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家康和丰臣秀吉,织田信长故事【摘抄文案100句】
一、德川家康和丰臣秀吉
1、沈有容化悲痛为力量,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打倭寇上,只要是从他防区过的倭寇,基本别想活。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日本再度侵扰台湾、澎湖、金门等地。在时任福建巡抚的黄承玄百般邀请之下,沈有容回到了福建,担任水标参军,第二年就打了个漂亮仗,将企图进犯台湾的倭寇明示有道部三艘战船全部捕获,且自己的部队不伤一人。这场酣畅淋漓的大胜后,福建百姓在莒江立碑纪念。
2、德川家康的做法,无疑是非常正确的。由于丰臣秀吉子嗣不旺,最后也没选到好的接班人。熬到丰臣秀吉一死,德川家康的时代也就来临了。
3、芈月|魏文侯|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
4、其实,在选丰臣秀赖之前,丰臣秀吉还是选过其他人当他的接班人的。由于丰臣秀吉和他的正妻宁宁不生育,与其他侧室也没生育,因此,丰臣秀吉早早就选定了宁宁的侄儿小早川秀秋为继承人。但是,不久,他和侧室生了个孩子,于是取消了小早川秀秋的继承资格。没想到这个孩子没养活,死掉了。因此,丰臣秀吉又选了自己姐姐的儿子丰臣秀次为继承人。然而不久,他的侧室又为他生了丰臣秀赖。因此,他再一次夺了丰臣秀次的储位,并且逼迫丰臣秀次切腹自杀。
5、实际上,对二十五岁的沈有容来说,他的前途恰恰从此时变得更加广阔。戚继光临走的时候和继任的蓟镇总兵杨四畏交接工作,着重推荐了沈有容,给出了这样的评语:“敢当险战,可当险战也。”戚继光前脚没走多远,和平了将近十年的蓟镇一下子又战火漫天了。眼见着戚继光离职,憋屈了多年的北方鞑靼又发动了进攻。万历十年,鞑靼连续发动了多次对蓟镇的进攻,在边境杀掠平民、抢夺马匹,甚至一次性俘虏了几十个巡逻的明军。可这时候的蓟镇总兵杨四畏,就和他名字里的“畏”字一样,是个胆小如鼠的人。开始几次小败仗还能遮掩,可后来败仗越打越多,捂是捂不住了,不打个胜仗没法跟领导交代。可谁能打胜仗呢?杨四畏想起了沈有容。
6、那么,除了以上材料之外,还有任何其他的材料,能够解释丰臣秀吉的动机,甚至于其对侵朝之役的看法吗?虽然似乎并没有能够直接说明这类问题相关材料,但是,侵朝日军的“古怪”行动,却为我们提供了解答这类问题的宪所。
7、六番隊小早川隆景、毛利秀包、立花鎮虎(宗茂)、高橋統増、筑紫広門、毛利輝元
8、最后总结一下,织田信长和德川家康都是大名之子,是发小和儿女亲家,是同盟。织田信长有时靠同盟,有时单独出兵,最终打下了日本多数地区。信长死后,农民出身的丰臣秀吉继承了织田信长的位置,形式上统一日本。秀吉死后,德川家康成为最终赢家,建立了持续265年的德川幕府。
9、要解答这一问题,首先不得不讨论的,便是丰臣秀吉发动侵朝战争的真实动机为何。就当时明、日、朝三方所留下的史料来看,明、朝两方对丰臣秀吉侵朝动机的判断,比较一致,皆为“倭寇之图朝鲜,意实在中国。”
10、即在整个战争期间,明军与日军所进行的,规模比较大的野战,可谓是少的可怜。点来点去,唯有一个碧蹄馆之战。而即便是碧蹄馆之战,实际上也是出乎双方预料的遭遇战。甚至于,在第二次援朝,明朝联军兵分三路进攻日军时,日军也是据守倭城,并没有积极谋求与明朝联军进行战略决战。也即是说,自李如松入朝,到日本撤兵的数年间,日军都在避免与明军进行战略决战。
11、很简单,越需要盟友,就越需要敌人。
12、8月德川家康回到江户城,但他并不着急前往近畿平乱,而是在江户城写信,同时发动德川家臣也写信,对象是西军各大名。其中本多忠胜给吉川广家的信件中就提到:只要加入我们,就给你加封地,保你荣华富贵!
