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全文朗读王弼本【摘抄文案100句】
一、老子道德经全文
1、3所以,圣人从事的事业,是排除一切人为努力的事业;圣人施行的教化,是超乎一切言语之外的教化。他兴起万物却不自以为大,生养而不据为己有,施予而不自恃其能,成了也不自居其功。他不自居其功,其功却永恒不灭。
2、(解释)不推崇有才能的人,免得人民竞争,不诊视难得的货物,不让看到人民去当盗贼。不让看到可以引起贪欲的事物,使民心不被扰乱。因此圣人治理天下,使天下人心里空空的,吃得饱饱的,没有争强逞能的志向,身体棒棒的,经常使人民没有心智和欲望使那些有心智的人也不敢妄为。用无为的原则办事,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4、乎。至誉无誉。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5、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6、国家要小,人口要少,即使有各种功效很全的器械也不使用,使人民珍爱生命而不随意迁移。即使有车船,也无需去乘坐它们;即使有铠甲兵器,也没有机会去使用它们;让人们回归结绳记事的原始状态之中。要使百姓食物丰盛,服饰华美,居住安宜,舒适自然。邻国互相望得见,鸡狗之声互相听得到,而人们直到老死也不往来。
7、《老子》第七十章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天下莫之能知也,莫之能行也。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也,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贵矣。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8、以道莅(lì)天下,其鬼不神。
9、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10、老子:「道德经」:第二十六章
11、《老子》第五十六章知者弗言,言者弗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12、规律使某种事物得以产生,这种事物又产生第二种事物,第二事物再产生第三种事物......这样才演化出万物。万物都包含着阴、阳两个对立面,它们互相冲荡而达到和谐统一。人们讨厌的就是“孤”、“寡”、“不谷”这样的字眼,而王公却用它们当作自己的称谓。所以说,对于事物,人们的本意也许是想减弱它,结果反而加强了它;人们的本意也许是想增强它,结果反而减弱了它。别人用来教导我的,我也用来教导别人:“强横的人是会不得好死的。”我将把这一原则当做教人的根本。
13、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故贵以*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为本邪?非乎?故致誉无誉。是故不欲□□如玉,珞珞如石。
14、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15、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16、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17、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18、按照规律去辅佐君主的人,是不会靠武力来征服天下的。动用武力会很快遭到报应:军队驻扎过的地方,荆棘丛生;大战之后,必有灾荒。善于保全的人只求达到目的就行了,不敢靠武力谋求强盛的名声。胜利了也不自恃,胜利了也不炫耀,胜利了也不自傲,用兵是出于不得已,胜利了也不逞强。事物进展到极点了就会走向衰败,没有限度地追求,是不符合道的,不符合道就会很快灭亡。
19、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傫傫兮,若无所归!
20、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二、老子道德经全文朗读王弼本
1、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
2、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
3、天子没有按正道去做,天下走正道的人也会变为追求奇变的人,善良的人也能变为妖孽。人们处在迷惑之中,时间本来就已经很久了。因此,圣人保持自我的方正,却不按唯一的标准去要求众人;保持自我的清廉寡欲,却不割裂伤害众人;保持自我的率直,却不随意做事;保持自我的明察,却不炫耀自我。
4、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5、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6、弱 其 志 ,强 其 骨 。
7、最大的祸害就是不知足,最大的罪过就是贪婪。所以,以知足为满足的人,其满足是永恒的。
8、故 贵 以 身 为 天 下 , 若 可 寄 天 下 ﹔
9、人民不怕威胁时,可怕的祸乱就要到来。不要逼迫得人民不得安生,不要堵塞人民谋生的道路。只有不压迫人民,人民才不感到压迫。所以圣人只求能自知而不自我表现,只求自爱而不自居高贵。所以要抛弃后者保持前者。
10、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
11、政 善 治 , 事 善 能 ,动 善 时 。
12、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13、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
14、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15、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16、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榖(gǔ),而王公以为称。
17、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兮若无止。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18、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斲,
19、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jīn),故长。
20、无我之人,可以无往不利
三、老子道德经全文注音版
1、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
2、完善的建造者,其建造的不能拔除。完善的保守者,其保守的不会失落。应当祭祀敬拜这完善者,子子孙孙永不停息。
3、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4、二流的君主按儒家治国,百姓认为自己过的好是因为君主贤明所以很尊重他;
5、金玉满堂,你能守多久呢?
