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泥巴网:分享好听的游戏名字、简单干净的男生、女生游戏网名!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经典句子
您的位置:玩泥巴网 > 经典句子 > 刘备借荆州歇后语下一句【摘抄文案100句】 >正文

刘备借荆州歇后语下一句【摘抄文案100句】

类别:经典句子 /人气:59 ℃/2023-09-29 10:13:48

一、刘备借荆州歇后语

1、赤壁之战后,刘表的长子刘琦尚在,刘备顾全大局,建议仍然让刘表的后人刘琦担任荆州刺史。刘琦不久后病死,“琦死,群下推刘备为荆州牧”,荆州士民主动推戴刘备为荆州之主,因此刘备获取荆州,并非借之于孙权之手,他完全有这个资格占领荆州,问心无愧。

2、汉末三国初期,荆州最初当然属于汉朝朝廷所有。三国初期,荆州牧刘表占据了此地,在此苦心经营多年,割据一方,事实上成为荆州的第二任主人。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平定北方后挥师南下,刘表此时已病死,他儿子刘琮主持荆州大举。刘琮是个十足的废物,就此归降曹操,荆州成了曹操的囊中之物。

3、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4、庵堂里的木鱼一任人敲打

5、周瑜的先头部队数千人,先期到达江陵城下。曹仁登城了望,派部将牛金率敢死队员三百人冲击吴军,如泥牛入海,瞬间被围。长史陈矫等人在城上,都大惊失色。曹仁打算出城营救,陈矫等人说,贼兵势众,不可硬拼,宁可损失数百人,将军岂可亲身赴险!曹仁不理,披甲上马,率数十骑出城。离吴军百余步,有一条大沟,陈矫等人以为曹仁打算立于沟边,为牛金鼓个劲儿、喊个号子、加个油唔的,不料曹仁拍马过沟,冲入吴军,将牛金救出。出了包围圈,曹仁见还有敢死队员没能带出,便拨转马头,再次冲入吴军,将他们全都救出,吴军退去。陈矫等人见曹仁冲杀敌阵,都大为惊惧;等到曹仁回来,全都赞叹说,将军真天人也!

6、歇后语大家应该都很熟悉吧,通过一句诙谐幽默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我们日常生活中也会经常用到一些有意思的歇后语,今天我们就来试试歇后语吧,图中给出上半句,你来猜下半句哦!看看你会几个?

7、另一派意见以鲁肃为代表,认为应该答应刘备的请求。《汉晋春秋》记载,鲁肃建议把南郡的江北部分让给刘备,理由是给曹操树个对手,给自己添个盟友,这才是上计(多操之敌,而自为树党,让之上也)。

8、石头上栽葱—— 劳而无功;白费工夫

9、刘备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赤壁之战时,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关于刘备借荆州打一歇后语的答案,欢迎大家阅读。刘备借荆州打一歇后语的答案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刘备借荆州打一歇后语的答案拓展一矮子想登天——不知天高地厚;痴心妄想

10、周瑜将长江以南的地区(当指长江以南的南郡领土)分给刘备。刘备将军营设在油口(湖北省公安县,油水注入长江处),并把那里改名为公安。

11、如果把这件事理解为一项风险投资,大家合股去做,孙权占股60%,刘备和刘琦约各占20%。考虑到刘琦与刘备的特殊关系,以及刘琦很快病逝所部并入了刘备阵营,可视刘备、刘琦为关联方。

12、刘备借荆州一一()歇后语为:刘备借荆州一一(有借无还)

13、孙权见他言之有理,又还有借据在手,于是便答应把荆州借给刘备。

14、“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成了一句家喻户晓的歇后语。刘备的信誉因此大打折扣。《三国演义》说到“三气周瑜”,多围绕荆州的“借”与“要”展开,给人的总体印象是要债的快被逼疯、欠债的一味耍赖,不管做了怎样的艺术处理,对刘备显然不利。

15、孙权不管,一再讨要,甚至武力相威胁,最终利用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的机会,派重兵渡过湘水直接来抢。刘备迫于无奈,把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江南的3个郡划给了孙权,孙权这才满意。

16、鲁肃心想:反正只借年把时间,这算得什么呢?但他怕刘备到期后不按时归还,便提出要立据为凭。诸葛亮连忙取了文房四宝,当即签字画押。

17、然后任命新职位给关羽、张飞,把他们二人分开,安置在不同的地方,派遣像我这样的人挟制他们,迫使他们与我们一道作战,倘若如此,大事即可成功。

18、刘备上了黄鹤楼——胆战心惊;战战兢兢

19、鲁肃返回东吴后,把刘备借荆州的事讲给孙权听了。孙权起初不肯。鲁肃反复解释说:“自古以来荆州都是兵家必争这地。现在我方的形势是北临曹操,南有刘备,如不借荆州,伤了和气,一旦曹、刘联合进攻我们,岂不腹背受敌?我们决不能因小失大呀!”