13、由此,不难看出,丰臣秀吉入侵朝鲜的行动,尽管表面上疯狂,但实际上无论是追求的目标,还是其实际决策,都符合其在指挥了三木、鸟取、高松、小田原等一连串围城战时所表现出的精算师性格。
14、回到四百年前,秀吉之所以把家康移封至关东并非因为器重,而是出于不信任。日本全国上下的大平原一共有五个,分别是关东平原、石狩平原、浓尾平原、越后平原和大阪平原。其中以关东平原面积最大,但在当时最发达的却是近畿地区的大阪平原。京都是天皇的御所,大阪是秀吉的老巢,因而近畿地区才是丰臣的统治中心。秀吉对家康既不信任又无可奈何,想来想去只能把后者封得越远越好。
15、丰臣秀吉是真正的屌丝逆袭
16、登顶后,德川家康做了哪些举措?
17、沈有容,明朝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生人,字士弘,号宁海,安徽宣城人,史载“少有大志,性寡言”。是个少年老成的武将胚子,功夫练得好,自小在当地就“弓马娴熟”。二十二岁那年,沈有容在应天府参加武举考试,考取了第四名。这在当时也算是个小“新闻”。是年应天府武举的前十名,沈有容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个。当时的武举,从科目上比文举还高难度,不但要功夫好,还要考策论兵法,年少毛躁的小年轻基本没戏。刚过弱冠之年的沈有容,算是爆了一个冷门。
18、韩国人是怎么拍抗日神剧的?
19、室町时代是指由足利式执掌的时期,其幕府位于日本京都。由于缺乏强大、集权的政府和体制,当时称为“大名”的地方领主间开始了无休止的权力斗争,国家也陷入内战。这就是1467年的应仁之乱,是战国时代的序幕。其中,织田信长是大名中最为成功的一位,他擅长使火器。尽管一开始领地相对弱势,但在他高超而冷酷的指挥下,他们击败竞争对手,赢得了一场场胜利。1568年,他攻占了京都,并从足利家族中挑选足利义昭立为将军,1573年又将他赶下台,并在安土(Azuchi)建立了自己的基地。尽管没有采用将军称号,但信长当时已经站在了最高权力的顶峰。
20、青年时代的丰臣秀吉大概是个谋求武士职位的浪人之辈。丰臣秀吉的出生地尾张(现爱知县),介于京都与偏辟的东国之间,是块肥沃的平原,可说是仅次于京都的先进地带。这个地方商人熙来攘往,因此可以接触各地来的讯息。在这种环境下,丰臣秀吉当然也得到一些商业的资讯,而且他天生聪慧,在旅途中,他将永乐钱换成便于携带的商品“木绵缝针”,然后再将缝针卖掉,获取利润成为旅费。在丰臣秀吉离家出走期间,他在美浓结识了土豪蜂须贺小六(蜂须贺正胜),此人后来成为丰臣秀吉的重要将领。
二、德川家康和丰臣秀吉,织田信长故事
1、©作者简介:张嵚,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1999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曾做过话剧编剧、DV导演、影视编剧等多项工作,并有小说、戏剧、电视剧、历史著作等多部作品问世。
2、大坂之役分成两个阶段,分别是“冬之阵”和“夏之阵”,时间跨度是1614年的冬天到1615年的夏天,战役的具体过程比较繁琐,就不展开了。总之,此战丰臣军抱着必死之心,全力抗争,甚至在“夏之阵”中,丰臣家的大将真田信繁和毛利胜永还一度双双率军突破家康本阵,差点击毙家康本人。不过,最终丰臣军却依然不敌幕府的军队,几乎全军覆没,进而大阪陷落。
3、此战西军最初占据优势,但后来,由于内部出现叛变的部队而迅速溃败。石田三成在逃亡中被捕,最后在京都被斩首,支持丰臣家的势力受到毁灭性打击。
4、而且他不能像雪诺这样复活
5、☝歌舞伎不是艺妓!是时候认识日本国粹歌舞伎了!
