落下去。天气逐渐凉爽起来。
18、大快人心指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同“拍手称快”。误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富裕了老百姓,真是大快人心。
19、轩然大波比喻大的纠纷或风潮。误用:《江湖七侠传》《山东响马传》正是受到当时文化市场的有意推销而在市民阶层中掀起轩然大波。
20、这不刊之论的“刊”字之意,并不是现在“刊登”的意思。古代没有现代意义的报刊,自然也就没有“刊登”这回事。这“刊”的意思应是“删削”或“修改”。古人在竹简、木牍上刻写文字来记言述事,刻写有误需要修改时,就使用一种称为“削”的青铜利器削去一层后重写,这叫做“刊”。“刊”的本意,也就是用刀消除。《说文解字》说:“刊,多也。”多了,自然就要消除。汉代扬雄《答刘歆书》中谓:“是悬诸日月,不刊之书也。”意思是说你的书是可与日月争辉,不容删减一字的大作!“不刊之论”也就是不容删改的言论,这是“不刊之论”的本义,后来引申为“不可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二、不刊之论误用
1、回复后面的关键词,查看精彩内容:
2、(反义词):大谬不然、无稽之谈、似是而非、不足为法、不经之谈、不足为训、不作为训
3、不情之请不合情理的请求。常用作对人有所请托的客套话。误用:有的人向党向人民伸手要官要权,这种不情之请决不答应。
4、独到之处指与众不同的见解。误用:塑料有不受酸碱腐蚀的独到之处,这是钢铁所不及的。
5、(误用):常被误写作“昨日黄花”。
6、差强人意差:稍微,比较;强:振奋。原意为还算能振奋人的意志,现在表示大体上还能够使人满意。误用: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可改为“强人所难”。)
7、(误用):常被误认为是“害怕发表言论,不敢说话”或“危险的言论和行为”。
8、(白话释义):毫无根据的话,凭什么相信呢?
9、C项中的“不易之论”意为不可更改的言论(易:变更),形容论点、论证完全正确,没有辩驳的余地,均与文意相符。
10、(解释):易:改变。不可更改的言论。形容论断或意见非常正确。
11、这段文字说明卜问后,龟甲上的文字还需另行记录在册。“册”,就是竹简的象形文,由此可推断,商周之际的正式文书应该还是竹简或木简,或者是其他有机质的书写材料,只是目前所知考古发现的最早的竹简都是战国时期的。
12、(误用):常被误认为是“不能刊登的言论”。
13、趋之若鹜趋:奔赴,归附;鹜:鸭。像鸭子一样成群地争先恐后地跑去。比喻成群的人争着去。贬义。多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误用: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14、不刊之论/不易之论两者都含有“见解或主张正确,无需更改”之意。字面区别在于“刊”和“易”用法的不同:“不刊之论”其中的“刊”是古代“在竹简上刻字,有错就削,也即更改”,意即“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多用来形容至理名言不可磨灭,表意程度较重”;“不易之论”其中的“易”是“更改、改变”,意即“形容不可变更的言论,用来指论点或意见正确”,表意程度较轻。例如:①六七十年前胡适先生提出来的“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我认为是不刊之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针。②赵政委的发言是不易之论,我们没有什么可补充的了。
15、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16、A项中的“各执一端”与C项中的“各持己见”均强调每个人都坚持自己的观点与立场,重在强调坚持,故此二者多用于争论、争辩的语境中,与题干语境不符,排除A、C两项。
17、另外,中国的早期文字不是只有后来发展为汉字的“夏文字”,还有夷文字、巴蜀文字等。河南舞阳贾湖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曾出土距今6000年前的龟甲契刻文字,有些已经被解读。
18、意思是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用来形容文章或言辞的精准得当,无懈可击。出自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议论》。不刊之论,汉语成语,拼音是bùkānzhīlùn。成语出处: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议论》:“故中兴难于创业,是谓不刊之说”。成语用法:偏正式;作宾语;形容不能改变的言论
19、竹简和木牍是中国文字的早期载体,竹简是用竹制成的长条薄片,木牍是比竹简略宽的木片。《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始皇帝),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也就是说秦始皇每天要看的奏折文书大概有100多斤。秦代尚无造纸术,虽然有可书写的丝帛,但成本极高,所以文书一般写在竹简或木牍上。有人说简牍的重量远大于纸张,所以秦始皇一天看的奏折并不多,所谓“学富五车”,应该没有多少书。然而看一眼出土的战国到秦汉的竹简就可以知道,它们其实既薄且轻,上面的字多为细如粟米的隶书,所以100多斤竹简的阅读量是惊人的,而且费眼睛。