20、但是,但是,我们好像还是闹不清刘备究竟借了哪里诶,呵呵。

二、刘备借荆州歇后语下一句

1、案板上的鱼——挨刀的货

2、在这种情况下曹操仍未放弃,因为荆州实在很重要,他任命曹仁为南方军区司令(征南将军),由横野将军徐晃协助守卫江陵,折冲将军乐进守卫襄阳,做出这些安排后曹操率领其余主力北撤。

3、然取下益州之后,刘备派关羽据守荆州,久不归还荆州于东吴。这就是刘备借荆州,久借不还!这句歇后语的来历!

4、赤壁之战就这样结束了,双方共同投资的项目,获利十分巨大,占领了原来由曹操控制的荆州的大部分,但在利益分成时却出现了严重不公,出资60%的孙权分去了利润的95%,出资40%的刘备只得到了5%。

5、可以切断南方四郡与北方曹魏的联系,今后即可传檄而定南方四郡。

6、比喻挑刺,鸡蛋里挑骨头。

7、油江口听起来总是一个小地方,不适合把荆州的治所放在这里,刘备便改油江口为公安,作为自己的大本营,此地即今湖北省公安县。但公安毕竟太小了,刘备想自己这个州牧手里至少也得有一个郡吧,他决定亲自去面见孙权,当面提出把南郡的其它地区也让给他。

8、刘备是三国中蜀汉一方的君主,他虽然出身贫寒,却胸怀大志,坚韧不拔,最终他和他的团队创出一番事业。关于他的传说有很多,有的还被编成歇后语,例如: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9、大蒜苗做枕头—— 昏(荤)头(荤)脑

10、《三国志》程普传:“周瑜卒,代领南郡太守。权分荆州与刘备,普复还领江夏。”

11、六度君提醒大家此处留意:孙权借给刘备的只是荆州南郡哦。所以“借荆州”其实是借了荆州的南郡以及确认刘备可分得武陵和桂阳两郡。

12、上回我们讲到,公元208年,十二月,老黄盖一把火烧了曹老板的船串儿,曹老板闪人了,命征南将军曹仁、横野将军徐晃,留守江陵(南郡郡政府所在县,湖北省江陵县),折冲将军乐进,留守襄阳(中央所设荆州州政府所在县,湖北省襄樊市)。刘备和东吴军队,水陆并进,一直追到南郡。

13、按倒牛头喝水——办不到

14、其实是有的,孙权事业发展得很快,但头衔却只是个讨虏将军,只相当于军长。集团公司摊子铺得很大,董事长的级别却有限,下面的人自然级别高不起来,干事情就有许多不便。比如赤壁之战中的联军总指挥周瑜,职务只是个中郎将,仅相当于师长,曹军随便抓个人都比他军职高。

15、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刘备借荆州——一借不还。

16、这三个地方,都没说是孙权上表刘备为荆州牧的。我们只能说,司马光想当然了。这个荆州牧,是皇叔自己弄来的,让手下推举的,孙权已经是徐州牧了,没办法反对而已。

17、衣赐履说:南阳郡还在曹操手上,江南四郡在刘备手上,现在,南郡和江夏郡,应该说大部分到了孙权手上,南郡北部(如襄阳)和江夏郡北部,还在曹操手上。

18、有一句歇后语在民间流传甚久,可谓天下皆知: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这句歇后语起源于古代文学名著《三国演义》。按《三国演义》的说法,赤壁之战后,刘备暂时无处栖身,孙权出于好意把荆州暂借给刘备扎营养兵。谁知请神容易送神难,刘备从此把荆州据为己有,任凭孙权百般讨要却不肯归还。孙刘两家最终因荆州问题翻脸成仇。

19、孙权任命周瑜兼南郡太守,屯驻江陵;程普兼江夏太守,治所在沙羡(湖北省武昌县西南金口镇);吕范兼彭泽郡(江西省湖口县东)太守;吕蒙兼寻阳(湖北省武穴市东北)县令。

20、而且,堂堂的荆州牧,日常办公地点只在油江口这个小镇子上,也不太合适。于是刘备把油江口改名为公安,升格为一个县。但也太憋屈了,刘备实在没办法,这才亲赴京口,向孙权借地盘。