6、这场战斗结束之后,出现了一段被历代史家记录的感人的一幕:台湾少数民族扶老携幼,箪食壶浆,迎接大明海军的到来。一直在台南率领乡亲们殊死抗击倭寇的台南少数民族领袖大弥勒,率领部众们犒劳明朝大军。他流着泪说:“今终见王师,死无憾也!”是的,关于这一天,饱经磨难的台湾百姓等得太久了。
7、在日本从混乱的战国时代进入到统一的江户时代的过程中,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这三个人起到主导性作用。而这三个人继承前任统一大业的方式确实道德上有争议的“下克上”。
8、1603年,德川家康正式就任征夷大将军,创建了江户幕府,以此来统治日本。江户幕府,也成为继镰仓幕府和室町幕府之后,日本历史上最后一个,也是最为繁荣昌盛的幕府政权。德川家康经过漫长的等待和隐忍,在他六十岁那年,终于攀上了人生和事业的顶峰,忍者神龟,终于彻底熬出了头。
9、上文说到,丰臣秀吉去世后,丰臣家迅速分裂成以石田三成为首的文治派和以德川家康为首的武断派,两派矛盾不断激化。而一年后,被秀吉嘱托监视家康,也是丰臣家唯一有能力压制德川家康的前田利家,也随着秀吉驾鹤西去了。前田利家死后,德川家康和石田三成之间,几乎连个可以调停的人都没有了,两派之间的关系迅速恶化。经过一系列的明争暗斗,最终在1600年,双方之间爆发了著名的“关原之战”,全日本的大名自愿或被迫地分成拥护德川家康的东军和拥护石田三成的西军,这实际上是拥护丰臣旧政权的诸侯,和拥护德川家康,希望他建立新政权的诸侯们之间的决战,是决定长达一个半世纪的乱世最终究竟由谁来结束的关键之战。
10、历史总是在惊人地重演,相同的事情,总是一再地发生,为什么?因为,古往今来,古今中外的人心,都是一样的。
11、微博:@新华先锋,书友群:391804786
12、德川氏后来开创了绵延两百多年的德川幕府,而以家康为代表人物的隐忍哲学也成为无数后人研究和效仿的对象。
13、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一天:1603年1月19日,沈有容率领的十四艘经过风暴考验的战船横渡台湾海峡,在台南安平海域与日本“远征军”决战。这是整个中国两千年封建历史上,中国军队第一次跨过台湾海峡,履行他们神圣的使命:保卫祖国神圣的国土——台湾。
14、但是新成为军团长的丰臣秀吉在织田军团中的地位很低,很多织田信长的大将都看不起他,比如说柴田胜家,根本没把这小子当一回事。这个时候丰臣秀吉的角色就是日本最强大名中的最低贱的军团长。
15、秀吉从贫民走下天下人是一个传说,老天的眷顾不无关系。这俩人说不上谁厉害,历史的走向先给了秀吉机会,秀吉死后,而家康自己创造了一个争取的机会,又牢牢把握住了。
16、如果一定要说德川家康比丰臣秀吉强,那也是他的健康状况比丰臣秀吉强,活得更长些而已。
17、虽然在一开始的时候,德川家康与织田信雄(织田信长的次子)联合讨伐大逆不道的丰臣秀吉,打了几场漂亮的胜仗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但很快信雄迫于压力就投降了丰臣秀吉。另外,由于丰臣秀吉挟天皇以令诸侯,使得任何对于他的讨伐行为都可以说是不忠不义,这两点使得德川无法再打着“大义”的旗子征讨丰臣。
18、如果有机会,你可以选择
19、比如王健林说的,他刚创业的时候定了个小目标,赚一个亿。再看看现在的他的目标,还会是一个亿吗?
