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说说感悟句子(文案精选123句)
一、信仰佛教的说说
1、竟然和佛教信仰不谋而合!
2、禅宗的修行本来是通达心性的绝好途径,但是修行者也需要明理,不明教理直接趋入很危险,有可能误入歧途。而如果只是枯坐,毫无境界,也不过是空耗时间而已。
3、改革开放了,人们的生活渐有起色,各方面也有了自由空间,于是,被压抑的心灵开始寻找归处。而与此同时,宛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一般,气功、瑜伽以及后来的心理咨询和催眠等宗教非宗教团体也应运而生。
4、他因此被誉为“世界上最快乐的人”。
5、释迦牟尼降生人间,贵为太子,抛弃了功名富贵,难道他是傻瓜吗?不是的,他实在是一个具有广大的慈悲心和智慧的人,他‘先天下之忧而忧’——为人类的生、老、病、死不能得到解脱,食不甘味,席不暇暖,而出家求道。他更是‘后天下之乐而乐。’——说法四十九年,栖栖遑遑,夙夜匪懈,留下了多少宝贵的真理与训诲,是黑暗人生的一盏不灭的明灯,是汹涌苦海中一只不沉的慈航。谁像佛有这样的悲心,立下‘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誓愿,在众生度尽以前绝不歇息的?
6、我不排斥任何宗教,它们对人类的贡献不容置疑。但在长期观察后我也认为,佛教义理的确是内心科学之精髓,世间任何一门学问,不管是心理学、逻辑学、宇宙学、生命学,这些知识虽然各有其深邃与智慧一面,但却无法超越佛法的理论和认知,过去没有超越过,将来也不会超越。
7、索达吉堪布著述甚丰,介绍他著作的单子有整整两页,这让我们学界人士都颇感汗颜。
8、什么都不信的人是比较空虚的。上班、下班,看电视、睡觉;第二天也是上班、下班……一天天这么过。当然,日子可以这么过,这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但是谈及意义,谈及我们对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可能还是需要一些思考。
9、佛教教人知足常乐,要学习禅定,乐观进取。依照这样去做,心情自然平静,不生烦恼。
10、我没有什么高深的学识和修证,这一点我有自证,也算自知之明吧。只不过从小信佛,加之近30年的学佛历程,让我对自己有了些信心。时间长点而已,也没有别的。
11、佛教义理乃内心科学之精髓
12、没有实际福德,智慧只有空谈,别说一般人不服,就是厚德君子,也当怜悯藐视,叹息离去。
13、那么在这个时候,在你寻找信仰的当口,有可能遇到好的宗教,树立正确信仰;但也有可能遇上邪教,堕入邪知邪见的深渊,谁能保证呢?没有智慧掌控的饥饿心灵,一口咬住的是真理美食还是邪教毒品,不好说。你们也清楚,邪教有市场,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14、很高兴又和大家见面了。
15、因为,只有通过归依的仪式,皈依三宝,获取佛教徒的身份后,继续如律、如法修行,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佛教信徒。
16、我们每天打开报纸可以看到一些人犯了“杀、盗、淫、妄(欺诈)”的新闻。在这些作罪者的行列中,一个真正的佛教徒是不会挤到里面去排队的。
17、当你对见解和修行有了确实认知,接下来就要用修行把它明晰、真实地体现出来,也就是要认识心性。
18、很多人做事无恒心,总是急于见到回报,一时见不到回报,就懈怠懒惰不想做了,这就是急功近利,发心不正,而不是以愿心为前导,以恒心只管做自己的事,一直做下去的正确心行,比如这位男师兄一开始对我不是很理解,这位女师兄对我们也不是很熟悉,但随着我们持续不断,经年累月,不断做那些该做的事情,慢慢时候长了,大家就都能彼此理解了,所以我们做事情,不论是投资还是教化,或者是夫妻俩过日子感化,乃至于教孩子都是一样,都一定要有恒心,只管自家怎么做的,自己好好往好处做下去,随顺因缘细水长流的做,渐渐的,那些有赤子之心的,与你有同一志向和心愿的就能够逐渐的理解你,逐渐的,你就会有道友,就感召来那些与你志同道合的。
19、今天我们探讨的是内心科学,在心这一层面,我向来觉得佛教与科学是一样的,我们都相信理性。佛教所强调的信——“信乃道源功德之母”,指的就是理性之信。
20、不饮酒——酒能乱性,使人失去理智,因此必须戒绝。(论语中孔子亦有‘不为酒困’一语,不过酒在当药用医病时,暂可通融。)朋友们想想看,这五戒不是刚好与儒家所提倡的仁(不杀生)、义(不偷盗)、礼(不邪淫)、智(不饮酒)、信(不妄语)不谋而合吗?