三、刘备借荆州,歇后语

1、所以,鲁肃建议孙权全力扶持刘备,将东吴所拥有的南郡地盘让给刘备,使其在荆州彻底站稳脚跟。这样一来可以为东吴培养一个强力的外援,二来更可以将曹操的注意力转移到日渐壮大的刘备身上,让刘备替东吴在荆州方向上直面曹军,缓解东吴的压力。

2、这类歇后语是用客观的或想像的事情作比方。如果对设比事情的特点、情状有所了解,也自然能领悟后半段的“谜底”。

3、事情说到到此,可以说刘备与孙权之间并不存在什么借与不借之说,只存在一个协议,甚至可以说孙权在借刘备的地盘。

4、为此,刘备使出“拖”字决。孙权气不过,遂派吕蒙率军开向南郡,命鲁肃牵制驻守江陵的关羽部。刘备则亲率益州之兵数万救援荆州,双方隔江对峙。一时间,两大盟友竟剑拔弩张起来。

5、这个歇后语大家都熟悉,刘备成了不诚信的老赖。即便不把他想得那么差劲,也属于耍心眼、占便宜的行为,总之不大光彩。刘备起身于草根,身上确实带有一些江湖气,有时候也难免从俗,但在借荆州这件事上,刘备确实挺无辜,大家对他有不少的误解。

6、最后一直没还给东吴,知道吕蒙白衣渡江关公败走麦城,东吴才拿回荆州

7、我方为金台新媒体联盟核心成员

8、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

9、周瑜一听火了,拒绝撤出江陵,为此他还带伤回京口向老板当面陈述意见。不幸的是,周瑜在这次出差的途中死了,刘备躲过一劫,最终得到了江陵等地,从孙权手中接管了半个南郡的地盘。

10、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11、作者:林森,字天俊。鱼羊秘史签约作者。网络新锐通俗历史作家,擅长用故事刻画、分析历史人物及事件,著有《谁将主宰未来天空》《金戈铁马之两宋烟云》《盛世余光》等历史、军事类专著。

12、冷水发面——没多大长进

13、刘备请诸葛亮,三顾茅庐。

14、(借这个图看一下,荆州七郡大约就是这个意思)

15、刘备在取得荆南四郡之后,北上与周瑜联合攻打南郡。刘备在关羽绝北道(成功断绝曹仁援助,徐晃、乐进皆不能救应曹仁,李通仅接应到已经败北的曹仁)、借张飞给周瑜攻打江陵城后,刘备又亲自绕道夏水(“从夏水人截仁后,仁闻吾入必走”),后曹仁果如刘备所言放弃江陵北撤,周瑜遂占领战略要地江陵。孙权任命周瑜为代理南郡太守(治江陵)。

16、这理由是存在的,就是偷袭荆州在东吴内部可能有人反对。至少有两种人。一种是如鲁肃那样有着长远战略远光的高人;另一种则是反对在偷袭荆州后不得不向曹魏称臣的武将。

17、刘备并没有要整个荆州。他要不了,孙权也给不了。南阳和南郡的一部分在曹操手上”,认为“刘备借的只是南郡,而且只是南郡的一部分,即江陵,所以,这不叫借荆州”,也觉得不能叫做借江陵,“按照继承关系,荆州原是刘表的,后是刘琦的,刘琦死该是刘备的,江陵和南郡当然也是。只不过江陵被周瑜占著,得去讨要而已,因此,《资治通鉴》就不说‘从权借荆州数郡’,而使用‘求都督荆州’的说法”,“刘备要江陵,只能说是索荆州

18、当时,荆州刺史名叫王睿。关东诸侯讨伐董卓时,王睿被长沙太守孙坚所杀。王睿死后,董卓以汉献帝的名义,命刘表接任荆州刺史。但当时荆州的州治,也就是刺史衙门所在地南阳郡的宛县(今河南南阳)被后将军袁术占据。袁术和董卓是死敌,他岂能允许董卓任命的荆州刺史到宛县上任?所以,刘表只好将荆州州治迁到南郡所属的襄阳县(今湖北襄阳),并在此新设了一个刺史衙门。

19、分享、在看和点赞,给我充充电吧~

20、 守株待兔的人真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啊!