20、这也代表了现在的人们对于草根英雄的崇拜,也代表广大的没有什么生活背景的人们的个人意愿,因为这绝大多数人是和秀吉一样的”草根”。这点才是秀吉在日本国人心目中拥有崇高地位的主要原因。
三、德川家康和丰臣秀吉关系
1、织田信长勇武纲烈,残暴不仁,杀人如麻,以血腥手段建立起来的秩序势不能长久,所以织田信长死于家臣暴乱,这一点都不奇怪。
2、秀吉的死因至今仍是个谜,官方对其死因保密。有不同说法,有脑梅毒、痢病(赤痢、疫痢之类)等说法。明朝人沈惟敬则称他是被毒死的。
3、壬辰战争也是石田三成满日本结怨的另一个原因,他是整场战争的后勤负责人。朝鲜的地形以山地居多,壬辰战争时,双方数十万大军的给养、装备主要靠几条小路运输,无论是日军还是中朝联军,都爆发过前线将士和后勤官员的冲突。石田三成虽然能干,也不能保证日军的供应,落下的抱怨也不少。石田三成还非常认真地核实日军的战绩,加藤清正就被核实出杀良冒功严重(主要是丰臣秀吉不舍得赏赐)。在加藤清正看来,石田三成办事不给力,还克扣功劳,是大大的坏人。不光石田三成办事认真,他的妹夫福原长尧还检举小早川秀秋违抗军令,几乎把小早川秀秋吓出心理阴影(参考秀次的下场),小早川秀秋能在关原之战中还站在他一边,已经算是个奇迹。
4、而就在台湾岛的对面,福建厦门石湖水寨,一个五十六岁的中国老军人正在等待着这一切。他一生身经百战,建功无数,更是倭寇天生的死敌。他的出现,将是粉碎德川家康侵台阴谋的利器。
5、织田信长本能寺丧命后,丰臣秀吉趁机夺取了他的江山,将原本贵为天下共主的织田家压在了身下。可以说,丰臣秀吉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已经将织田信长的社稷篡夺的差不多了,甚至连日本天皇都落到了他的手中,成了一个傀儡。的确,德川家是织田信长手下数一数二的诸侯,但丰臣秀吉可以说统一了织田麾下的其他几乎所有的势力,二者的实力差距可想而知。
6、6月3日,秀吉得知消息,4日清晨立刻以严格条件逼迫毛利家议和,下午签约完毕。
7、以上是日军第一次出阵朝鲜的领军大名名单。
8、然而,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政治人物所宣扬的公开目的,并不一定是其真实目的。除非有其他的材料能够印证他所宣扬的目的,才能够以此去推敲其动机。然而,除了这一篇文书之外,再没有其他任何材料,能够说明秀吉试图以朝廷为跳板侵略明朝。
9、但信长却首先违反和约,元龟二年(1571)9月,织田军放火焚烧比叡山;天正二年(1574)9月,织田军进攻伊势长岛城,城中僧众连带老
10、众所周知,在我国的历史上成为托孤大臣的人虽然不能算是很多,但是也是不少;但这些人却有一个很明显的共同特征,那就是所谓的托孤大臣必定是皇帝所信任的、是在朝堂上说话有着一定分量的、是国家的肱骨之臣;就算是一个家族当中,能够让家主将自己家族的前途和未来都交到一个人手里,这个人必将是很是得到家主信任的恶,大多数人都是可以以性命相托的家臣。
11、按一般人想法,这时候就应该立刻启程行军,回援京都。
12、如果不是武田信玄英年早逝
13、新华先锋(ID:xhxfweixin)
14、幕府这种制度在日本持续了700年之久,期间可分为镰仓时期、南北朝、室町时代、安土桃山时代和江户时代。从室町时代后期到安土桃山时代的这段历史,被称为战国时代。
15、丰臣军突破家康本阵时,幕府的军队一片混乱,有资料记载说情况最糟时,家康身边仅有一人护卫,这个七十二岁的老人也觉得将命丧于此,都已经有了切腹的觉悟,不过最后还是逃脱了。此战是家康一生中最后的一战,却也是最惊险、最狼狈的一战,比当年被武田军打得屁滚尿流的三方原之战更惨,至少那时还没惨到要准备切腹自尽。可见,就军事才干来说,德川家康实在不咋地,他的成功,取决于他的智慧、隐忍,还有那看不见的福气。
