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泥巴网:分享好听的游戏名字、简单干净的男生、女生游戏网名!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个性说说
您的位置:玩泥巴网 > 个性说说 > 对诸葛亮的人物评价20字(文案精选130句) >正文

对诸葛亮的人物评价20字(文案精选130句)

类别:个性说说 /人气:59 ℃/2023-06-11 09:15:41

一、对诸葛亮的人物评价

1、孙中山:诸葛亮很有才能,所以在西蜀能够成立很好的政府,并且能够六出祁山去北伐,和吴魏鼎足而三。

2、魏延是蜀汉的名将,可是,最后却被诸葛亮所杀,很多人都为魏延不应该被除,所以说诸葛亮杀错一人。魏延为蜀汉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如果没有魏延在前方为刘备征战,蜀汉的建立可能迟迟定不了局。但魏延这个人性格有个缺陷,就是太孤傲太直白。魏延本打算率领兵马从子午道攻击关中,结果遭到诸葛亮反对,两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远。因为魏延用兵比较冒险,而诸葛亮用兵比较谨慎,意见相左必定会产生隔阂。

3、其后勤纠结,使粮草供应不上。诸葛亮五出祁山,北伐中原,有两次是因军中无粮而不得不撤军。其后勤纠结一是客观原因造成的,道路崎岖,跋涉艰难,再加上恶劣的天气,还有运力的不足,这些都是主观上一时难以改变的困难。第二个是主观上的原因造成的,众所周知的是李严的不配合,由此构成了诸葛亮北伐中原的最大威胁。对此,诸葛亮为了解决这种艰难,想了两条对策。一是设计制造了运输工具木牛、流马,二是戍田。尽管此举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终因蜀国国力有限,终因耗不起这场旷日持久的没有结局的战争。

4、2017北京中考各学校统招录取分数线

5、他还是一个有着独立思考和见解,有才智、胆识的将领。

6、诸葛亮在五丈原与司马懿陷入拉锯战。心力憔悴,旧病复发。便在帐中点灯祁禳北斗星以延寿。如果七日内主灯不灭,可延寿12年。不想第六夜帐外呐喊声起,魏延飞步闯入帐内报告:“魏兵来了!”魏延脚步太急,竟将主灯扑灭。姜维大怒,要杀魏延,诸葛亮阻止道:“此吾命当绝,非文长之过也。”

7、当然,诸葛亮的形象还可以通过身边人的特点来反衬出。当刘备一顾时,见到诸葛孔明的童子说:“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皇叔刘备,特来拜访。”在生活中,每当我们要拜见比自己学问要高深的多的人,都会尽量把自己的职位尽可能多的说出来,甚至会有夸张。而刘备的身份比普通人还要尊贵的多,按理说这位童子应该表现出尊重,可他却不屑一顾地说:“我记不得许多名字。“一个小小童子都敢对皇叔这样的不屑,衬托出其主人——诸葛亮,必然也不会有花言巧语,而能让他有这样的底气来表现出这样的态度就是他的聪明才智超群,以至于皇帝都对他另眼相看。

8、诸葛亮六出祁连山,老马兵屯渭水,两军相拒,蜀军粮食接济不便,诸葛亮上方谷造木牛流马运送粮草,司马懿派兵夺得木牛流马,命营中工匠依样造仿,也用于搬运粮草,不料中计,被蜀军劫去,司马懿大怒,率兵追杀,却招蜀军埋伏,险些丧命。

9、简述诸葛亮尽忠的一个例子。

10、经过精密策划,目标远大的北伐,因为街亭失守,蜀军粮道遭到截断而被迫草草收场。犯下这等大错的马谡虽然没死在战场上,但也要受到军法的制裁。最后,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仍旧为这个“人才”惋惜。

11、小作者:明德班(六年级)陈星雨

12、诸葛亮的人物特征:

13、作为益州牧,他要总理地方大小事务。

14、说到将相失和,大家自然自然会想起诸葛亮与魏延的关系,这两人是确认的二把手,元老级的重要人物。二把手和一把手抬杠,可见事情的严重性。事情的起因,主要还是在诸葛亮。诸葛亮初次见面就看出来魏延脑后有三根反骨,日后必反,所以主张立即处死魏延。当时是刘备在场,也许当时是缺人手之际,保了下来。后来魏延一路飙升,刘备让他做了汉中太守,地位的重要性可以和荆州的关羽相比。荆州、汉中这两个地方都是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到的北伐中原的门户,关羽守荆州还出了大事,丢了荆州不说,还让做了皇帝的刘备有了夷陵的惨败,以致差点丢了性命。而魏延守汉中,一直到魏延被诸葛亮调离汉中为止,魏国都无法动摇汉中,可见魏延的才干。

