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论语名言及解释翻译【摘抄文案100句】
一、孔子的论语名言及解释
1、孔子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颜渊》
2、(译语)评判一个人的时候,要看他说的话,观察他的言行举止,才可全面了解。
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孔子
5、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里仁》
6、译文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
7、译文他这种聪明,别人能做到,而这种愚傻,别人便难以做到了。
8、译文:死和生听凭命运的安排,富与贵在于上天的决定。君子只要尽心尽力而没有过失,对人恭敬而合乎礼法,那么四海之内的人都如兄弟一般了。
9、(译语)做官还有余力的人,就可以去学习,学习有余力的人,就可以去做官。
10、(连人都不能很好地事奉,还怎么能事奉鬼呢?)
11、(聪明的人喜欢水,因为他性情活跃象水一样流动不息,仁慈的人喜欢山,因为他心地淳厚象山一样厚重。聪明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聪明的人乐观,仁慈的人长寿。)
1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摘孔子《论语》
13、译文:(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而仍领会不了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告诉他(方形的)一个角,他不能由此推知另外的.三个角,就不要再重复去教他了。
14、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15、八佾舞于庭,士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孔子《论语》
1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
17、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释义:鸟快要死的时候,鸣叫的声音是悲哀的;人快要死的时候,说出来的话也是善良的。
18、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
19、孔子说:只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疑惑。
20、此处的“硁(keng)硁然”形容浅薄而固执的庸人。
二、孔子的论语名言及解释翻译
1、(释义)孔子说:“可以同他谈话,却不同他谈话,这会错过人才;不可以同他谈话,却同他谈话,这是错说了话。聪明人既不会错过人才,也不会错说话。”
2、其中有许多经典的语录,
3、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论语)
4、解释:过去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去。
5、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
6、孔子《论语》博大精深,本人只能对其中的一些论述,回答肤浅的体会与理解。
7、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摘孔子《论语》
8、孔子说,可以和他人说的事但不说,这是失人;不可和他人说的事,却和他说了,这是失言。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孔子在乡里间,貌温恭谦,表现得像个不善言辞的人;当他在祭祀宗庙和议论朝政时很善于明辨,对答如流;与上大夫谈话时,中正而有诤辩,敢于说实话;与下大夫交谈时,侃侃而谈,和气而又欢乐;君视朝时,恭恭敬敬,但又威仪中适,不张不弛。根据人的性格特征和场合说话,这需要仁德、智慧和勇气。
9、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ǐng)也。”(《里仁》)
10、还有《礼记·表记》里有一句话:“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这一句话也同样记忆深刻,现在理解起来,感觉对于今天,我们在复杂的社会交际中,仍有重要的指导和教益。
11、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12、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13、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摘孔子《论语》
14、(原)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智,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约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15、有教无类。——摘孔子《论语》
16、(释义)孔子说:“有益的快乐由三种,有害的快乐有三种。以得到礼乐的调节为快乐,以赞扬别人的长处为快乐,一多交贤能的朋友为快乐,这是有益的快乐。以傲慢自大为快乐,以无所事事地游荡为快乐,以过度的宴饮为快乐,这是有害的。”
17、解读:只学习不会用心思考,就会茫然没有收获;只是苦想,而不用功学习,就会无根据地乱想而使精神不安。
1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19、读《论语》的次数越多,便会觉得孔子的智慧越大,孔子说的话有不少是经典之作,对当下依然有现实和积极意义,这便是做事要先做人,做人德为先,善为行,一个人有了德性再去读书学习或者去做事,哪境界、哪心怀就不一般了。
20、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论语》
三、论语孔子的名言名句
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第三则是学习方法,强调复习对知识的必要性。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孔子说:仁德难道离我们很远吗?只要自己愿意实行仁,仁就可以达到。
5、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摘孔子《论语》——释义:如果名分不正理论上便讲不通,理论上讲不通,事情便办不成;……因此,君子给某种事物起名字时,就一定要在理论上讲得通,在实践上就一定能行得通。
6、孔子说:见到贤人就要向他学习,希望能达到他的水平,见到不好的人就要自我反省。
7、译文在重大节操上不能超越界限,在生活小节稍有出入则是可以的。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9、解读:每个人的才具、性情不同,因材施教,才会获得最佳的效果。
10、解读:一个人早晨明白了真理,即使当晚就死,那也可以说是并没有虚度一生。
11、《论语》记录了孔夫子一生言论思想,文字简约含蓄,言简意赅,颇具形象又蕴含誓理,涉及各个层面,倍受摧崇,对后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12、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13、译文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学生:学习文化,修养德行,忠诚不渝,言行一致。
1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孔子的名言100句及解释,希望喜欢!
15、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1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的欲,不逾矩。——摘孔子《论语》
17、触类旁通:比方从懂患上的一点儿,类推而知道其它的,形容长于类推,能触类旁通。语本《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18、(不必担忧财富不多,只须担忧财富不平均,不必担忧人口稀少,只须担忧境内不安宁。……既来了,要使他们安家乐业。)
19、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摘孔子《论语》
20、(君子一切靠自己,小人处处要求别人。)
四、论语中孔子名言
1、子曰:“有教无类。”——《论语》
2、以约失之者鲜矣!—《论语里仁》
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摘孔子《论语》答:①质:质朴。②文:文饰。③史:虚浮不实。④彬彬:相杂适中的样子.