20、不刊之论指的是没有经过刊发而发布或者发表的言论,不刊之论有时候也可以指那些不值得去刊发的言论,包括低俗、不良、恶心的言论。不刊之论一般来讲去刊发的话基本没有多大的意义。不书之论指的是没有看书或者是不通过书籍而发表的言论,不书之论可能存在内容不正确、不恰当或者失实的言论。
三、不刊之论和不易之论区别
1、同义词:奇谈怪论、无稽之谈
2、差强人意:差,稍微地。原意是很能振奋人,现多用来表示比人预想的好一些,还算让人满意。易误解为“不如人意”。
3、很遗憾,孔壁和汲郡的竹书都面世不久便毁于兵火,但是这两次发现都堪称中国历史上最重大的考古事件,影响深远,既启蒙了学术,又留下诸多谜团。
4、不刊之论的意思是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5、俯仰之间形容时间很短。误用:庐山瀑布离我们很近了,就在俯仰之间。
6、目无全牛:《庄子•养生主》中说,一个杀牛的人最初杀牛,眼睛看见的是全牛,三年以后,技术纯熟了,动刀时只看到皮骨间隙,而看不到全牛。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本词易误用为贬义。
7、我是一座小城|刚健笃实·辉光日新
8、最新部编版语文电子课本汇总(2020春)
9、(解释):火,星名,指大火星,即心宿。出自《诗·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指农历七月,大火星西行,天气转凉。
10、(读音):bùkānzhīlùn
11、歌功颂德多用于贬义。误用:这些作家用他们的火一般的激情,为社会主义歌功颂德。
12、不刊之论,汉语成语,拼音为bù kān zhī lùn,意思是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出自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议论》。
13、这些经典著作,都是不刊之论,应该好好地阅读。
14、(例题)好诗的标准是深造有得之言,绝非艰涩、浅陋之论。一首好诗应简约而又详明、平实而又深刻,饱含诗人的情感更富含人生的真知灼见,是经得起时间和历史检验的,是可以焕发出永恒价值的经典之作。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15、(示例):如果外界信息来源只有报纸、收音机,当他们断断续续地传到人们耳朵里时,早已是明日黄花了。
16、(解释):没有不干的事,指什么坏事都做。
17、无可厚非厚:重;非:责备。没有可以过分指责非议的。用于有一定小问题的人或事。误用:这部小说的构思又精巧又严密,真是无可厚非。(可改为“无懈可击”。)
18、(示例):对待工作要精益求精,达到得心应手、目无全牛的程度才是精英
19、不刊之论的反义词——流言蜚语
20、QQ:3049779830(发信息、广告请加QQ咨询)
四、不刊之论的反义词
1、犯而不校校:计较。别人触犯了自己也不计较。误用:一个人在工作中难免有一些缺点和错误,只要认真改正就行,不能犯而不校。(句中可用“一意孤行”: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
2、2008年7月,赵伟国向母校清华大学捐赠了2388枚从境外购买的战国竹简,简称“清华简”,其中有《尚书》类竹简,以及《系年》、《筮法》等。
3、学完了上面的成语,检验下面这2个题你会做吗?
4、原来秦始皇三十四年,皇帝下旨焚书坑儒。虽然宫中的图书保存完好,民间也有人冒生命危险私藏了少量书籍,但大部分书籍都毁了。到西汉初年,政府着手收集整理前代的书籍,却面临一个现实问题。自从“书同文”后,汉朝人普遍使用隶书和小篆,已经不认识六国文字。幸好当时有些秦朝的博士还健在(如伏生),就由他们将幸存的古籍用隶书写了出来,这个过程叫做“隶定”。这是一项伟大的工程,使得中国的文化血脉得以延续。汉武帝时,政府设立“五经博士”,有八家学说被立于学官,分别是:济南伏生的《尚书》;辕固生的《齐诗》、申培公的《鲁诗》、燕国韩太傅的《韩诗》;胡毋生、董仲舒的《春秋》;高堂生的《礼》;菑川田生的《易》。
5、今天发现的比简牍和帛书更早的文字载体是殷商时期刻有文字的甲骨,以及带有铭文的铜器,然而它们的性质并非书籍。甲骨上的文字基本都是占卜的内容,是占卜活动的原始资料,占卜结束后,史官还需将有关内容另行记录在册,然后将甲骨集中埋藏处理,这就是为什么甲骨往往成堆发现于灰坑(垃圾坑)。
6、出处:晋·羊祜《诫子书》:“无传无经之谈,无听毁誉之语。”
7、这些经典著作,都是不刊之论,应该好好地阅读。
8、比喻言论、学说等牢固可靠,经得起检验。
9、大方之家大方:大道理。懂得大道理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学有专长的人。误用:告别时,他非要送我几块高档衣料不可,真是大方之家。(句中把“大方”误解为不吝啬。)
10、不刊之论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不刊,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误用:这篇文章写得太差,真是不刊之论。
11、4鲁迅的杂文语言犀利,思想深刻,都属于不刊之论。
12、俯拾即是俯下身子就能拾到。形容数量极多,随处可得。误用:珠宝专卖店的柜子里,各种式样的名贵宝石俯拾即是,吸引了许多顾客。(可用“琳琅满目”。)