15、第三个错误的人——董厥

16、诸葛亮长大以后出茅庐辅佐刘备,火烧新野,鏖战赤壁,三气周瑜,智取西川,后又辅佐刘禅,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真是居功至伟!特别是刘备死后,刘禅昏庸暗弱,蜀国的一切重担几乎都落到诸葛亮一人肩上。

17、诸葛亮从建兴元年开始辅佐后主刘禅到建兴十一年病死在北伐中原的前线指挥所。十一年的时间,其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战争中度过。建兴元年,由于刘备东伐孙吴,遭夷陵之败,几乎耗尽了国家积蓄。当时对于南方叛乱,连镇压的能力都没有。只好关闭口岸,杜绝往来,以此来被动抵抗。建兴二年,为了平叛南方暴乱积蓄力量,诸葛亮致力生产,建兴三年率兵平乱南方,然后又休整了三年的时间。从建兴六年开始,持续北伐,六出祁山,一次一次的失败,一次一次的出征。战争是一件烧钱的事,蜀汉小国,仅北伐中原就打了六年。由此不难猜想蜀汉人民由于战争带来的痛苦到了什么程度。

18、荆州名士黄承彦听闻诸葛亮想要结婚,就去找诸葛亮对他说:“听说你要选妻,我家中有一丑女,虽头发黄、皮肤黑,但是其才华可与你相配。”于是诸葛亮便答应了这门亲事,迎娶黄承彦之女为妻。

19、综上所述,笔者认同陈寿的评价,作为最接近诸葛亮生活的时代的史学家,陈寿的评价,无疑更加客观公允。

20、鲁迅评论说:“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因此,《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不是真实的历史人物,而是历史小说人物。

二、对诸葛亮的人物评价20字

1、陈寿很客观的指出了曹操极强的军事才能,会用人,有大度,甚至重用反对过自己的人,用词是“有明略”,却也指出他是个任性的人,报复心强,又比较奸诈,岁没有明面讲,但“娇情任算”某种程度上讲,也将上面两点概括了进去。

2、译文:乾隆帝评价:诸葛孔明是夏,商,周以来第一流的人物,看他的生平,可以说是公和忠,公就是心无旁骛,忠就是没有私心,鞠躬尽瘁,高风亮节,治理国家的抱负和才能切合事理。

3、作为司隶校尉,他要总理刑狱,司法事务。

4、刘备当时驻扎新野城,曹操派曹仁率大军来攻,新晋军师诸葛亮判断如果正面对决的话不是曹操的对手,新野小城也难以长时间坚守,于是果断下令城中全部军民撤退,曹仁率军进入新野空城后,正在做饭,诸葛亮就派人在新野城中放火,令曹军损失惨重,曹军慌忙退出新野城,又在附近一条河中中了刘备军的水计,又折损了不少兵马,只好仓皇撤回。

5、近人情与不近人情,探秘诸葛亮性格弱点

6、“吾与庞士元、黄忠、魏延前往西川;军师可与关云长、张翼德、赵子龙守荆州。”

7、“鞠躬尽粹、死而后以”这句历史名言,不知影响了多少代人,成为多少仁人志士的座右铭!对诸葛亮的评价,在历朝历代,朝野之间均能出奇地达成共识,成为很少发生非议的一位历史名人。诸葛亮当年挥毫而成、令人荡气回肠的《出师表》,更成为千古不朽的名篇佳作。

8、不管从智慧方面还是道德方面.在智慧方面,自三国演义问世来,诸葛亮已成为我们中华民族中智慧的象征.从一出场的隆中对这一名段,就体现了诸葛亮与众不同的学识.及后的火烧新野、借东风、智取三城、三气周瑜、汉中之战、七擒七纵、空城计等,无一不体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9、而且《三国演义》通过一个一个的伏笔更显现出了诸葛亮的深谋远略,诸葛亮病危时嘱咐阴平小道久必有失,而后来邓艾果然是从阴平小道袭了成都,灭了蜀汉;他推荐的将领文臣,也在后来于危难之中屡救蜀汉,最后皆是为蜀汉而亡;诸葛亮早料魏延在自己死后必定会反叛,定计让马岱假意帮助魏延。而魏延反叛时,也正是马岱、杨仪依丞相遗计斩了魏延。埋伏笔的手法,使孔明的形象更加生动地跃然纸上。

