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教案【摘抄文案100句】
一、论语十二章教案
1、学生收集一些有关孔子的材料。
2、这个字本来指传递信件,也可以引申为重要的物品。因此,必须不能遗失,就需要人们手把手传递,少了一个人都传递不到目的地。同样,我们的学习也要按时,不能有一天懈怠。
3、(3)“而”“其”在文中出现了多次,也有不同的解释,需要我们根据上下文含义而定,这个字出现的较多,因此我们放在文中解释。
4、提取下列章句中的成就君子人格的关键词,思考《论语》中的君子人格的内涵。
5、表演读。明确句读之后,我们就要拿起书好好读一读了。要求读准字音,读对节奏,读出韵味。尽量能摇头晃脑地读。
6、参考书目:《论语》、《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家语》
7、这首被后世称为《获麟歌》的歌曲充满了悲凉之情。那么,孔子为何会对这头麒麟的死如此悲伤?他究竟在悲叹谁的命运呢?就请大家说一说你所知道的孔子。(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材料发言)
8、曾子认为读书人应该具备刚毅的品格,因为只有具备了这种品格才可以接受重任,才可以不半途而废,才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愿望。
9、④子曰:“贤哉,回也……”
10、孔子是儒家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礼”。
11、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卫灵公篇》)(严厉地责备自己而宽容地对待别人,就可以远离别人的怨恨了。)
12、(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3、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选取他们的优点而学习,如果也有他们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14、而“有朋自远方来”则表现了这种追求的影响力,正如朱熹所言“自远方来,则近者可知”。清刘宝楠的《正义》中明确指出“朋”指同门,并引用《中庸》“诚者,非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由此可见,追求高尚的品德,不仅是指对自身品德的修炼,更重要的是要以自己的品德来影响他人,这才是儒家所追求的至高境界。分析这一章,我们就可以发现孔子所强调的对高尚品德的追求,及围绕这一追求所展现的方法与态度和对他人的影响。
15、译文: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是有才德的人吗
16、译:孔子说:“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17、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18、请提交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讨论探究,尝试解决。
19、☆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季氏》)
20、第十二章:一个人,要有大志,好要善于思考,才能有较大的收获。
二、论语十二章教案
1、此章是怎样赞美颜回的?从句意、描述、修辞、情感和句式等角度思考。(学生答)
2、《论语》是记载孔丘及其一部分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儒家的重要经典之选自《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3、(5)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4、熟练文思想内容,对照反省自己.
5、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6、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
7、能根据材料进行简单的探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惑。
8、不亦悦乎(yuè)传不习乎(chuán)知之者不如好之者(hào)
9、设计意图:本课时的学习整体而言是以学生自学为主,而“所思所感”这一环节则是了解学生在自学《<论语>十二章》过程中的思考和疑惑,以便在下一课时中进一步有效地开展《<论语>十二章》的学习。
10、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我国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的世界文化名人。
11、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平民百姓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12、放到语言环境当中,灵活运用:
13、执着追求“道(真理)”
14、七年级语文《论语》十二章教案教学设计
15、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开创者,被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16、文中多采用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言简义丰。文中还多次运用反问句,言语之间跳跃较大,含意丰富。节选的十二章通过对人物语言的记叙,刻画了孔子及其弟子的形象。文中的孔子温文尔雅,思想深邃,诲人不倦,具有大教育家、大思想家的胸襟和风范,我们可以从他的言语中体会到一个师者的育人之心。
1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18、学生质疑,小组合作解决。
19、第二章是个人修养,治学的人的品德修养。
20、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三、论语十二章教案部编版
1、※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不如丘之好学也。(《公冶长》)
2、学生自由朗读,齐读。加以体会。
3、(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生与生、组与组、师与生等多边合作突破重难点,把学生的思维不断引向深入,提高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
4、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死而后已()
5、设计意图:“起名字”的学习活动是整个教学的高潮,是教学内容从“内容”到“内涵”的过渡,起名的过程其实是对《论语》内涵的理解和运用的过程。这一学习活动打通了几千年前的《论语》和当代学生学习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学习体验进行消化吸收和反思,切身体会到了《论语》的博大精深。并且学以致用,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探究。把教师空洞而没有说服力的“教”转化成了学生丰富而立体的“学”。
6、子夏说:“博览群书并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思考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7、教师示范讲授第一章
8、①“好学”应有勤勉的学习态度。
9、《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而且论语教给了后人如何为人处世的道理。《论语》与《易经》、《黄帝四经》、《老子》、《庄子》,共为中华民族的几部源头典籍,它们不仅是道德跟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且是古代圣哲修身明德、体道悟道的智慧结晶。
10、同学们,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泱泱大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就达三千多年,在这辉煌灿烂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典籍,《论语》是就其中的一部。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部文化经典,一起研读它的节选部分《十二章》。
11、结合自身经历说感受
12、这句话为孔子所提倡的一种读书及学习方法。我们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否则就会收效甚微。这则讲了学和思的辩证关系。学习而不思考,如学习书本知识,书本知识有正确的,有不正确的,不加思考,把不正确的知识也接受了,这就受到欺骗,所以称罔。正确的知识,如科学一定要由浅入深、按部就班去学习。不学习而光思考,不按照科学知识去思考,容易陷入迷误。只有学习与思考结合,才能学到正确的知识,不致胡思乱想,陷于迷误。
13、根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小组内合作研讨,概括每一章所讲的内容。
14、通过朗读揣摩,感受孔子的教育思想和人格魅力。
15、3.识人物。阅读下面几章论语,探究:颜回是一个怎样的人?孔子和他的关系如何?
