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典故简短100个【摘抄文案100句】
一、成语典故大全及解释
1、比喻帮助恶人作恶,帮坏人干坏事,帮凶。
2、(解释):旧时指人的生死等一切遭际皆由天命决定。常用作事势所至,人力不可挽回之意。
3、韦编三绝(孔子)
4、(拼音):xiōngyǒuchéngzhú
5、愚公移山: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6、因为唐蒙征用大量民工,又杀了当地部落的首领,引起了当地巴蜀人民的不安,以至于发生了骚乱。汉武帝接到这个消息后,决定让司马相如去责备唐蒙,并让他写一篇文告,以安抚当地的百姓。
7、草木皆兵形容神经过敏、疑神疑鬼的惊恐心理。
8、用杀鸡来警戒猴子。比喻严惩一个以警告其余。
9、出自马陵之战的成语典故是增兵减灶。增兵减灶是出自马陵之战的成语,是一种迷惑敌军的战术。周显王二十六年,,魏惠王命庞涓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国遂派孙膑前往攻打魏国。齐国在占领了魏国好几个地方后退兵,庞涓以为齐国胆小怕事,但没想到孙膑利用马陵地形埋伏,歼灭了魏军。孙膑也因这场战役扬名。
10、直至船行到岸边停下后,这个楚国人才顺着他刻有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可是,他怎么能找得到呢。船上刻的那个记号是表示这个楚国人的剑落水瞬间在江水中所处的位置。掉进江里的剑是不会随着船行走的,而船和船舷上的记号却在不停地前进。等到船行至岸边,船舷上的记号与水中剑的位置早已风马牛不相及了。这个楚国人用上述办法去找他的剑,不是太糊涂了吗?
11、可是,眼下几万人马连水都喝不上,又怎么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来向导,悄悄问他:“这附近可有水源?”
12、(出自):《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3、(解释):恶:粗劣的。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
1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5、比喻贪官污吏的残酷剥削。
16、正在这时,绰号“浪里白条”的渔主人张顺来了。张顺见李逵无理取闹,便与他交起手来。两人从船上打到江岸,又从江岸打到江里。张顺水性极好,李逵不是他的对手。他将李逵按在水里,李逵被呛得晕头转向,连声叫苦。
17、我们得此令牌,上面隐藏有上古遗迹的地图,按图索骥找到这黑水湖旁。
18、释义: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
19、比喻敌对双方在地势险狭的地方相遇,只有勇往直前的才能获胜。
20、齐襄公有两个弟弟,一个叫公子纠,另一个叫公子小白,他们各有一个很有才能的师傅。由于襄公荒淫无道,公元前686年,公子纠跟着他的师傅管仲到鲁国去避难,公子小白则跟着他的师傅鲍叔牙逃往莒国。
二、成语典故简短100个
1、后来人们就用“义无反顾”这一成语来形容干事情时,从道义出发,为了正义的目的而勇往直前,不能犹豫。义,道义;反顾,向后看。
2、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刘安)
3、(解释):孺子:小孩子。指年轻人可培养。
4、(解释):汗马:将士骑的马奔驰出汗,比喻征战劳苦。指在战场上建立战功。现指辛勤工作做出的贡献。
5、不一会儿,秦国的名医到了,立刻被请进了晋景公的卧室替晋景公治病。诊断后,那医生对晋景公说:“这病已没办法治了。疾病在肓之上,膏之下,用灸法攻治不行,扎针又达不到,吃汤药,其效力也达不到。这病是实在没法子治啦。”
6、公安人员根据已有的线索,按图索骥,很快找到了那批被盗物资。
7、(出自):《论语·季氏》:“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业;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8、当时,前秦皇帝符坚有志争夺天下,听说王猛很有才干,便请他做了丞相。王猛施展自己的才智,终于帮助符坚统一了北方。王猛于公元375年病死,终年50岁,据史书记载,他死后,“朝野苍哭三日”。四字成语故事及解释3(成语):李代桃僵
9、(出自):《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10、(出处)清·陈确《平水东岳庙谢别先生》:“千秋大业真吾事,临别叮咛不敢忘。”
11、山鸡映水起舞。比喻自我欣赏。
12、(解释):器:工具。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13、(出处)《论语·卫灵公》:“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4、毛遂自荐(毛遂)叶公好龙(叶公)伯乐相马愚公移山后羿射日女娲补天杞梓之才田忌赛马貂蝉拜月曹冲称象精卫填海塞翁失马纪昌学射南柯一梦晏子使楚班门弄斧继织劝学苏秦刺股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项庄舞剑孙康映雪石崇斗奢董狐直笔东郭先生苏武牧羊夸父追日王祥卧冰张尚画眉钟馗捉鬼李广难封冯唐易老神笔马良
15、(出自):《论语·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16、指偷窃的行为。也指不正经的勾当。同“偷鸡摸狗”。
17、战国时,魏将庞涓率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求救于齐,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往救。孙膑认为魏军主力在赵国,内部空虚,就带兵攻打魏国都城大梁,因而,魏军不得不从邯郸撤军,回救本国,路经桂陵要隘,又遭齐兵截击,几乎全军覆没。
18、(解释):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19、(解释):是:这个;孰:那个。如果这个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可容忍的呢?意思是绝不能容忍。
20、◆有这7个特质的老师,会越来越好!最后1个特别重要!