10、最糟的是,董厥之后成为了辅国大将军,仍然是忽略自己规劝君主的职责,眼看刘禅走入歧路却不发一言。

11、一气:赤壁大战后,第二年,周瑜去占荆州,被诸葛亮抢先夺去。二气:周瑜本想借把孙权的妹妹嫁给刘备,把刘备扣下,逼诸葛亮交出荆州,不料诸葛亮用计使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三气:周瑜向刘备讨还荆州不利,又率兵攻打失败,结果病死了。临死前,他说:“既生瑜,何生亮!”自己活活的气死了。

12、蜀汉各地多上书请立诸葛亮庙,蜀汉朝堂以此违背礼制不纳,于是百姓在四时的节日于道路上私祭诸葛亮。直至景耀六年(263年),在习隆、向充的建议下,刘禅在沔阳为诸葛亮立庙。

13、钱穆:有一诸葛,已可使三国照耀后世,一如两汉。

14、刘备是人中之龙,所谓仁者无敌,特别是对待荆州问题上,做到仁至义尽,得道者多助,舍得下荆州,舍不下荆州百姓,宁可领着荆州百姓走。体现仁德淋漓尽致。同时桃园三结义,看看关帝爷和张飞的为人,你也就知道刘备的为人了,不是说看人看结交朋友吗?诸葛亮当之无愧历史名相,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有能力,有担当,品质高尚,光照千秋万代。文学造诣,战略眼光都是很高的,无愧当代文学家,军事家和政治家,搁在现在应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和和平奖。

15、空城计:诸葛亮屯兵于阳平,把部队都派去攻打魏军了,只留少数老弱残兵在城中。忽然听到魏军大都督司马懿率15万大军来攻城,诸葛亮临危不惧,传令打开城门,还派人到城门口洒扫。诸葛亮自己却登上城楼,端坐弹琴,态度从容,琴声不乱。司马懿来到城前,见此情形,心生疑窦,爬城中有埋伏,因此不敢贸进,便下令退兵。

16、其宫中人心不稳。尽管诸葛亮早有提防,安排了董允在刘禅身边看管刘禅及其身边的宦官。但终因刘禅一天天长大,对董允的管制有了想法,又因为宦官黄皓善于奉迎谄媚,奸佞狡猾,刘禅对此也很受用,对其也是宠爱。尽管因董允“常上正色匡主下则数责于皓。”已经不是诸葛亮想控制下的铁板一块的局面了,皇宫是暴风雨的前夜。在诸葛亮去世后,董允于延熙九年去世后,皇宫就开始夺权了。黄皓从后台走到了前台,与代董允而起的陈祗勾搭成奸了!从此,朝廷大权就把持在这两个人手里。

17、蜀汉灭亡后,蜀主八剑一直下落不明。后来诸葛亮佩剑章武剑被李师古所得,李师古将此剑据为己有,并改名师古剑。

18、诸葛亮作为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人们对他的评价呈现出两极分化,很多人人认为蜀汉的建立,他功不可没,也有人认为蜀汉的灭亡,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不过,诸葛亮不是圣人也不是预言家,他所做的事情只是为了解决蜀汉当下所面临的困境,他也不知道蜀汉最后会走向什么样的结局。即便诸葛亮的人生看似毫无瑕疵,光鲜亮丽,但也有很多的遗憾,还犯下了些许过错:信错一人,跟错一人,娶错一人,杀错一人。

19、孔明兵至祁山,军中缺粮,便与姜维、关兴、魏延装神弄鬼,分三路伏兵,迷惑魏军,魏兵无不骇然。司马懿不知是人是鬼,又不知有多少蜀兵,十分惊惧,急急引兵奔入上邽,三日不敢出城。孔明乘机令三万精兵,割尽了陇上的小麦。

20、陈寿是蜀巴西安汉(南充)人,曾做过蜀国观阁令史,因为不肯屈事宦官黄皓,屡次遭到贬黜。他的性格也有些怪,不能尽顺潮流。在晋时被征为长广太守,授御史治书,因为遵守母亲的遗嘱,葬之于洛阳,因此遭受到当时人们的贬低,说他不给母亲归葬大不孝之类的。

三、对诸葛亮的人物评价200字

1、所以,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形象之所以能栩栩如生,正是因为罗贯中在其中添加的人物的正侧面描写、环境描写和埋伏笔等手法。这些手法,使读者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更有趣味,也使读者不经意间丰富了对人物的认知。

2、下面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参考示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具体所指。