16、如果当年丰臣秀赖表现得像个花花公子,或者像今川义真那样做个胸无大志的“文艺青年”,不要老是整的和“慕容复”一样,会不会就能逃过这场无妄之灾?不知道今川义真是谁的,请看德川家康系列第4期《不争,还是向死而生。你的选择是什么?》,点击文章结尾链接。
17、丰臣秀吉有点日本朱元璋的味道,这哥们的出身跟朱元璋差不多,也是很低贱。但是这哥们本事过人,就算当下人也当得很出色,深受日本第一强大的大名织田信长的欣赏,屡屡立下大功,比如说“墨俣一夜城”的木城,于是后来织田信长力排众议,把他提拔为军团长之一。
18、丰臣秀吉出兵朝鲜的举动,即便是在当时的日本大名们眼中,也是非常疯狂的行为。如蒲生氏乡便吐槽丰臣秀吉是在找死。而后世的日本史学家中,也不乏有人认为这是由于秀吉因为嫡子夭折,而导致精神失常所至。
19、和德川家康相反,石田三成就是典型的官僚,而且是原则性极强的财政官僚。很多人都认为这是石田三成先天性格上的原因,如果从组织构成的原则来说,石田三成的性格养成后天因素更重要。
20、四番隊毛利勝信(森吉成)、島津義弘、高橋元種、秋月種長、伊東祐兵、島津忠豊
四、德川家康和丰臣秀吉织田信长 杜鹃
1、但是,鉴于中、朝两国对于日本那只能用可怜来形容的了解程度,故他们的判断必须能够从日方史料处获得印证,才足以为据。
2、天正十二年(1584年),与其合作的织田信长次子织田信雄联合德川家康反对丰臣秀吉,羽柴军便与两人展开史称“小牧·长久手之战”(こまき・ながくてのたたかい)的战事。天正十三年(1585年),丰臣秀吉进行四国征伐,降服长宗我部氏,同年降服越中国佐佐成政。就任关白(かんぱく)。
3、本愿寺当然不会善罢甘休,元龟元年(1570)9月,本愿寺发布檄文,宣布信长为「佛敌」,各地僧众立刻四起,同时朝仓、浅井进军京都,与比叡山僧众结成一体,织田家只得假借天皇之命暂时议和。
4、秀吉去世前,在病床上将保卫国家和扶持自己的幼子秀次继位的重任交给了手下一位最有才干的将军德川家康。家康背弃了承诺。1600年,在关原之战中,他击败了那些想要保护秀次的对手,成为了日本实质上的统治者。1603年,天皇授予他将军称号,他的权力由此得到了合法化,而他在关东的基地,那个曾经的小渔村江户(后更名为东京),也成为日本实际的权力中心和政府所在地,史称江户时代。
5、连后来人都能看到的问题,秀吉这样的精算师,是绝不会看漏的。
6、而且,根据笔者的推断,甚至于割让南四道,很可能也是能够交涉的交换条件。因为,在和平交涉刚开始,日军便放弃了汉城,主动向釜山方向撤退。如果日方真的想占据朝鲜的领土,甚至于有进一步侵略明朝的打算。那么毫无疑问继续占据汉城,才能够更有利于日方交涉。但是日方却在刚开始交涉之际,便主动撤离汉城。
7、话虽如此,但是面对老上级的后代,家康也不能做得太过分,或者说,也不想一开始就做得太过分。毕竟当年秀吉也没有完全消灭织田家,还是确保了织田家后代的领地,以让他们衣食无忧,只是不再让织田家拥有强大的政治势力了。所以,现在的家康,也想来个“先礼后兵”。
8、但沈有容的知名度,还是很高的。比如我们在互联网上“百度”一下,在搜索栏里输入“沈有容”这三个字,结果会看到约79100个搜索结果。看上去也不是很高,但是我们可以找一个历史人物做比较。比如输入“宋晟”——这可是明朝的开国功臣。整个明王朝的大西北几乎都是他打下来的,活着的时候号称“西北王”,级别是“西宁侯”,过世后又追封“郧国公”,是响当当的公侯贵族。搜索的结果,却只有约61400个网页,比沈有容少了一万多。
9、八番隊浅野幸長、中川秀政、宮部長煕ほか
10、九番隊豊臣秀勝、細川忠興、長谷川秀木村重茲ほか
11、如果从今天的角度看,能够养育东京这样国际化大都市的平原地区绝对是任何一个大名梦寐以求的封地,但当时家康的心中却掠过一丝阴沉。不过丰臣氏并没有觉察出来,以“善忍”著称的家康终究没有表露出任何不满,反而立即动身,潜心经营关东。
12、故而,根据侵朝日军的构成并结合日军一味避战的情况来看,丰臣秀吉的真实动机,很可能不是如他自己所宣称的,或是明、朝方面所猜测的那样,试图以朝鲜为跳板侵略明朝,争夺东亚霸权,而是别有所图。