16、总结出这章当中的一个成语()
17、(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8、《论语》中保留了一些人们对孔子师徒的批评讽刺,有的作了辩驳,有的没有回答。其驳议辩难部分对后世很有影响,如《答客难》等设为主客问答进行辩难的小赋,都从《论语》受到启发;其自我解嘲部分,表现了儒家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对“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积极奋进精神的赞扬。
19、《论语》散文的写作特点及对后世的影响。
20、译: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担当的责任重大,而且路程遥远。把仁作为自己担当的责任,不是也很重大吗?到死才停止,不也很遥远吗?”
四、论语十二章教案教材分析
1、理解文意,理解各章主旨
2、谈发现。在加标点的过程中,你用到了哪些方法?或者说你是根据《论语》语言的哪些特点来加标点的?(引导学生关注《论语》的语言形式之美)
3、孔子说:“一国军队,可以夺去他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他的志向是不能强迫改变的。”
4、语文教学计划精选5篇总结大全
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6、小结三:孔子“仁”的学说中蕴含着哪些值得现代人弘扬的思想精华?(至少写出两点)
7、学生独立取名,全班交流并阐述理由。
8、以“按照内容分类”的编排顺序一起朗读十二章“论语”。
9、学习本文,应遵循化难为易,由浅入深的原则,在起始阶段无需将“而”“之”“于”“其”等文言虚词的含义讲得抽象而难懂,学生可以翻译,了解区别就可以了。
10、(6)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依靠,而游憩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
11、“论语”之名的由来
12、第二章:孔子说:“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礼仪制度呢?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音乐呢?”第三章:孔子说:“早晨能够得知真理,即使当晚死去,也没有遗憾。”第四章: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懂得小利。”
13、孔子一生大体可分为五个阶段:
14、能准确流畅地朗读并熟练背诵课文。
15、找出这两则当中的成语()、()
16、最后,老师创作了一副对联想送给大家:
17、智、仁、勇成就完美人格
18、在新知与旧知、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上,在学与思、学与问的关系上,孔子是怎么看的?
19、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对“颜孔之乐”的解读不够深刻,应就此机会让学生结合自身获得更加宝贵的启示。
20、根据顺序,每一句的主题,简要抽取核心内涵
五、论语十二章教案第二课时
1、学《诗》以扩充识见。
2、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提高思想品德修养。
3、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学习与思考相结合,方能有所得。
4、《论语》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巨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即使在今天,其精华部分依然为人们所效法。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它的节选部分《〈论语〉十则》。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任重而道远()
6、首先,请看我们这一节课的学习目标:⑴诵读,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⑵理解各章语录的含义,联系自身的学习和生活,说说其中倡导的“为学之道”“修身之理”。)
7、第二则:抽生解释红色的字并直译;抽生判断每句谈的各是哪个方面。
8、(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9、第七章:讲正确的学习态度。要虚心求教,取长补短,弥补不足。
10、了解《论语》的基本情况及孔子的教育思想。
11、①学习方法②学习态度③思想修养
12、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是有才德的人吗?”
13、而对于文意的理解,可以通过老师穿插故事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同样也可以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经验讲相关的故事,让他们在具体的内容中了解文章的内容。至于文中所包含的深刻哲理,无需讲得过深,从字型出发,帮助学生理解其含义,能够释读全文就可以了。
14、哪几则是关于思想品德修养的()
15、孔子认为推已及人的恕道是可以终身奉行的原则。“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说的也是思想品德修养,强调“修已”。
16、处世方法:坚守自己的信念,绝不因暴力或穷困或改变。
17、今丘也拘(坚守)仁义之道,以(因为)遭乱世之患,其所也,何穷之谓?故内省而不改于道,临难而不失其德。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因此)知松柏之茂也。……陈、蔡之厄(灾难),于丘其幸乎!”这番话之前从没有人说过,之后就成为了中国正直的知识分子的行为准则,被他们用各种方式实践着。而这些人也构成了中国的脊梁。
18、参考:第一章:第一句讲学习方法。第二句讲学习乐趣。第三句讲为人态度,属于个人修养范围。不断温习,(知识)方能牢固,学习之乐;志同道合的人远道而来,切磋促进,人生之乐;自求长进,不怨他人,提高修养。
19、那么,孔子身上究竟有什么魅力可以令他成为后世敬仰的万世师表?今天我们学习的《论语》十二章,只表现了孔子思想的一个小小片断,但管中窥豹,我们也可以从中去感受这位伟大哲人的思想印记。
20、第四章是学习方法,强调复习对知识的必要性。
- 1 描写赞美老师的词语【摘抄文案100句】 59
- 2 家长给老师的句子暖心【摘抄文案100句】 59
- 3 家长感谢老师真诚的话语简短【摘抄文案 59
- 4 端午快乐还是端午安康作文【摘抄文案 59
- 5 冬天的四字词语大全集100个少字【摘抄文 59
- 6 一辈子很短珍惜身边人是什么意思【摘抄 59
- 1 烟花易冷歌词解析知乎【摘抄文案100句】 59
- 2 班级简介简短【摘抄文案100句】 59
- 3 崭露头角和脱颖而出的区别【摘抄文案 59
- 4 烟花易冷歌曲故事【摘抄文案100句】 59
- 5 幼儿讲故事简短小故事三分钟【摘抄文案 59
- 6 韩愈最著名十首诗【摘抄文案100句】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