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泥巴网:分享好听的游戏名字、简单干净的男生、女生游戏网名!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经典句子
您的位置:玩泥巴网 > 经典句子 > 论语学而篇第一第三章【摘抄文案100句】 >正文

论语学而篇第一第三章【摘抄文案100句】

类别:经典句子 /人气:59 ℃/2023-01-28 11:50:58

一、论语学而篇第一

1、今日《论语》学而篇第一NO.1

2、子zǐ曰yuē:君jūn子zǐ不bú重zhòng则zé不bù威wēi,学xué则zé不bú固gù;主zhǔ忠zhōng信xìn,无wú友yǒu不bù如rú己jǐ者zhě,过guò则zé勿wù惮dàn改gǎi。

3、赞赏将用于经典诵读推广

4、你读后是不是有自己的感想?那就请在后台发送“投稿”二字,即可获得投稿相关资讯。

5、鸟欲飞高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6、修养德行。遇事不顺,“反求诸己”,提升境界,则“人皆可以尧、舜”。渴望被认知、渴望被赏识、渴望被尊重是人的本性;被人误解,甚至被诽谤中伤而不怨天尤人者,朝着既定目标前进,往往容易成功!

7、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8、仁:有三义,人之性,人之道,人之成。以“仁”来彰显“人”的整个生命历程,从潜能走向实现,再抵达完美。

9、康有为说,孔子的学说是“爱人”,泛爱一切人。但本章里所说的“爱人”则非此意。他所说的“人”不是百姓,而是官吏,是有地位的人;而“民”才是百姓,是被治者役使的对象。

10、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1、子罕第九(主要记孔子言论,重点为孔子的行事风格,提倡和不提倡做的事)

12、孝悌与社会的安定有直接关系。孔子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的全部思想主张都是由此出发的,他从为人孝悌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之事这点上,说明孝悌即为仁的根本这个道理。

13、本章讲了三件事情,学习与方法;交友之道;处事之道。

14、只要做到了后面几点,即使他说自己没有学习过,但他已经是有道德修养的人了。所以,将这一章与前一章联系起来阅读分析,就更可以看到孔子教育重在德行的基本特点。

15、曾zēng子zǐ曰yuē:慎shèn终zhōng追zhuī远yuǎn,民mín德dé归guī厚hòu矣yǐ。

16、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17、————TheEnd————

18、例如,这五种道德品质中的“让”,在人格的塑造过程中,就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让”是在功名利权上先人后己,在职责义务上先己后人。

19、(5)有朋:一本作“友朋”。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20、泰伯第八(主要记孔子和曾子的言论及其对古人的评论)

二、论语学而篇第一第三章

1、曾子说:“对死亡者的送终之理能谨慎,对死亡已久者能不断追思,这样能使社会风俗道德日趋于笃厚。”

2、先进第十一(主要记录孔子教育言论和对其弟子的评论)

3、长按或扫码关注家教门风

4、(3)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5、看完點讚才是文化人!!

6、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是很少有真诚心意的。”

7、樊登讲论语学而篇,开篇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主要讲的是学习的方法和态,学习需要不断的练习,需要跟其他人互动共修,从而达到“人不知而不愠“的境界,淡定的处理身边一些不好的事情。

8、(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9、孔子办教育,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放在第一位,而文化学习只是第二位的。事实上,历史上的任何阶级,无论奴隶主阶级、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教育都是为其政治服务的;

10、微子第十八(主要记录古代圣贤事迹、孔子众人周游列国中的言行及周游途中世人对于乱世的看法)

11、论语学而篇共十六章,不知道您指的是哪一章?如果指的是第一章,其参考翻译如下: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习之后在适当的时机去实践它,不也是值得高兴的事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一件快乐的事吗?人家不了解却不怨不恨,不也是君子的表现吗?如有疑问可以追问,呵呵

12、译文: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13、为政第二(主要讲治理国家的道理和方法)