四、歇后语大全刘备借荆州

1、小张把我的书借走了,到现在还没换,真是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2、经过周瑜、刘备等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到建安十四年(209年)下半年,曹操看到江陵再守十分困难,决定撤出,回防到襄阳。周瑜带伤指挥作战,迅速攻下江陵及其以东长江沿线的许多重要据点,从柴桑到夷陵的长江防线基本上被吴军占领。

3、再次,做好对刘备的防范工作。江夏没给刘备,太守换成了老将程普;设立番阳郡、汉昌郡,又驻军在陆口。

4、孙权应该知道如果动粗,他是保不住江陵的。当时刘备驻公安,在长江南边,距江陵很近;张飞是宜都太守,在江陵西边;关羽为襄阳太守,驻长江以北。这简直是对江陵三面合围之势。江陵东部的土地,也并不尽在东吴手中。原刘琦驻夏口(现汉口、汉阳一带)也在刘备手中。这样,刘备则对江陵可以四面合围。东吴虽可用长江水道与江陵联络,不过,相对于东吴主力军队驻地,江陵颇为窎远。

5、案板底下放风筝——飞不起来

6、刘备借荆州的故事很有名,以至于使歇后语“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家喻户晓,这当然是《三国演义》和三国戏曲的功劳。历史上是怎么回事,有没有过借荆州这回事吗?是值得探讨的。

7、衣赐履说:至此,刘备借荆州完成了。

8、刘备遇孔明———如鱼得水

9、这几次哭,不只让他得到了应有的名声和人才,还笼络了人心,正是这些人,让刘备在三国鼎立时占一方为王,所以说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

10、此事首先要从荆州说起。荆州,是战国秦汉以来的国家行政区划之与豫州、青州、扬州、兖州、梁州、雍州、冀州、徐州合称为“九州”。三国时的荆州并非是指一座城,而是一个地区,由占武陵、零陵、桂阳、长沙、江夏、襄阳、南阳等几个郡组成,汉末三国时期荆州下辖郡数目曾发生多次变化,从七个到十二个不等,《三国演义》笼统称之为“荆襄九郡”。

11、关于刘备的其他歇后语:

12、猴子吃大蒜—— 翻白眼

13、于是乎,我们又糊涂了。

14、刘备卖草鞋 —— 本行。

15、上回书说到,刘备兵不血刃拿下的荆州南部四郡,而这只不过是刘备万里创业的第一步,接下来他又做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借荆州。

16、周瑜死后, 东吴的鲁肃基于战略考虑,竭力劝说孙权将东吴占据的荆州南郡“借”给 刘备,好让刘备站稳脚跟,与东吴一起抵御曹操。据六度君所知,这荆州南郡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荆州七郡中兵家钟爱之地。此处六度君不无怀疑鲁肃是刘备安插在东吴的奸细。孙权虽有担忧,但从大局考虑想想也对,就把荆州南郡暂时“借”给了刘备,一则让刘备充当抗曹的战略前哨,二则以此向刘备表示友好。

17、为了实现战略目标,他主张和刘备联合。在那个时候,只有和刘备联合才可能和曹操对抗,单靠孙吴自己是不行的。但是他仍主持由刘备手中夺取了荆州三郡,争三郡成功了,而且孙刘联盟也没有破裂,这正是他高明之处。接替鲁肃的吕蒙应是东吴四大都督之中,最没用战略眼光的武将,而偷袭荆州南郡却造成孙刘联盟的破裂。鲁肃如果还活着,他有可能反对偷袭荆州(江陵)。刘孙两家大兴兵,曹魏渔人得利,有着极大危险性。从长远利益看,偷袭对东吴也并不真正有利,如果刘备过分削弱,只能龟缩于西南一隅,那么东吴也只能偏安东南,“以图天下”的战略目标就不可能实现。

18、更多关于刘备的歇后语:

19、首先,刘备借荆州一定是已经完成了。因为,之后孙权动不动就让鲁肃和孔明的老哥诸葛瑾去讨要荆州,如果没借成,讨个茄子?

20、意思是指借别人东西耍赖不归还。指借别人东西耍赖不归还。

五、刘备借荆州 歇后语

1、此时孙刘之间开始了利益上的交换,孙权上表汉献帝,让刘备成为了荆州牧,也就是在名义上拥有荆州的控制权。而刘备则表孙权为徐州牧,让孙权有了北进徐州的借口。周瑜久攻不下的南郡,则是在孙刘两军的合作下拿下来了。此时真正意义上的“借荆州”诞生了,刘备亲自前往京口,也就是孙权的驻地面见孙权,让孙权把南郡借给他。