3、短短三章就把孔明的形象牢牢立住,通过世人的举荐初觉孔明的才智,再亲眼看见住所的清景异常,对这位神仙般的人物有了更多期待,然后通过好友的性格反衬丰富自身的特点,最后见到真人才能树立起诸葛亮料事如神的特点。

4、蜀吴两国联合伐魏。诸葛亮得知陈仓守将郝昭病危。明里吩咐魏延、姜维三日内领兵攻取陈仓,私下秘计关兴、张苞暗出汉中,自己藏于军中,星夜倍道到陈仓城下,让内应在城中各处放火,发喊相助。郝昭病亡,魏兵无主将,城中大乱。诸葛亮夺得陈仓,三出祁山。

5、既然三国最重要的大战赤壁之战,诸葛亮所扮演的角色是外交能人,那么他在军事方面的才能就没有足够的业绩支撑,毕竟后来的五次北伐,没有一次有拿的出手的业绩。

6、诸葛亮这一生运筹帷幄,机关算尽,可是再聪明的人也有犯错的时候,若将全部的责任都推到他一人身上,显得未免太过于苛刻了。有人说如果诸葛亮没有派马谡驻守街亭,蜀汉的损失就不会那么多,也有人说如果诸葛亮没有跟随刘备做事,或许他会成就另外一番事业。但是世界上哪有那么多的如果,我们只是站在上帝的视角去揣摩历史人物,可是当时的他们是局中人,哪有旁观者看得清楚里面的头头是道。诸葛亮为蜀汉做出了功绩,也为蜀汉的覆灭做了些错事,再完美也是有缺陷的。

7、后面就如同历代君王请贤臣差不多了,孔明先是不断自谦,让后直接一套分析,将当时局面分析得透透彻彻。两人还未出草庐,已经开始共谋天下大事了。这也直接宣告了三顾茅庐的结果。

8、其他觉得阿斗太年轻,对其不放心,出师北伐时,上表表忠心。与其说是表忠心,还不如说是对刘禅不放心。借机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如此还不放心,还派董允留在其身边进行监督。由董允监管,他自己对刘禅放心了,但又引出了其它的担忧。安排董允监管刘禅,别人说闲话,认为是用亲信。对此又在宫中安排个郭攸之,向刘禅推荐时,还把郭攸之放在董允前面,以此告诉各级官员,他诸葛亮办事出于公心。结果反而弄巧成拙,明眼人一眼便知道了。郭攸之放在那里是充数的,廖立还对此大做文章,说郭攸之没有什么才能,是个俗人,不堪大任,由此给自己找出更大的麻烦。为了摆平这些事,他又找了一个理由把廖立贬为平民(《三国志·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

9、诸葛瞻是诸葛亮的亲生儿子,他也没逃过其父英雄,其子了了的魔咒,胆识谋略和他的父亲比起来都差得远了,而这还是诸葛亮尽心栽培的结果。

10、回复“亲子”即可分享家庭教育深度好文;

11、为报先帝恩德,诸葛亮更是起早睡晚,是无巨细都要一一问过。这更能体现出诸葛亮的忠诚。诸葛亮亲理细事,汗流终日,以致累坏了自己,积劳成疾,过早逝去。

12、参考答案:①欲赠金五十斤给赵云,赏绢一万匹给赵云的部卒,来表彰赵云在街亭之战中不折一人一骑,不丢辎重的功劳。②虽有蒋琬等人的劝阻,仍将自己平日一贯倚重且关系甚好的马谡斩首,以明军令。③上表刘禅,承认用人之失,要求自贬三等。

13、第五次北伐是十二年春,诸葛亮率十万大军出斜谷口,到达郿县,在渭水南岸五丈原扎营。司马懿也筑营阻拦,不与蜀军作战,料知蜀军远来,粮草运输困难,想把蜀军拖垮。诸葛亮也有准备,在渭水分兵屯田,作长期战争的打算。诸葛亮在这次出兵前曾与孙权约定同时攻魏,五月吴军十万攻魏,不胜,撤回江东,所以蜀军只得与魏军单方面周旋。八月间诸葛亮积劳成疾,病情日益严重,不久就与世长辞。死后,姜维等遵照他的遗嘱,秘不发丧,整军退入斜谷。诸葛亮出师北伐共为五次,真正出兵祁山只有二次;还有一次是魏军进攻汉中,不是诸葛亮出击。后世概而言之,说成是「六出祁山」。