13、后来,织田信长被明智光秀逼迫自焚后,当时德川家康确实想迅速掌控织田信长的势力。哪知道他慢了一步,织田信长最重要的家臣丰臣秀吉捷足先登,掌控了织田信长的势力。这样一来,德川家康就没有机会了。
14、丰臣秀吉完成了日本的统但却没有能完成日本体制上的变革。以至于他一死,立即就出现了文臣派和武功派的对立。爆发了几场大的动乱。虽然这都是由德川家康一手导演的。但也确实地反映了当时日本分封大名,权力不集中的弊病。虽然在有生之年创造了难得的和平,但却未能从根本上统一日本。德川家康则不同,他一开始就跟织田信长一样。始终是把眼光放在日本统一这个大的前提下的。跟农民出身的秀吉从理想上就是不同的。他以谋略最终取代丰臣家以后。厉行改革,建立新的幕府,削弱诸大名实力,使权力集中于幕府。真正的达成了武士阶级专政的社会体制。使得日本和平了300年之久。虽然其闭关锁国等诸般政策使得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前国力一直不振。但他的功绩并非丰臣秀吉可比。
15、李如松因私军家丁损失过大,想要保存实力
16、而且,德川家康虽然和织田信长友好,但并不是完全臣服于织田信长,他其实还在和织田信长明争暗斗。总之,他基本上保持着一种较为独立的姿态。
17、这样的结局,相信如果丰臣秀吉地下有知,他是怎么也不愿意看到的。
18、在秀吉在世的时候,还能够压制住德川家康的蠢蠢欲动,一旦其去世,主少国疑;老臣尽丧;只剩下一群富二代,而自身又缺乏足够合法性的丰臣氏,能否压得住以德川氏为首的诸大大名的反弹,无疑是一个未知数。
19、办公室政治我们应吸取怎样的教训?
20、第丰臣秀吉是真正的草根英雄,而其他两位都不是.织田信长自不必说,继承家督是费了些周折,但是他总归有这个机会来继承啊,德川家康虽然家道中落过,做过质子,但是父辈祖辈留下的名声和基业还是有的,只有秀吉是真正的”白手起家”。
五、德川家康和丰臣秀吉,织田信长都是什么人
1、经过织田信长全方位打击,天正八年(1580),本愿寺十一代法主显如宣布离开石山本愿寺,织田信长最终在这场战争中取胜。
2、数百年后,德国军事专家梅克尔受日本邀请观看关原之战布阵图,看了没多久,他立即表示:西军(石田三成)必胜!
3、用宇喜多秀家当总大将令人很难理解
4、德川家康呢?虽然不服丰臣秀吉,但是家康只是同盟,无法直接参与织田家的内部争斗,只能眼看着丰臣秀吉夺取了权力。随后,虽然德川家康与丰臣秀吉也打了一仗。德川家康自保有余,根本无法打败秀吉,实力差距太大。
5、丰臣秀吉出身农家。幼年丧父,因与继父不和而离家出走。据说因其自幼生活艰辛、营养不良而身材矮小且形容委琐,酷似猿猴,因此被称为猴子。
6、“纯粹”的沈有容,在放弃了考武进士的机会后,在明朝边防重镇之一的蓟镇,做了一个旗牌官。这个官职听着很威风,京剧里时常露脸,但实际上就是一个传令兵。沈有容投军的时候,是万历七年(1579年)。当时蓟镇的总兵是戚继光。在他的镇守下,多次挫败蒙古人入侵。北边的蒙古部落被打得稀里哗啦,别说入侵,连靠近蓟镇边境的胆子都没有。蓟镇也就好多年没仗打。军人是要靠打仗立功的;没仗打,也就意味着没有立功的机会。立不了功,升官也就没有希望。
7、《美国队长3》前不久也如火如荼地上映了,一帮人间凶器分成两队开撕。前两天有人问我,神盾局这么多人物中你最喜欢哪个?一下子有点无语。我能说都Tooyoung,toosimple吗?比起“美队”,德川家康说实话丰富多了。
8、晚年的秀吉变得越来越偏执、残酷和狂妄。传达坏消息的信使会被他劈成两半,还因为怀疑有阴谋而处死自己的年轻子侄。他对权力的宏愿还包括征服泛亚洲,第一步就是在1592年对朝鲜发起了侵略,这场战争在历经流血与杀戮后以失败告终。1597年,他进行了第二次尝试,但却在1598年因其本人患病逝世