2、《三国志·孙权传》载,备领荆州牧,屯公安。

3、刘备弯腰摔阿斗,收买人心。

4、曹操进取汉中,刘备担心丢掉益州,派使者向孙权求和,孙权也担心自己难以打胜,于是两家重新划分了荆州,以湘水为界:长沙、江夏、桂阳三郡以东属于孙权;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属于刘备,刘备和孙权各占三郡。这样,刘备不仅"还"掉了一郡,还让出了一郡,但实际上依然没有还出本来的南郡,与曹操争汉中,于219年(建安二十四年)据有了汉中。于当年七月,自称汉中王。但孙权还不知足,认为,荆州居东吴的上游,刘备对东吴是一个大的威胁。如果把刘备的势力赶出荆州,那么东吴不仅巩固了长江中游,还能向巴蜀发展;然后以整个南方与曹操的北方对抗,进而统一中国。

5、赤壁之战后,魏蜀吴瓜分了荆州诸郡: 曹操虽然吃了败仗,但还保有北方南阳、襄阳两郡;孙权出力很大,但只得了南郡、江夏、武陵三郡;刘备最多,得了荆州的江南三郡——长沙、零陵、桂阳。

6、如果孙权有这个权力,那我们前面说刘备占有了江南四郡,就全都是错的;如果这片儿地是经刘备同意划出来的,那就是刘备和孙权交换土地,用汉昌郡换南郡,做了一笔买卖,凭什么说刘备借荆州?

7、《江表传》记载、东吴周瑜将南郡的江南岸的江油口分给刘备,刘备在油口建立公安城,作为自己的办公地点。孙权将妹妹嫁给刘备。但是这个油江口是谁的呢?对不起,油江口经调查,属于刘备治下武陵郡,不归周瑜管,《江表传》这里措辞是值得商榷的。

8、《三国志·周瑜传》载,刘备以左将军领荆州牧,治公安。

9、刘备三顾茅庐——尽找明白人

10、荆州名士蒯越也建议刘表曰:南据江陵,北守襄阳,荆州八郡可传檄而定。

11、这半个郡,说实话也不算借的,是刘备应得的,是他对赤壁之战风险投资的应有回报。而作为孙权认可的荆州牧,他甚至应该拥有更大的地盘。

12、孙权也不想答应,无奈这时曹操由合肥方向对江东展开猛攻,孙权还需要刘备。于是孙权做出决定,从南郡撤出来,把所占领的地盘让给刘备。

13、其次,刘备究竟借的是哪里?顺着史书的思路,孙权手上是南郡和江夏郡的大部分地区,周瑜死后,孙权任命程普为南郡太守,说明,南郡还在孙权手上。但鲁肃接替周瑜之后,劝孙权把荆州借给刘备。《三国志·鲁肃传》载:

14、刘备不答应,孙权于是发兵攻打刘备、在关系紧张的情况下交还部分,即只将长沙、桂阳两郡当作南郡还给了孙权

15、对着张飞骂刘备——寻着惹气补充歇后语: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唐僧看书——一本正经林冲上梁山——迫不得已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下面是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刘备借荆州歇后语的解释,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16、但孙吴方面肯定想强调荆州是“借”出去的,唯有如此后来袭杀关羽、重夺荆州才有了说辞,所以在一些史书里开始出现了“借”的说法,《三国志》是集采众多史书写成的,因而在荆州的“借”与“给”上出现了矛盾。

17、鲁肃考虑得更加长远,赤壁大败后曹操把主攻方向放到了东线的合肥,目前正整顿人马以谯县、寿春、合肥等为基地向孙吴发起攻势,荆州虽然重要,但当务之急是全力以赴保东线,现在没有力量增兵荆州,所以不能和刘备闹翻。只要孙刘联盟在,曹操就不能不有所忌惮,在荆州一线就得保持足够的兵力,这样东线的压力可以减轻。

18、三国时,孙、刘两家联合起来打曹操,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诸葛亮趁机派兵占据了荆州。可是东吴不依,强讨恶要。刘备眼看荆州这块宝地呆不下去了,心里很不是滋味,整天闷闷不乐。

19、脑壳捣大蒜—— 扎扎实实

20、但有意思的是,《三国志》中每当孙权提及此事,都不说给,而是借:“(鲁肃)后虽劝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不足以损其二长也。”(《三国志.吕蒙传》)因为孙权很清楚荆州对东吴的重要性,他不愿放弃对荆州的话语权,说成是借,就为自己日后插手荆州事务提供了充足的理由。

游戏名字 | 游戏网名 | 个性网名 | 个性说说
Copyright © 2016-2022 玩泥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