14、诸葛亮生前显然是把董厥视为留给刘禅的辅佐之臣,可即使聪明如他也难以预料到自己死后,董厥会辜负他的期望。

15、诸葛亮锦蘘计斩魏延

16、赵云首先是一员武艺超群、骁勇善战的大将。

17、战争的胜利常常属于蜀国,于是姜维被胜负欲蒙蔽了双眼,执意继续北伐势要完成诸葛亮遗憾。他没看到,此时的蜀国因为连年征战,百姓无法休养生息,国力衰微,经受不起再一次战争了。

18、舌战群儒(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鲁子敬力排众议)

19、即使是在诸葛亮去世之后,“蜀人追思亮,咸爱其才敏。每朝廷有一善政佳事,虽非瞻所建倡,百姓皆传相告曰:葛侯之所为也”。

20、这场烈火在蜀汉末期悄然而来。姜维陷入和钟会的苦战同时,留守蜀国国都的诸葛瞻也遭遇了前来偷袭的邓艾,综合来看,诸葛瞻占尽了优势。

四、对诸葛亮的人物评价500字

1、有经天纬地之才,鬼神不测之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千古良相”的典范。谥号为“忠武候”。

2、“荆州重地,必须分兵守之。”

3、错误的两个人——马谡师兄弟

4、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诗将诸葛亮的人生结局叙说得十分明白,他是那样一个多智近妖的天才,和刘备一起打拼,又在刘备溘然长逝后继续为蜀国奉献自己的心血。

5、三气:周瑜想用“假途灭符”来向刘备讨还荆州,又被诸葛亮识破,率兵攻打失败,结果病死了。临死前,他说:“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死。

6、关羽身上也有着生性骄傲、听不进劝谏的弱点。

7、蜀军返回成都后,刘禅追谥诸葛亮为忠武侯。诸葛亮遗言命令部下将自己葬在汉中定军山,依山势修建坟墓,墓穴仅能容纳下棺材。诸葛亮曾经上表指出自己没有多余财产,只有800株桑树和15顷土地,而自己穿的都是朝廷赐封,就算儿子都是自给自足,自己没有一点多余的财产。

8、综上所述,说诸葛亮是英雄,我看只能算一个累死的英雄,但作为统帅,诸葛亮却是一个不合格的统帅!

9、合作探究,话说诸葛亮

10、所有的事情都想做。

11、诸葛亮去世前还将军队的权利放给了杨仪,而杨仪对于魏延的作风向来是看不惯,两人之间势如水火,只要碰到一起就会产生冲突。可是诸葛亮却将兵权给了杨仪,看来诸葛亮早就想想让魏延被处理了。诸葛亮去世后,魏延和杨仪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最后杨仪派遣马岱斩杀了魏延。杨仪见到魏延头颅时,对其怒而骂之,而魏延三族皆受到牵连。魏延死后,蜀汉少了位名将,能够充当先锋的人寥寥无几。

12、其将相失和,使战事不顺。

13、失街亭后要求自降三级,对军中事物管理过于细致,在军事上谨小慎微等,都是通过缺点来映衬他的优点的.总之,诸葛亮不管在能力还是人格上都是近乎完美的形象。

14、你小子没毛病吧?开了一大堆小号,问诸葛亮的问题,是打算自问自答刷分?还傻呵呵地一直问:怎么办呢?怎么办呢?……你把口水擦一擦吧。

15、优点:相貌:不管是正史还是野史,描述诸葛亮都是亮身长八尺,容貌甚伟,什么意思?帅!优点!

16、夺得定军山后,诸葛亮又遣赵云、黄忠去烧曹操粮草。黄忠中计,赵云救其出围,又在汉水营前大败曹军,刘封、孟达趁机烧毁曹军粮草,曹操败回南郑。曹操遣徐晃为先锋,渡汉水而战,徐晃大败,王平投降。诸葛亮以疑兵使曹操退兵,刘备趁机渡汉水而安营,后以计大败曹军,张飞、魏延夺取南郑,曹操退往阳平关。阳平关外,粮草被劫,又被蜀军围攻,曹操弃关而逃,又被张飞、赵云、黄忠领兵追杀,幸得曹彰领兵来救,方才免脱。屯兵斜谷,曹操欲报仇雪耻,却被马超袭击,后又被魏延射伤,遂退兵回许都,汉中为刘备占据。

17、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18、“知人”是刘备最大的优点,也是其成就事业的最大原因,陈寿一针见血的指出了刘备的这种优点,可见其评议刘备是抓准了要点的。至于其他什么政治才能,将略计谋,陈寿一个字都没提,可见这并不是在给刘备唱赞歌,而是客观立体的评价。