三、成语故事大全 睡前故事
1、(解释):左衽:衣襟向左掩。披头散发,衣襟左开,借指异族入侵为主,现多指落后不文明的状态。
2、白居易用诗歌为民请命,得罪了当时的权贵。因此被贬到江州做司马。他来到浔阳江边与即将离别的朋友送行,风吹着芦苇传来阵阵凄凉。他们上船喝起了酒来,江面上传来一阵琵琶声。他们驱船靠近,千呼万唤才见到那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佳人。
3、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4、看到野兔,立即放出猎鹰追捕。比喻行动及时,适合需要。
5、曲折而极窄的路(多指山路)。
6、不久,齐国发生大乱,襄公被杀,另外立了国君。第二年,大臣们又杀了新君,派使者到鲁国去迎回公子纠当齐国国君,鲁庄公亲自带兵护送公子纠回国。
7、郑人买履:用来讽刺只信教条,不顾实际的人.
8、(解释):指关于怪异、勇力、叛乱、鬼神之事。
9、晋文公重耳做公子时,受后母迫害,逃到楚国,受到楚成王的款待。楚成王问重耳以后如何报答,重耳说:“美女、绸缎等等,您都有了,我能给您什么呢?假如托您的福我能回国执政,万一遇到两国发生战争,我就撤退三舍(舍为十里)。如果楚国还不能谅解,双方再交手。”
10、象老鼠少量窃取,象狗钻油偷盗。指小偷小摸。
11、(出自):《论语·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
12、来源|诗词世界(ID:),转自中国教育报(ID:zhongguojiaoyubao)
13、后来,汉武帝又调义纵任定襄(在今内蒙古)太守,那时,这个地区的治安很混乱。义纵一到定襄,就将监狱中二百多个重罪轻判的犯人重新判处死刑,同时将二百多个私自来监狱探望这些犯人的家属抓了起来,说他们想要为犯人开脱罪行,也一起判处死刑。
14、兔丝:菟丝子。菟丝不是丝,燕麦不是麦。比喻有名无实。
15、天亮了,秦昭王得知孟尝君已经逃走,立刻派出人马追赶。追到函谷关,人家已经出关多时了。孟尝君靠着鸡鸣狗盗之士逃回了齐国。
16、比喻攀附别人而得势的人。
17、孙膑用围攻魏国的办法来解救赵国的危困,这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很有名折战例,被后来的军事家们列为 叁十六计中的重要一计。围魏救赵这一避实就虚的战法为历代军事家所欣赏,至今仍有其生命力.
18、饩:活的牲口。用牛羊击退敌军。
19、释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20、曹操依郭嘉的计策办,部队快速行军,直达蹋顿单于驻地。乌丸人惊慌失措地应战,一败涂地。蹋顿被杀,袁尚、袁熙逃往辽东后被太守孙康所杀。
四、关于信的成语典故大全及解释
1、书中的许多警句格言,被广为流传;而你可知道,出自《论语》的成语竟有115个之多!
2、要在同行竞争中头角峥嵘,得想法子出奇制胜才行。
3、出奇制胜成语含义及典故相关文章:
4、50个脑筋急转弯以及答案
5、(出自):《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朱熹注:“此但自言其反己自修,循序渐进耳。”
6、那时,卫国有个大夫叫孔圉(音yu),虚心好学,为人正直。当时社会有个习惯,在最高统治者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给他另起一个称号,叫谥(音shi)号。按照这个习俗,孔圉死后,授于他的谥号为“文”,所以后来人们又称他为孔文子。
7、后来,贾谊到梁国上任担任太傅,悉心辅导梁王。可是梁王不慎骑马摔死,贾谊自伤没有尽到太博的责任,因此终日郁郁不乐,常常哭泣,一年多后,就死了,死时才33岁。
8、(出自):《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9、《史记·晋世家》叙述春秋时晋文公的一段故事时,也说过“汗马之劳”的话。晋文公,名重耳,是晋献公的儿子,所以又称公子重耳。他曾流亡国外达十九年之久,后来回国做了国君,而且称霸一时。当他回国之初,即位为晋文公时,对于随从他流亡的人员,一一论功行赏。有个小臣名叫介之推,没有提出自己有什么功劳,也不求赏赐,躲到深山里隐居起来了。另一个小臣名叫壶叙,见三次行赏都没有他的份儿,便对晋文公说:“君行三赏,赏不及臣,敢请罪!”晋文公当即把行赏的标准向他说明:“夫导我以仁义,防我以德惠,此受上赏;辅我以行,卒以成立,此受次赏;矢石(箭矢炮石)之难,汗马之劳,此复受次赏;若以力事我而无补我缺者,此复受次赏。三赏之后,故且及子。”
10、(出自):《论语·子罕》:“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清·徐坷《清稗类钞·三十四》:“巡检作巡抚,一步登天;监生作监临,斯文扫地。”
11、杞人忧天:杞国有个人怕天塌下来.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12、(出自):《论语·子罕》:“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价)而沽诸?”