13、1975年12月,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竹简1100多枚。为秦昭王元年(公元前306年)至秦始皇三十年(公元前217年)之物。其中有律、令、式等有关秦国法律的内容,还有部分医学资料。
14、绝无仅有形容极其少有。误用:可以断言,所有大大小小的知识分子,没有得到过这位“不说话的老师’,(指各类辞书)指教的,绝无仅有。(不是绝对没有的意思。)
15、他的做法就是不足为训,但是,他说的话是不刊之论是十分不忍卒读的。以上便是他的文不加点,可见他的无所不能。
16、(解释):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17、意思是指正确的、不可解释
18、(解释):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文章一气呵成,无需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19、生死攸关攸:所。关系到人的生死存亡。形容非常紧要的关键所在。误用:排雷是生死攸关的工作,从接受这一艰巨的工作以来,这个部队的伤亡人数已超过二百人。
20、刊:修改、修正的意思。
五、不刊之论怎么读
1、付之一笑用笑来对待回答,形容不值得理会。误用:他待人态度谦和,不论遇到谁,都付之一笑。(句中误解为对人笑脸相迎。)
2、表意程度不同:不易之论:其中的“易”是“更改、改变”表意程度较轻;不刊之论:其中的“刊”是古代“在竹简上刻字,有错就削,也即更改”。多用来形容至理名言不可磨灭,表意程度较重。词义不同:不易之论:意思是“形容不可变更的言论,用来指论点或意见正确”;不刊之论:意思是“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常指至理名言”。
3、出自汉·扬雄《答刘歆书》:“是悬诸日月不刊之论也。”
4、见仁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的看法。误用:他观察敏锐,在学术上造诣极深,所以才能见仁见智,写出极有价值的论文来。(应用“见微知著”: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5、泾渭分明比喻界线清楚。误用:这是一个很敏感的问题,一提到这个问题,就会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很难泾渭分明。
6、罪不容诛罪大恶极,处死都不能抵偿。误用:他多次小偷小摸,罪不容诛,但公安机关最终释放了他。
7、①灯火阑珊:灯火暗淡,行将熄灭;②明日黄花:多用于比喻过时的事物;③侧目而视:斜着眼镜看人,表示敬畏、憎恨等;④不衫不履:形容人狂放任性,不拘小节;⑤弹冠相庆:指即将做官而互相庆贺,多用于贬义…50个易误用的成语↓↓补节语文课,备战省考大有用,转起学习!(来自人民日报)
8、不胜枚举枚:个。形容为数多,不能一个个地列举出来。误用:除了银河系的星星以外,河外星系里还有无数的星辰,真是不胜枚举。
9、鲁迅的杂文语言犀利,思想深刻,都属于不刊之论。
10、汉·扬雄《答刘歆书》:“是悬诸日月不刊之论也。”
11、A项中的“真知灼见”意为正确的认识和透彻的见解;
12、(解释):罪大恶极,处死都不能抵偿。
13、周末学成语|万人空巷、门可罗雀
14、不刊之论,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15、莘莘学子莘莘:众多的样子。众多的学子。误用: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16、八面玲珑原指窗户宽敞明亮,后用来形容人处世圆滑,不得罪任何一方。误用:这块天然宝石,晶莹剔透,八面玲珑,光彩夺目,可称世间极品。
17、(误用):常被误指为能力强,没有什么不能做的。
18、相濡以沫濡:沾湿。本指泉水干渴,鱼儿相互吐沫湿润。后比喻在困难的处境中以微小的力量竭力互相帮助。误用:他们疼爱孩子,孩子也孝敬他们,一家人相濡以沫,生活美满幸福。
19、(解释):经:规范,原则;义:正理。天地间历久不变的常道。指绝对正确,不能改变的道理。也指理所当然的事。
20、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少出土的远古陶片上,存在文字性质的符号,比如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发现了有朱书的扁壶,其时代为公元前二十世纪,属夏代纪年范围。冯时先生考证,朱书为“文”、“邑”二字,而“文邑”见于殷商卜辞,是夏代王庭。夏朝又称“文夏”,其始祖大禹的名是“文命”,所以陶寺的发现属文字无疑。(详见冯时《文明以止:上古的天文、思想与制度》)
- 1 描写赞美老师的词语【摘抄文案100句】 59
- 2 家长给老师的句子暖心【摘抄文案100句】 59
- 3 家长感谢老师真诚的话语简短【摘抄文案 59
- 4 端午快乐还是端午安康作文【摘抄文案 59
- 5 冬天的四字词语大全集100个少字【摘抄文 59
- 6 一辈子很短珍惜身边人是什么意思【摘抄 59
- 1 人生励志名言【摘抄文案100句】 59
- 2 很有哲理的话耐人寻味【摘抄文案100句】 59
- 3 关于坚持的优美句子20字【摘抄文案100句 59
- 4 奋斗成功的名人故事简短【摘抄文案100句 59
- 5 一尘不染的古风仙句【摘抄文案100句】 59
- 6 5~10字精美句子【摘抄文案100句】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