二、佛教说说感悟句子
1、欢喜恭敬僧人的福德有多大?
2、其实佛教只是不‘讳疾忌医’而已,并不是真正悲观的,你看人生不是充满著许多的苦恼吗?你瞧这个世界哪一样是真实的?永恒的?(难道不是吗?连孔子都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佛教并不是一种不负责的宗教,它先要我们认识这个人生是个苦恼的人生,然后进一步地分析这些人生的苦恼都是人自己的无知贪欲招来的,因此人人都可以自己克服这些苦恼。最后指出人生的幸福之道,希望人们要节制自己的欲望,多为别人服务。佛教深信:自己要想快乐,一定不能把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只有全体众生都能幸福快乐,个人才会有真正的幸福、快乐的。
3、有了这种认识,再来看《金刚经》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就能理解:科学所证实到的夸克、亚夸克等微粒也无非缘起显现,有相,但不成立本体。
4、信仰可以是宗教,信仰也可以是执著的梦想,应该是你觉得自己生命中很重要对你影响很深的东西。比如:你可以信仰生命的自由,你也可以信仰某个真理(虽然这并不容易),你也可以信仰自己对未来的勾画等等。不知道我说的对你有没有帮助,说真的一时间我也很难想到自己的信仰,很多时候不是没有,只是平时没有意识到而已。
5、就如那已经昏暗了十年的漆黑房间,
6、梵呗的起源、发展与功用
7、这种“测不准”,佛教里称“万法唯心造”。
8、我们每天打开报纸一看,整版的社会新闻,都是令人触目惊心的‘杀、盗、淫、妄’。谁不会浩叹人心不古呢?
9、佛教认为眼前不如意事都是以前自己做的因所结的果,所以要勇于忍受,敢作敢当,不可怨天尤人。
10、不看人手猪不知敬僧的好处这么大
11、这是空学其表,内里草包,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有什么用呢?
12、轻慢僧人的果报有多重?
13、如此,‘各人自扫门前雪。’的自私心理将不复存在,人人急公好义,古道热肠,‘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就是一个充满着爱与同情,公理与正义的人间了。
14、为什么要做佛事?如何做佛事?
15、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这样子比较少后悔。
16、别灰心,别泄气,就是那已经昏暗了十年的漆黑房间,只要点燃起一盏灯,就可以驱逐十年的黑暗,而带来了满室的光明啊!(佛家叫做:十年暗室,一灯能照。)青年朋友们!快点燃起你心中那盏不灭的灯,光明就在你周围,幸福就在你的身边。
17、他已经皈依了。起先他也认为佛教是迷信,皈依、出家或佛教行为只是形式而已,但通过姐姐的因缘,开始听闻佛法,甚至研究起佛法,“佛教最令我惊讶的两个概念就是‘无常’和‘因缘’,这是科学证实不到的,偏偏这正是宇宙万物的真理,是我们不能去否定的。”
18、苏国辉教授是香港大学脑神经科学专家,多年的科学研究和实践,反而让他对佛教有了新的认识,他相信,虽然科学先进,“但很多事情科学是无法解释的,很多重要的问题,佛法可解释其他宗教所不能解释的,甚至帮助解决这些问题,这是佛法最吸引我的地方!”
19、在我们的生活里,也常有人打着“科学”的旗号,“你要吃这个、吃那个,再不吃就完了……”,或者顶着什么“教”的名义,“你要这么这么做,不然肯定有灾难!”