9、丰臣秀吉儿子丰臣秀赖的悲催结局
10、“关羽“和“将军”之争其实关白也是日本在大化改新的时候通过遣唐使拿回去的舶来品,“关白”最早出自《汉书·霍光金日磾传》“诸事皆先关白光(霍光),然后奏天子”。汉代那个时候的关白实际上就是皇帝的近臣,代替皇帝统管百官的意思,一般都是实权人担任。而到了遣唐使拿回去之后,“关白”就成了日本朝廷“宰相”的统称,而且不是谁都能担任,主要为藤原氏的后代——五摄家(一条、二条、九条、近卫和鹰司家)出身的人担任。所以关白一直被公家把持,但到了平安朝后期,“武家”上台,没有实力的公家的日本朝廷以及关白也成了摆设。
11、其次,在取代织田家之后,丰臣秀吉算是优待织田家后裔的。曾与丰臣秀吉公开敌对的织田信雄、织田家的正式家主织田秀信(三法师)都成为丰臣政权下的大名,其家族传承一直持续至今。
12、促使日方提出和谈的直接原因,是碧蹄馆之战后不久,因为龙山粮仓被焚,从而导致日军补给困难。但是,从日后日军能够筹集补给,支撑侵朝日军的情况来看。这也不能完全构成日方求和的原因。
13、五番隊福島正則、戸田勝隆、長宗我部元親、蜂須賀家政、生駒親正、来島通之(得居通幸)、来島通総
14、说了那么久日本战国三英杰
15、丰臣秀吉担任关白(剧照)也是最主要的原因,秀吉认为天下布武的朝代已经结束。现在的日本已经统不再是“下克上”的战国,国家应该步入正轨,因此肯定要回到的奈良和平安时代公家朝廷统治,没有什么比文官头子“关白”更适合代替天皇统治日本。实际上上他在当上关白之后,推行的一系列改革,如太阁检地、刀狩令、农民分离,武士居住在城里等措施都是在削弱武士大名对属地的控制。秀吉的政治理念,并非是想要裂土封王,而是想要和织田信长一样对日本的进行改革,然后远征大名,征服海的那一边。而头衔大的关白以及更具权威的关白(太阁)比将军更好。概言之,丰臣秀吉之所以选择的关白,是想要实现更大的野心。
16、是丰臣秀吉统一了日本,具体过程如下:
17、天正五年,丰臣秀吉把德川家康拉到一幅地图前,指着如今东京所在的关东平原问道:“关东沃野千里,德川君可有意乎?”
18、当丰臣秀吉成为日本最强大名之后,他逼迫各大名臣服他,甚至为了能够让德川家康臣服他,丰臣秀吉甚至把妹妹嫁给他。但是丰臣秀吉的地位实在太低了,低到非常离谱,所以大名们虽然臣服他,但只是口服,而不是心服。甚至丰臣秀吉后来去找落寞将军足利义昭,想当他干儿子,结果足利义昭不肯。
19、在织田信长的时代,德川家康就是称霸一方的诸侯。他不但统一了三河国,经过南征北战,让三河国具有了宽广的地盘。尤其是在他和织田信长的同盟联合起来,打败了武田后,他已经跃升为日本战国时代,除织田信长外,最为强大的大名。
20、大坂之役结束后,日本朝廷改元,新年号是“元和”。从这一年开始,一直到明治维新的1868年,253年间,全日本几乎没有爆发过大规模军事冲突,自“应仁之乱”开始,长达一个半世纪的大规模战乱时代终于在元和元年结束了,有一种观点也认为,这也是日本战国真正结束的一年。后人将这一事件称为“元和偃武”,意为自元和元年以后,天下太平,民众安乐。
- 1 描写赞美老师的词语【摘抄文案100句】 59
- 2 家长给老师的句子暖心【摘抄文案100句】 59
- 3 家长感谢老师真诚的话语简短【摘抄文案 59
- 4 端午快乐还是端午安康作文【摘抄文案 59
- 5 冬天的四字词语大全集100个少字【摘抄文 59
- 6 一辈子很短珍惜身边人是什么意思【摘抄 59
- 1 教师节送给老师的话200字【摘抄文案100句 59
- 2 马克吐温介绍英文200字【摘抄文案100句】 59
- 3 战胜困难的作文400字初一【摘抄文案54句 59
- 4 那一次我真坚强作文开头【摘抄文案100句 59
- 5 坚强的理由吉他谱c调汪峰【摘抄文案71句 59
- 6 小七【摘抄文案68句】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