19、姜维的师兄是马谡,但他又比马谡高明了许多,毕竟诸葛亮可是将其视为自己的接班人。和马谡不同,姜维懂兵书,更懂随机应变,所以是个常胜将军。

20、诸葛亮勤于思考,注重革新军械、装具。研制了一发十矢连弩和适应山区运输的木牛流马等作战工具。并改进钢刀,增强了蜀军战斗力。好兵法,推演阵法作“八阵图”,为后世传扬。

五、对诸葛亮的人物评价800字

1、首先是兵力,诸葛瞻手下有7万精兵,邓艾只带来了3万士兵。邓艾的部下长途奔袭,一刻不停,必定十分疲惫,而诸葛瞻一方守着自家国都,士气高涨,更有地利,结果却让人难以置信,蜀军败了,诸葛瞻也兵败自杀身亡。

2、马谡拒谏失街亭后,诸葛亮作了那几件事情表明了他能够明证军法,奖罚分明?

3、如还需要其他方面的内容,请留言。

4、回复“语录”即可分享经典的流行语录;

5、曹操大军沿江结寨,准备并吞江东。东吴君臣惊疑忧惧,是和是战难以定夺。诸葛亮运用谋略,与东吴群臣纵论天下大事,巧舌辩驳,说服他们和孙权要与刘备联合抗曹。才有后来的赤壁之战。此成语原指与众多儒生谋士争辩,驳倒对方的议论,后指与很多人激烈争辩并驳倒对方。

6、周瑜为没有东南风而病倒在床上。诸葛亮给周瑜开了个“药方”,上面写着:“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说他能借来东风,他让周瑜为他搭起高九尺的七星坛,然后自己在坛上做法。几天之后,果然刮起了东南风。周瑜嫉妒,便派人去杀诸葛亮。然而诸葛亮早有预防,事先回夏口去了。

7、接着,这章书中又陆续登场了几个人物,他们的相同点是刘备都将它们错认成诸葛亮,这能直接看出诸葛亮身上的气质,因为形象相似,的人才有可能被认错。就拿黄承彦举例。书中对他的描写是“暖帽遮头,狐裘蔽体,骑着一驴,后随一青衣小童,携一壶葫芦酒,踏雪而来”。从这句外貌描写上看,不难看出诸葛亮素雅却又精致的特点。身边的童子穿着青衣体现他本身的穿着也一定相似,在大雪纷飞时节身穿狐裘又体现他的精致,再配上绝美的诗句,体现出他的文采。

8、从出场看诸葛亮的人物形象

9、蜀国的覆灭,不只有诸葛亮离世过早的原因,更是因为他为蜀汉培养了四个错误的人,为蜀汉之后的日薄西山埋下了伏笔。

10、人物点评之足智多谋诸葛亮

11、先说后方不稳,使诸葛亮筋疲力尽。对于这一点,我们从三个方面回答。

12、智激周瑜(第四十四回孔明用智激周瑜孙权决计破曹操)

13、再从魏国的角度上说,魏国司马懿看清了蜀国的战略意图,远离后方作战,战争给养肯定无法解决。因此他利用诸葛亮急于开战,速战速决的心里,反其道而行之,就是不给诸葛亮发动战争的机会,任凭诸葛亮怎么用计,司马懿是稳坐钓鱼台。诸葛亮也终于于建兴十一年,累死在北伐前线指挥所。诸葛亮的北伐之梦也因此悲哀地画上了句号,一场看不到希望的战争终于因主帅的离去看到了希望——终于失败结束了。

14、目前还剩105份待领取

15、下面的一段十分有趣。在刘备一行人到了之后刘备叩门,出来一童子,刘备见状连忙自报身份,花里胡哨的说了一大堆官职,本以为能唬住这个小孩,没成想童子直接来了一句:“我记不得许多名字。”把刘备呛了回去,见状他也不在轻浮,放下身段拜见孔明,却不想孔明不在,只得怏怏而回。简简单单一个照面,作者将君王这类人把握得死死的,善如刘备,可上来还是要赘述其身份,这是乱世的交往手段,任何同这个时代有关的有身份的人都不能免俗。但作者在叙述求贤时还不忘记人物的本质,并加以体现,这才是高水平。

16、侧面描写最主要的就是描写世人对人物的评价。诸葛亮的第一次出场是三十八回,但在之前的三十六回也存在着对诸葛孔明的描述。比如徐庶临走前对刘备说的话“此人每尝自比管仲、乐毅,以吾观之,管、乐殆不及此人。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盖天下一人也!”这句话从侧面烘托出诸葛亮的英明神武。管仲、乐毅均是征战四方的大将,与这样的大将作比较孔明远胜于他们,一个“殆”把他的才智写到极致。与其相同的还有三十七回的司马徽举荐孔明。