14、孔子的弟子有子在本章所讲的这段话,表明他们对“信”和“恭”是十分看重的。“信”和“恭”都要以周礼为标准,不符合于礼的话绝不能讲,讲了就不是“信”的态度;不符合于礼的事绝不能做,做了就不是“恭”的态度。这是讲的为人处世的基本态度。

15、所以孔子从不称许同一时代的人为“仁”,对自己也不例外。

16、5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17、孝xiào悌tì也yě者zhě,其qí为wéi仁rén之zhī本běn欤yú。

18、与yǔ朋péng友yǒu交jiāo,言yán而ér有yǒu信xìn。

19、《论语》中每篇的篇名系后人用那一篇的第一章第一句开头两个字或三个字所起的。“子曰”二字因为经常用在开头,所以除外。

20、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而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则摆在第二位。

三、论语学而篇第一朗读视频

1、曲静媛,大连市语言艺术学会会员,上海市朗诵协会会员。大连市语言艺术学会讲师团讲师。喜马拉雅FM有声平台优质主播,喜播教育攀登计划领教、点评官。

2、人死一去不复返,且益去益远。若送丧之礼有所不尽,将无可追悔,故当慎重,严肃。祖先去我们日远,能时时追思不忘,而后才有祭礼。活着的人相处,容易杂糅功利计较之心,而人与人之间所应有的深情厚谊,常常掩抑不易见。只有对待故去者,可以仅有情谊,无需报酬,才更见出其情谊之深厚。所以,丧祭之礼能尽其哀与诚,可以激发人心,使人道与民德日趋于敦厚。

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4、孔子在解釋兌卦時說:「說以先民,民忘其勞,說以犯難,民忘其死。說之大,民勸矣哉!」(易兌彖辭)

5、子zǐ曰yuē:巧qiǎo言yán令lìng色sè,鲜xiǎn矣yǐ仁rén。

6、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否温习了呢?”

7、(论语)宪问第十四34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8、《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论语》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学而》一篇包括16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其中重点是“吾日三省吾身”;“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礼之用,和为贵”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并不是一个人写的,成书时间在春秋时期。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9、很高兴回答这一问题,个人管见,不当之处欢迎“关注”作者继续交流!本回答选自作者新浪博客(已关联)

10、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11、孔子的祖先本来是宋国的贵族,后因避宫廷祸乱而迁居鲁国。孔子的父亲是一名武士,虽跻身于贵族之列,但地位很低。孔子三岁时,父亲便死去了,他跟着母亲过着贫困的生活。孔子年轻时做过“委吏”(管理仓库)、“乘田”(掌管牛羊畜牧)一类的小官,但他却把任何事情都办得很好。

12、事shì父fù母mǔ能néng竭jié其qí力lì,事shì君jūn能néng致zhì其qí身shēn,

13、此另外,在对“人不知,而不愠”一句的解释中,也有人认为,“人不知”的后面没有宾语,人家不知道什么呢?当时因为孔子有说话的特定环境,他不需要说出知道什么,别人就可以理解了,却给后人留下一个谜。有人说,这一句是接上一句说的,从远方来的朋友向我求教,我告诉他,他还不懂,我却不怨恨。这样,“人不知”就是“人家不知道我所讲述的”了。这样的解释似乎有些牵强。

14、子zǐ禽qín问wèn于yú子zǐ贡gòng曰yuē:夫fū子zǐ至zhì于yú是shì邦bāng也yě,必bì闻wén其qí政zhèng;求qiú之zhī欤yú,抑yì与yǔ之zhī欤yú?子zǐ贡gòng曰yuē:夫fū子zǐ温wēn、良liáng、恭gōng、俭jiǎn、让ràng以yǐ得dé之zhī;夫fū子zǐ之zhī求qiú之zhī也yě,其qí诸zhū异yì乎hū人rén之zhī求qiú之zhī欤yú。