4、仁是内在的品质,修养仁德全在自己。但仁又不是高不可攀的东西,只要我们真心诚意地追求,任何人都可以达到仁德的境界。但最难的是能坚守仁德。这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5、译文君子给人的印象有三种变化:远看庄重威严,接触则温和可亲,听讲话则严肃不苟。
6、人能生存是由于正直,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不过是他侥幸免于祸害罢了。
7、(译语)用礼来约束自己,再犯错误的人就少了。
8、答: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来说有什么因难呢?
9、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季氏》
10、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摘孔子《论语》
11、我个人认为叫《论语》,看名思义不外乎是孔夫子的思想见地,就论字之意,当言孔夫的言语循其理,得其宜,才能谓之为论。这一点从《文心雕龙》论说中可见一斑,论者,弥伦群言而研精一理者也!
12、(语意)“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不是件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件愉快的事?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的人,难道不是君子吗?
13、译文:到了一年最寒冷的时节,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凋谢的。
14、孔子说:“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子罕》
15、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论语雍也》
16、解释: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打算,忧患很快就会出现。
17、译文:(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而仍领会不了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告诉他(方形的)一个角,他不能由此推知另外的三个角,就不要再重复去教他了。
1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9、小不忍,则乱大谋。——摘孔子《论语》
20、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摘孔子《论语》
五、关于孔子论语的名言
1、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正直)、友谅(诚信)、友多闻(见多识广),益矣;友便辟(性情暴躁,惯走邪道)、友善柔(过份优柔寡断或和颜悦色骗人)、友便佞(心怀鬼胎。谄媚),损矣。——孔子《论语》
2、时至今日,依然影响着中国人。
3、(译)颜渊感叹地说:“(老师的道德和学问)抬头仰望,越仰望越觉得高耸,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深厚;看着好象就在前面,忽然又像是在后面。老师步步引导,用知识丰富我,用礼法约束我,想停止前进都不能。我竭尽全力,仍然像有座高山矗立眼前,虽然我想攀上去,却没有途径。”
4、一位爷爷他姓顾,上街打醋又买布。买了布,打了醋,回头看见鹰抓兔。放下布,搁下醋,上前去追鹰和兔,飞了鹰,跑了兔。打翻醋,醋湿布。
5、哥哥弟弟坡前坐,坡上卧着一只鹅,坡下流着一条河,哥哥说:宽宽的河,弟弟说:白白的鹅。鹅要过河,河要渡鹅。不知是鹅过河,还是河渡鹅。
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摘孔子《论语》——释义:孔子站在岸上指着河水说:“时光的流逝就象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去。”
7、未知生,焉知死?——孔子《论语》
8、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摘孔子《论语》——释义:读书人不能不心胸宽广意志刚强,因为肩负重任而且征途遥远。他把实现仁的理想作为自己的使命,担子难道不重吗?他为这种理想而奋斗,直到死去为止,路途难道不远吗?
9、(翻译)孔子说:“工匠要搞好他的工作,一定要事先修好他的工具。我们住在这个国家,就要为那些卿大夫中的贤人服务,与那些士人中的仁人交友。”
1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11、孔子说:冉雍这个人啊,可以让他去做一个部门或一个地方的长官。
12、译文能牺牲生命来成全仁德。
13、译文连人都不能很好地事奉,还怎么能事奉鬼呢?
14、解释:执政者不因人说好听的话就提拔他们,也不因他是坏人就鄙弃他说过的正确的话。
15、(释义)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做事要勤快。”
16、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17、(《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18、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19、解释:用功读书便忘记了吃饭,陶醉在学问里,便忘了忧愁,不知道衰老要到来。
20、解读:最好的教育,也许是培养学生的兴趣,乐在其中,才能久远。
- 孔子十大经典故事【摘抄文案100句】 59
- 小学孔子名言名句大全及翻译【摘抄文案100句】 59
- 孔子关于孝道的名言及故事【摘抄文案100句】 59
- 孔子曰学无止境【摘抄文案100句】 59
- 孔子的十大经典名句【摘抄文案100句】 59
- 论语二则【摘抄文案100句】 59
- 孔子名言集锦【摘抄文案100句】 59
- 孔子说的最著名的一句话【摘抄文案100句】 59
- 孔子与弟子10个简短小故事【摘抄文案100句】 59
- 孔子的名人名言【摘抄文案100句】 59
- 孔子简介哪个朝代【摘抄文案100句】 59
- 孔子说的名言警句【摘抄文案100句】 59
- 孔子关于诚信的名言名句三年级【摘抄文案100句】 59
- 孔子说的学无止境【摘抄文案100句】 59
- 孔子负责任的名言【摘抄文案100句】 59
- 孔子名言名句和解释【摘抄文案100句】 59
- 孔子说尊师的句子【摘抄文案100句】 59
- 孔子的10个小故事简短【摘抄文案100句】 59
- 孔子的经典小故事【摘抄文案100句】 59
- 孔子说的勤学好问的名言是【摘抄文案100句】 59
- 1 描写赞美老师的词语【摘抄文案100句】 59
- 2 家长给老师的句子暖心【摘抄文案100句】 59
- 3 家长感谢老师真诚的话语简短【摘抄文案 59
- 4 端午快乐还是端午安康作文【摘抄文案 59
- 5 冬天的四字词语大全集100个少字【摘抄文 59
- 6 一辈子很短珍惜身边人是什么意思【摘抄 59
- 1 群蚁排衙的意思是什么呢【摘抄文案100句 59
- 2 教师节快乐手抄报简单又漂亮少写字【摘 59
- 3 爱祖国的诗6句【摘抄文案100句】 59
- 4 泰戈尔诗选摘抄【摘抄文案100句】 59
- 5 兔年春联大全七字【摘抄文案100句】 59
- 6 梦想改造家设计师排名【摘抄文案100句】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