17、诸葛亮在当时确实是一个军事谋略家,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运兵打仗得心应手。可惜犯了用人不当的错误。导致蜀国失败,不能说是他的错,错误谁都不能避免。总之我看他是个忠心耿耿为国尽力的功臣。我们从“出师表”可看出他的忠诚。

18、诸葛亮可以说是中国千百年来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帮助刘备建立霸业,三分天下有其最后因和劳成疾,病死军中,令人惋惜。诸葛亮善于谋划,任人唯贤,赏罚分明,具有治国安邦的远见卓识,唐代大诗人杜甫曾这样评价诸葛亮: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这是从封建的观点,肯定了诸葛亮的作用,但我们也不能完全神化诸葛亮,他必竟也是凡人,北伐兴师动众,久战不胜,给当地百姓也造成了沉重的灾难。

19、观其诸葛亮的一生,为了刘氏父子的江山社稷,可谓呕心沥血,忠贞不鞠躬尽粹、死而后以,直到五丈原孤魂归天时,还念念不忘刘家的江山社稷大业。若用现代语言来总结表述,诸葛亮的一生,是久经考验的一生、与人、与天奋斗的一生,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无私奉献的一生、更是充满智慧的一生。算得上模范军师、模范丞相、优秀相父与师爷。

20、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六、对诸葛亮的人物评价

1、张飞虽是一员武将,却粗中带细,有时也有一定的计谋。

2、刘备还是一个善于招揽人才,有着胆识、胸襟和谋略的人杰。

3、诸葛亮为劝说孙权联合刘备抗曹而与江东主和派进行了一次论辩。双方争论的中心问题是拒曹还是降曹。诸葛亮先后与东吴的张昭等七位儒士文臣进行了舌战。面对群儒的轮番进攻,诸葛亮从容应对,将对方逐一驳倒,令群儒“尽皆失色”。黄盖和鲁肃引诸葛亮见孙权,诸葛亮使用激将法,终于使孙权茅塞顿开,同意联刘抗曹。

4、就这两点说明千百年来人们对诸葛亮的才能并非都是完全认可的。

5、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身似神仙,貌比宋玉,真乃当世高人。

6、诸葛亮,其实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但绝不是一个出色的军事家蜀国当时军事行动的军事参谋是马良和法正(法正的才能绝对不输任何人,他是除了诸葛亮之外唯一一个刘备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听取其计谋的人。著名的夷陵之战,如果法正还活着,那马不会发生,诸葛也说类似的话)诸葛最大的功劳就是促成蜀吴联盟,且做出了蜀国的战略规划(这根军事没有多大关系,而是根据当时格局做出的一个政治推断)

7、杜甫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李商隐的“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胥”,陆游的“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等皆为千古名句。诸葛亮在社会各个阶级都广受欢迎。前蜀高祖王建于永平二年(912年)封诸葛亮为安国王。

8、中越战争结束40年,为何越南一直很老实?只因我军拿走一重要东西

9、第二顾时,刘备就在惊喜与失落间徘徊,卧龙先生却始终不得一见,稳如关羽也渐渐开始烦躁和质疑。

10、首先先看一下他的对手司马懿是怎样评价他的“亮志大而不见机,好兵而无权,多谋而少决,虽提卒10万,已堕吾画。”

11、司马懿的评价不能被说成胡说,毕竟北伐被司马懿挡住了,司马有资格有能力评价诸葛亮。 司马懿后来巡视蜀军时也称赞诸葛亮治军是天下奇才。 司马懿和诸葛亮两人经常会被拿出来做比较,诸葛亮年少成名,而司马懿大器晚成,两人也都是自己国家至关重要的人物。

12、三国志记载,刘备临死前曾告诫诸葛亮,劝他不要给予马谡重任,不然必会招致灾祸,从结果来看,刘备的确是有一双识人慧眼,但可惜的是,诸葛亮这次没有听从他的主公。

13、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诸葛是将略并不是非常擅长。诸葛亮是国士无双,人品完美。治理国家也是非常可以,内部也比较稳定。至于军事,多次北伐无功而返,虽然有一些客观因素的存在,但是失败这是有目共睹的。虽然他的人品无可挑剔,但扯军事的话,诸葛亮可能就没像《三国演义》中那么神。

14、一是学习选择的标准是“大略”。要学的东西很多,如何选择?诸葛亮侧重那些包含大略的书,看重那些在大略的层次上的内容。

15、诸葛亮权力集中,事情想得多,管得多,做得多,令他头痛的事也多!