15、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16、家庭也是“孝弟”教育的重要场所,在这一点上,应特别强调父母的榜样示范作用。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如何对待上辈人,孩子会跟着学,不孝子孙的背后一定有一对不孝的父母。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一位妈妈特别不孝顺,婆婆年迈有病,多年卧床不起,她让儿子把一个破碗放在奶奶床头上盛饭,从不涮洗,又脏又破。奶奶去世后,这位妈妈看到床头上的破碗,对儿子喊到:“儿子,快把床头上那个破碗扔掉!”没想到儿子说道:“妈妈,不能扔,等你老的时候我要留着给你用。”

17、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18、说(yuè):同“悦”,高兴、愉快的意思

19、孔子对自己学生所传授的为人处世之道。有的解释者说,这是孔子安贫乐道、不求名位的思想。这种解释可能不妥。这不符合孔子一贯的主张。

20、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四、论语学而篇第一感悟

1、有yǒu子zǐ曰yuē:礼lǐ之zhī用yòng,和hé为wéi贵guì。先xiān王wáng之zhī道dào,斯sī为wéi美měi。小xiǎo大dà由yóu之zhī,有yǒu所suǒ不bù行xíng。知zhī和hé而ér和hé,不bù以yǐ礼lǐ节jié之zhī,亦yì不bù可kě行xíng也yě。

2、孝悌说是为封建统治和宗法家族制度服务的,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和分析判别,抛弃封建毒素,继承其合理的内容,充分发挥道德在社会安定方面所应有的作用。

3、先后到了卫、宋、陈、蔡、楚等国,都没有受到重用。晚年回到鲁国一心一意讲学和整理古代文献资料,曾整理删定《诗经》、《尚书》等,并根据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使之成为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着作。孔子讲学,学生多达三千人,其中著名的有七十二人。

4、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而本章所讲的自省,则是自我修养的基本方法。

5、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6、鲁定公时,孔子曾任中都宰、大司寇(主管司法,与司徒、司马、司空三卿并列),鲁定公十二年(公元前498年),孔子“由大司寇行摄相事”,“与闻国政”(《史记。孔子世家》),政治生涯到了顶峰。由于与当时主宰鲁国政权的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政治观点不和,孔子离开鲁国去周游列国,希望在别的国家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先后到了卫、宋、陈、蔡、楚等国,都没有受到重用。晚年回到鲁国一心一意讲学和整理古代文献资料,曾整理删定《诗经》、《尚书》等,并根据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使之成为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着作。孔子讲学,学生多达三千人,其中著名的有七十二人。

7、“信”的涵义有一是信任、二是信用。其内容是诚实不欺,用来处理上下等级和朋友之间的关系,信特别与言论有关,表示说真话,说话算数。这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石。

8、“不亦”,这是一个反问句式,我们体会一下这句话的情感色彩,推测一下孔子说这句话的背景。显然是因为有很多人持反对态度,觉得“学而时习之”并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所以孔子才说:“不也是快乐的吗?”

9、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0、本章重点提到对于君子的道德要求。孔子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饮食与居处,他在工作方面应当勤劳敏捷,谨慎小心,而且能经常检讨自己,请有道德的人对自己的言行加以匡正。

11、有朋:一本作“友朋”。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12、(论语)八佾第三26居上不宽

13、与道义相期者交流。人是群居动物,必须交流,重要的是与什么人交流;儒家认为应与志同道合、道义相期者保持交流常态。

14、向善需在真诚中,才能自觉;择善要智慧和勇气;至善则是死而后已。

15、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16、今年以来,陆续读了一些关于论语的书籍,比如林语堂先生所著《孔子的智慧》,在读完这本书后,也读了林语堂先生的著作《老子的智慧》。

17、争不到便怨恨别人,以及在名利上贪心不足,都不符合让的原则。据此可知,让这一基本原则形成社会风尚的可贵之处是:就人情而言,长谦让名利地位之风,人们就多学别人所长而鉴人所短。前者可以导人于团结、亲睦、向善;后者则诱人嫉贤妒能。二者的社会效果截然相反。

