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是什么的世界观,是对什么和什么的概括和总结【摘抄文案100句】
一、哲学是什么的概括和总结
1、人们可以认识和把握规律;并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2、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3、②规律有好坏之分。(错误。规律可以产生积极的作用,也可以产生消极的作用,但不等于规律有好坏之分)
4、第哲学具有最高的概括性和普遍性。
5、(特别提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6、(3)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阻碍实践的发展。
7、③柏格森:事物和状态不过是我们的心灵所采取的一种观点。
8、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原理
9、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0、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1、③从产生看: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2、阴阳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
13、第在西方哲学发展的两千多年中,否定性思维是推动哲学不断前行、不断丰富自身的理论自觉,没有否定,就没有肯定。从积极意义上讲,否定不是一味地摧毁,而是不断追求真理、探索真理、发现真理的过程,是为哲学范式的转换、哲学自身的建构和发展创造条件。第将这种以否定性思维为核心的哲学理论推向人类活动的实践领域,是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显现,它为人类解放思想、打破一切陈规陋习的束缚奠定理论基础,更为人类社会进步指明方向。
14、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15、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16、③打破传统经营模式,分清主流和支流
17、★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18、思维和存在不仅是人和世界关系的两个最本质的方面,也是两个哲学上最高的范畴。
19、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物质的独立性、根源性、客观性)
20、④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第五课)、价值观(第六课))
二、哲学是什么的世界观,是对什么和什么的概括和总结
1、②作用:为发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做出了原创性贡献。
2、③(起源:)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认识世界)
3、东江菜系里的盐焗鸡、梅菜扣肉、酿豆腐被称为“惠州三件宝”。盐焗鸡皮脆、肉滑、骨香、味浓;梅菜扣肉肉烂味香,咸中略带甜味、肥而不腻;咸鲜味的酿豆腐汤汁香浓、嫩香可口。这“三件宝”口味各异,但都偏重于“肥、咸、熟、香”。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4、哲学对于思维的认识,主要在于实践的观点,即先有实践,后有认识,先有感性认识,后有理性认识。
5、物质不等于物质的具体形态
6、④从特点看: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它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
7、主观臆造联系(诡辩论)、无视割裂消灭联系
8、B恩格斯总结哲学发展特别是近代哲学发展的历史事实,并吸取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有关思想,第一次明确提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9、整体性(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它的每一个要素都不能单独具有的功能)
10、★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一种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客观事物自身、多数人的观点、权威人士的观点(两个“凡是”)、被实践证明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都不能作为检验标准,只有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实践活动,才能作为检验标准。①说了不算,做出来再看;②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③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④真理无价宝,实践里面找;⑤真金不怕火练,事实胜于雄辩。
11、哲学是文化的范畴: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哲学)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
12、(3)自然科学前提: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们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周围世界成为可能。
13、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14、哲学的根本问题是思唯对存在、精神对物质的认识问题。哲学上的矛盾和斗争,主要在于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斗争,其实实践论的哲学观点,作为唯物史观具有客观性和先进性,是一种正确的认识论。
15、④范缜: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⑤王夫之:气者,理之依也。
16、哲学对生活和实践有指导作用。哲学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有助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7、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18、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19、第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即不能把唯物主义观点贯彻社会历史领域去,把人的思想和意志当作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从而在历史观上陷入了唯心主义。)
20、②近代形而上学(机械)唯物主义
三、哲学是对什么的总结
1、①黑格尔: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②毕尔生: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2、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4、追求物质满足看成是唯物主义,也不能把追求精神满足看成是唯心主义。
5、a.基本观点: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性。
6、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7、哲学及其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8、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9、事物发展的全过程(时间)
10、④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真正的哲学之所以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就是因为它从最一般本质和最普遍规律的层面上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11、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12、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13、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特点
14、b.客观唯心主义经典观点:
15、⑴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16、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而不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
17、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
19、发展的实质(什么是发展):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0、历史观(人类社会也是物质的)
四、概括一下哲学的基本问题
1、⑵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2、规律的客观性与意识的能动作用
3、“8”就是发,喜鹊报喜,慧星出现乃不祥之兆,指纹、手相、星座、生肖、风水决定人的命运
4、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狄德罗)
5、第思维科学知识。如:心理学、逻辑学等
6、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7、哲学对于社会的认识,主要在于对社会运行中的政治和经济两个矛盾运动的看法。国家的存在,社会的政治、经济运动都带有区域性,特别是裂变、聚变武器的存在,使世界政治具有危险中的平衡特征,我们的世界,既充满危险,在这种灭顶的危险中,同时存在一种平衡,这是世界政治的一大特点一一高危中的和平!
8、第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不是多数与少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9、形而上学在不同的语境下意义不同,主要包括两个。一个是指哲学中探究宇宙万物根本原理的那一部分。而另一个则是黑格尔开始使用,马克思也沿用的术语,它指的是与辩证法对立的,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观察世界的思维方式。
10、④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11、正确答案:B“科学之科学”是把哲学当作包括一切科学在内、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永恒不变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地阐明了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12、(1)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真正的哲学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因此,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13、哲学并非人人都有;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
1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
1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16、树立正确认识,坚持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
17、①物质世界总会存在人们无法认知的领域与现象
18、否认神创论,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正确的。
19、(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时,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在行动之前还要确定行动的目标、方式、步骤等。②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性的,并不限于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③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意识不仅能够反映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意识的主动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只有尚未认识之物。
20、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x)
五、哲学的总结语
1、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3、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4、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5、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反作用)
6、以事物一时力量的强弱、发展速度的快慢、是否成熟和完善来判断事物的新旧
7、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8、揭示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
9、★联系和发展的关系: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正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10、二元论认为思维和存在平行,都是世界的本原,是错误的
11、★真理的具体性: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具体的统一”指主观认识符合当地的实际;“历史的统一”指主观认识符合当时的实际)。
12、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1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实现了()
14、⑸朱熹:理在事先理生万物。“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15、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
16、五行说:生成万物的基本元素是金、木、水、火、土
17、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8、②来源时代: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研究和概括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成果
19、★割裂运动和静止关系的观点
20、《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1 描写赞美老师的词语【摘抄文案100句】 59
- 2 家长给老师的句子暖心【摘抄文案100句】 59
- 3 家长感谢老师真诚的话语简短【摘抄文案 59
- 4 端午快乐还是端午安康作文【摘抄文案 59
- 5 冬天的四字词语大全集100个少字【摘抄文 59
- 6 一辈子很短珍惜身边人是什么意思【摘抄 59
- 1 写雪景的诗句【摘抄文案100句】 59
- 2 五年级国庆节手抄报图片大全简单【摘抄 59
- 3 简短小诗歌【摘抄文案100句】 59
- 4 谦让的故事视频完整版【摘抄文案100句】 59
- 5 古代谦让的故事有哪些【摘抄文案100句】 59
- 6 abb式的词语闹【摘抄文案100句】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