16、赤壁大战点将截营、巧占荆州、七擒孟获,可谓呼风唤雨,用兵如神。可是六出祁山与司马懿对垒,棋逢对手。司马懿拒不出战,令诸葛亮大伤脑筋。尽管空城计、妆神割麦、火烧上方谷、五丈原撤兵,他都比司马懿棋高一着,然连年动众伐魏,出师未捷身先死,原因主要是,每当取得重大胜利时,总有各种原因破坏他的战略计划,功败垂成,在这中间也暴露出诸葛亮性格弱点——近人情与不近人情的矛盾。

17、摘要:《三国演义》作为我国著名的小说,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至今仍为人们所称道。语文课本中时常会有名著节选的篇目,这些课文不但语言生动活泼,情节跌宕起伏,而且人物形象鲜明,文本意境悠远,是小说类教学的典范,也是打开通往阅读古典小说的最佳门径。

18、形象:面如冠玉,眉清目朗,纶巾羽扇,鹤氅皂绦。

19、《三国演义》采用浅近的文言,明快流畅,雅俗共赏;笔法富于变化,对比映衬,旁冗侧出,波澜曲折,摇曳多姿。又以宏伟的结构,把百年左右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组织得完整严密,叙述得有条不紊、前后呼应,彼此关联,环环紧扣,层层推进。

20、首先、隆中献策就是失误开始,荆州,益州千里之遥先二分兵力,后又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怎能不败。毛泽东屡试不败的战绩就是集中优势兵力,寻找战机,各个歼灭。特别强调集中用兵的重要性,这是弱势一方取胜的王道。两地分兵的做法让本来就弱势的刘备军团更加失去兵力上的优势。“隆中对”实施的结果便是,关羽所镇守的荆州被孙权军团偷袭得手,而且关羽也命丧孙权手中。可以说,蜀汉衰亡的祸根在于“隆中对”。

1、用奇谋孔明借箭(草船借箭)(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

2、三国时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字孔明。少孤,从叔父玄往荆州依刘表,隐居隆中(今湖北襄阳西)。时人号为卧龙。

3、他力排众议进行的北伐,结局十分惨淡。此时蜀国最大的威胁不是外敌,而是内忧,刘禅宠信宦官,只顾享乐,正带领蜀国走向毁灭。他应该做的是规劝君主,铲除邪佞,却贸然发动战争,最后内忧外患一起发难,蜀国丧失了最后的荣光。

4、张飞性格的突出特征是生性耿地、精犷;也有粗鲁、莽撞的一面。

5、 世间对诸葛亮的评价受罗贯中《三国演义》褒刘贬曹的影响,神话了诸葛亮,应该说“三个臭皮匠 胜过诸葛亮”的评价比较客观。集体的力量大,注意多,但诸葛亮太注重发挥个人智慧,不注意打造团队,培养后备军。

6、孔明曰:操本好色之徒,久闻江表乔公二女有沉鱼落雁之容,闭目羞花之貌。操曾发誓:“愿得江东二乔,置之铜雀台,以乐晚年,虽死无恨矣。”今虽引百万之众虎视江南,其实为此二女也。将军何不以千金买此二女.差人送与曹操。操必班师矣。此范蠢献西施之计,何不速为之?周瑜听罢.勃然大怒,离座指此而骂曰:“老贼欺吾太甚!”

7、这方方面面的大小事情概括起来就是两个方面:后方不稳,使诸葛亮筋疲力尽;前方不顺,使诸葛亮身心交瘁。

8、诸葛亮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书法艺术趋向成熟的时代。诸葛亮喜爱书法,在青少年时代就进行过刻苦的训练,能写多种字体,篆书、八分、草书都写得很出色。

9、诸葛亮在蜀汉上层创造了一个廉政奉公的政治氛围,蜀国官员以诸葛亮为榜样,为官节俭,力戒奢华,造就了整整一个廉政时代。

10、陈寿评诸葛亮的治政才能,言其“识治之良才”,差不多跟管仲、萧何一个类比,这个评价是很高的。而总体上来说,诸葛亮能够将刘备集团从江夏一个小地方,逐渐发展到坐拥荆、益二州,后来又攻略了南中少数民族的政权,确实充分展示了其内政的历史水平。

游戏名字 | 游戏网名 | 个性网名 | 个性说说
Copyright © 2016-2022 玩泥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