13、公元前633年,楚国攻打宋国,宋国向晋国求救。第二年春天,晋文公派兵攻占了楚的盟国曹国和卫国,要他们与楚国绝交,才让他们复国。楚国被激怒了,撤掉对宋国的包围,来和晋国交战。两军在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对阵。
14、“宋国要是杀了你,我就派兵攻打他们。”楚庄王说。
15、出自汉·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16、邯郸学步:故事出自《庄子·秋水》.成语“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17、当时,南阳城里居住着一个管理关税的都尉名叫宁成,这人很残暴,利用手中的权力横行霸道,百姓们都很害怕他,甚至连进关、出关的官员都不敢得罪他。人们都说,让宁成做官,好比是把一群羊交给狼管。宁成听说义纵要来南阳任太守,有些不安。等义纵上任那天,带领全家老小恭恭敬敬地站在路边迎接义纵。义纵知道宁成这样做的目的,对他不理不睬。一上任,义纵就派人调查宁成的家族,凡是查到有罪的,就统统杀掉,最后,宁成也被判了罪。这一来,当地有名的富豪孔氏、暴氏因为也有劣迹,吓得逃离了南阳。
18、连猪狗都不如。形容人格低下,品行极坏。
19、(解释)形容前途如锦绣一样十分美好,多用于祝福语。
20、(出自):《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五、关于诚信的成语典故大全及解释
1、有一次,纣王让人给自己做了一双象牙筷子,他的大臣太师箕子就感到非常可怕和担心。
2、(解释):照别人画的葫芦的样子画葫芦。比喻单纯模仿,没有创新。同“依样画葫芦”。
3、(出处)《国语·晋语》:“则恐国人之瞩目于我也。”
4、(解释):能就自身打比方。比喻能推己及人,替别人着想。
5、宋江因犯案被发配到江州,遇到早就想结识他的戴宗。于是两人一起进城,在一家酒店里喝酒。才饮得两三杯,又遇到李逵(kui)。后来,三人又到江边的琵琶亭酒馆去喝酒。
6、(出处)《汉书·刘辅传》:“天下不可户晓。”宋·楼钥《缴郑熙等免罪》:“而遽有免罪之旨,不可以家谕(喻)户晓。”
7、出自《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8、比喻不足以统率指挥。也比喻使仁厚的人去驾驭强横而有野心的人,这要坏事。
9、★中华成语经典故事欣赏:按图索骥
10、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11、出自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12、出自《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13、(解释):形容和悦而从容不迫地谈话。
14、吃喝玩乐、乐不思蜀、身不由己、小家碧玉、文不加点、天马行空、
15、成语典故大全及解释具体如下:
16、《论语》,一部不朽之作,影响了两千年来的中华文明。书中的许多警句格言,被广为流传;而你可知道,出自《论语》的成语竟有115个之多!今天这篇文章,值得收藏!
17、出自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
18、(解释):比喻众人拥护,围绕着一个他们所敬仰的人。
19、黄袍加身(赵匡胤)
20、(解释):咎:责怪。原指已经做完或做过的事,就不必再责怪了。现指对以往的过错不再责备。
- 1 描写赞美老师的词语【摘抄文案100句】 59
- 2 家长给老师的句子暖心【摘抄文案100句】 59
- 3 家长感谢老师真诚的话语简短【摘抄文案 59
- 4 端午快乐还是端午安康作文【摘抄文案 59
- 5 冬天的四字词语大全集100个少字【摘抄文 59
- 6 一辈子很短珍惜身边人是什么意思【摘抄 59
- 1 句句深入人心的经典句子【摘抄文案100句 59
- 2 感恩的心手语舞标准版【摘抄文案100句】 59
- 3 带风雨的诗词名句【摘抄文案100句】 59
- 4 描写春天的词语大全四字【摘抄文案100句 59
- 5 古诗名句经典励志意思【摘抄文案100句】 59
- 6 值得中学生摘抄的美文美句【摘抄文案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