18、里仁第四(主要讲仁德的道理)

19、子zǐ曰yuē:道dǎo千qiān乘shèng之zhī国guó,敬jìng事shì而ér信xìn,节jié用yòng而ér爱ài人rén,使shǐ民mín以yǐ时shí。

20、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之,患不知人也。」

五、论语学而篇第一

1、三省:省(音xǐng),检查、察看。三省有几种解释:一是三次检查;二是从三个方面检查;三是多次检查。其实,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

2、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3、14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4、《学而》是《论语》的第一篇,共包括16章,涵盖诸多方面的内容,从学习到道德修养,从孝悌到忠信,从君子到君主其实讲的全部是做人的道理。虽为学而,但并不仅局限于学习知识,更多的是强调个人品德的修养。在孔子看来,知识在于其次,最重要的在于做人。

5、季氏第十六(主要记孔子论君子修身,以及如何用礼法治国)

6、德育应该是一种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的体验式教育,而不是胡子眉毛一起抓的标语口号式教育。我认为,“孝弟”可以做为学校德育工作一个突破口,让学生从孝敬父母,孝敬爷爷奶奶的点滴小事做起,围绕“孝文化”编印一些校本教材,设计系列教育活动,家校联合,共同评价孩子的“孝行为”,这样做可能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如果一所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个个都有“孝心”,我敢肯定地说,这些孩子将来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将是一个忠诚的爱国主义者,也一定是一个有爱心和集体荣誉感的人。因为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父母都不孝敬,他怎么会尊敬别人,热爱人民,又怎么能谈得上热爱国家和民族呢?

7、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8、贤xián贤xián易yì色sè,

9、孔子认为,人生有三条重要法则:

10、学而第又称“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主要讲“务本”的道理,引导初学者进入“道德之门”。本篇共有十六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其中重点是“吾日三省吾身”;“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礼之用,和为贵”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

11、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文学家,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12、通过子禽与子贡两人的对话,把孔子的为人处世品格勾划出来。孔子之所以受到各国统治者的礼遇和器重,就在于孔子具备有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的道德品格。

13、孔子和儒家学说的核心是仁,仁的表现之一就是孝与悌。儒家崇尚质朴,反对花言巧语;主张说话应谨慎小心,说到做到,先做后说,反对说话办事随心所欲,只说不做,停留在口头上。

14、尧曰第二十(主要记录古代圣贤的言论和孔子对于为政的论述)

15、孔子并不相信鬼神的存在,他说“敬鬼神而远之”,就证明了这一点。尽管他没有提出过人死之后有所谓灵魂的存在这种主张,但他却非常重视丧祭之礼。

16、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17、《论语》的篇章排列在内容上没有什么必然联系,各章各节独立成篇,篇名取自每篇首章中的前二三字,并无实际意义。它涉及的领域极其广泛,记录了孔子关于哲学、经济、政治、伦理、美学、文学、音乐、道德等方面的言论,是研究孔子及其创立的儒家学说的主要文献。

18、第二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这句中要重点把握一个字,朋:朋友,不是吃吃喝喝的朋友,而是指志同道合的知已。这一句的意思是,有许多志同道合的人从很远的地方来到这里相聚,共同研究学问,不是很高兴吗?这一句孔子要告诉我们的是学习的乐趣。就是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所以我们说真正的朋友是用来学习的,什么样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真正的朋友就是能和你深入交流、互相学习的人,这样的朋友来了,你怎会不高兴。

19、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20、上一章从正面排列了学习的顺序,《论语》的编撰者怕人理解不深刻,或者夸大“学文”的作用,所以又引用了子夏的一段话,一是说具体如何做,二是反推强调修养学习品德的重要性。

游戏名字 | 游戏网名 | 个性网名 | 个性说说
Copyright © 2016-2022 玩泥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