6、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7、得宠和受辱都会内心不安,最大的祸患是看重肉身性命。
8、有一个混然一体的东西,出生在天地之前。无声啊,无形啊,不依*外力而永远存在。不停地循环运行,它可以算做天下万物的根本。我不知到它的名字,把它叫做道,并勉强给它起个名字叫做大。大到无边叫做逝去,逝去叫做遥远,遥远可返回本原。所以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中有四大,而人是四大之一。人以大为法则,地以天为法则,天以道为法则,道以自然为法则。
9、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10、而世界存在以后,是按道的要求去运行的。
11、《老子》第五十四章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绝。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乃馀;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邦,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溥。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奚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12、良善的人,以良善待他;不良善的人,也以良善待他,从而结出良善的果子。
13、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二章
14、盖闻善摄生者,路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
15、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
16、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17、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
18、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19、虚 其 心 ,实 其 腹 ,
20、治理人.事奉天都不如吝啬为好由于吝啬,可说成是早作准备。早作准备可说成是重积德。重积德就无往而不胜。无往而不胜这种力量是无法估计的。这种无法估计的力量,可以管理国家。有了治国的根本,治理方可以长久。这就叫做根扎得深.柢生的牢.这是延长生命的道理。
四、老子道德经全文解析及通俗译文
1、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2、爱民掌权,谁能舍己顺道、无为而治呢?
3、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三 章
4、这个柔弱胜刚强的道理,天下的人没有不知道的,却没有能实行的。
5、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
6、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7、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8、。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9、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孰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
10、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路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11、《老子》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12、杀人众多,以悲哀泣之。
13、吾 所 以 有 大 患 者 , 为 吾 有 身 ,
14、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15、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16、幽悠无形之神,永生不死,是宇宙最深远的母体。这个母体的门户,便是天地的根源。冥冥之中,似非而是,延绵不绝,用之不尽。
17、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18、老子:「道德经」:第四十八章
19、道德高尚的人,不必以道德诫命来自律,因为他内心自有道德。道德低下的人,需要恪守道德诫命,因为他内心没有道德。
20、天的道不正象拉弓射箭吗?高了就压低些,低了就抬高些,有多余的就减少些,不足的就补充些。天的道减少有余的补足不足的,热闹的道却不是这样,而是减少不足的补充有余的。谁能把有余的拿来补充不足的?只有有道的人。因而圣人干完事情却没有仗恃,成功了自己不居功,他不愿意表现自己的贤能。
五、老子道德经第二章
1、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
2、《老子》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3、(翻译)重是轻的根基,静是躁的主人。
4、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5、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6、当百姓不害怕统治者的强权政治时,统治者的地位就危险了。统治者不要逼迫百姓不能安乐地生活在自己的家园,不要堵住百姓维持温饱的生路。只有不去压迫百姓,百姓才会不去反抗。所以圣人有自知之明而不自我表现,有自爱之心却不自示尊贵。因此应该抛弃后者而保持前者。
7、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8、所以,大国用卑下谦虚的态度对待小国,那么,就能得到小国真正的拥护。小国能够用卑下谦虚的态度对待大国,那么,就能得到大国的信任。也就是说,国家不分大小,都应当以谦虚卑下自处。因此,或者表现为大国通过谦虚来得到小国的拥护,或者表现为小国通过谦虚来得到大国的信任。
9、是身体和灵魂合为一体,能够做到不相分离吗?专一精神以达到一种柔弱状态,能够像婴儿一样恬淡吗?清除心灵的疑惑妄见,能够不再执迷吗?爱民治国,能够做到不运用心智吗?在大自然的无穷变化之中,能够安居于柔弱的状态吗?明白通达,能够做到清净无为吗?大自然养育万物,但生养了它们却不占为己有,帮助了它们却不依赖它们,成就了它们却不去支配它们。做到这一切,便是具有了最高尚的品德。
10、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11、「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12、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13、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14、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15、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16、老子:「道德经」:第六章
17、陆行不遇兕(sì)虎,入军不被(pī)甲兵。
18、觑或吹、或强或羸、或挫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19、第作为一流的君主一定是按道的无为来治理国家的;
20、治理大国,却像烹制小鱼一样,不须去肠去鳞等加工,只要直接烹制就可以了。这就是说要用无为的大道来作为治国的方法。根据大道来管理天下大事,鬼神也安于其所在,而不出来扰乱人世。其实不是鬼神不出来扰乱,而是即使出来也不伤人。不是鬼神出来之后不伤人,而是圣人在治理天下的时候也从不伤害人。神鬼和圣人都不相互伤害,所以,道德也就在圣人这里得到了结合与归宿。
- 1 描写赞美老师的词语【摘抄文案100句】 59
- 2 家长给老师的句子暖心【摘抄文案100句】 59
- 3 家长感谢老师真诚的话语简短【摘抄文案 59
- 4 端午快乐还是端午安康作文【摘抄文案 59
- 5 冬天的四字词语大全集100个少字【摘抄文 59
- 6 一辈子很短珍惜身边人是什么意思【摘抄 59
- 1 赞美团队精神的句子短句【摘抄文案100句 59
- 2 一句精辟获奖感言护士【摘抄文案100句】 59
- 3 学生励志名言短句激励【摘抄文案100句】 59
- 4 八个字激励短句【摘抄文案100句】 59
- 5 QQ空间留言搞笑【摘抄文案100句】 59
- 6 一句打动人心的亲情语录【摘抄文案100句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