20、如果,你还在为物质基础而努力,请你永远都不要失去对于信念的追求,对未来美好的向往。
三、关于佛教说说
1、对我来说,我确实信仰佛教,但我不会走火入魔,也就是说,虽然我见了很多东西是很灵的,但是我绝对不会天天在家烧香,遇事慌乱,然后祈求佛祖怎么怎么样…
2、你如果只是想去测试哪家的庙,灵不灵,我告诉你,你一开始动机就错了。佛家有六通
3、穷人和富人都有信佛和不信佛的。无神论者就不说了。说有神论者。穷人命运坎坷,自己无能为力,又想摆脱困苦,自然就想求佛帮助以改变命运。富人有福,顺心如意,总想保持这种好的命运,但不知有什么好的方法,比较来,比较去,认为佛的力量强,自然也来向佛求助了。以上是俗论,站在哲学的角度。一个人信不信佛都是前世的因缘。今生是续缘,才继续信佛。来世还会再信佛。
4、快乐的时候,信仰给你憧憬。
5、我不是说因为贫穷才幸福,这样的话,乞丐就最幸福了。我是说,当佛教的信仰从小注入他们的血脉,让他们在知足少欲和乐观的心态中成长,此后不论过上什么生活,碰着什么境遇,都会体现出那份天然的快乐。
6、于2017年7月天湖寺与弟子众的对话
7、自己的前途、命运、归宿,以及成败、苦乐不操纵在别人的手中。
8、什么是万法?就是器世界和有情世界。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所研究的一切法。自然科学研究外在事物,社会科学研究人类社会现象,而佛教认为,这些事物或现象的差别全都是心造的,诚如月称论师在《入中论》中所说:“有情世间器世间,种种差别由心立。”
9、现在在这个世间,在中国、在外国学佛的同修,实在讲,着重在修福是占绝大多数。他修福的目的在哪里?求发财、求升官、求家里人平安。心量就那么小,自私自利,诸位想想能求得到吗?决定求不到。
10、巫教没落是因为道教的兴起,和佛教没有关系。巫教就目前来说应该依然存在,巫教在古代的活动区域是当今的云贵高原,所以容易提到云南。巫教不养蛊,养蛊是达到自己的目的,未必害人。
11、古德的讲经说法,任何时候都是在启发我们去实修,去真干,这就是讲经说法的目的,指向所在。
12、“若不知此心,奥秘法中尊,求乐或避苦,无义终漂泊。”
13、如果被问的人回答“不像”,那么这个狐仙就讨封失败,几百年上千年的修行,化为一旦
14、功德回向给别人有用吗?
15、在你贫穷的时候,那你就用身体去布施,譬如说扫地、洒水、搬东西等,这也是一种布施。
16、当我们借鉴佛教知识思维这个道理时,业感现象很能说明问题,因为它也是测不准的。
17、要懂得自我的修行,不要对诸事无所谓,这会破坏自己的德行和福报,要有敬畏之心,要有因果之念。并在此基础上,精进从容,努力做好自己,如果可以帮助更多的人...
18、佛教教人们积极奋发向上
19、(本文是作者在第三届中国普陀山南海观音文化节上的发言)
20、内心充满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语不正的人,不能算是一位五官端正的人。
四、信佛的人说说
1、一念无明,误以为有固定不变的世界存在,继而误以为有一个“我”存在,是人痛苦的根源。本来并没有一个“我”,但是人却执着地坚持有“我”,于是人就会做一切事情去维持“我”的存在感——有点像一个人说了一个谎,就必须不断地编织谎言,才能维护一开始的那个谎话一样。人固执地不承认无我,也不承认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但是无我无常却时时显现,于是人就时刻生活在焦虑之中,如同一个怕被揭穿的骗子一样,得不到片刻安宁——当然,这些是人内心深处发生的心理活动,一般人平时觉察力粗糙的时候,是发现不了这些的,人以为自己的痛苦都是由其他一些原因(比如没有足够的钱、没有地位……)导致的。
2、空性与光明无二无别,这是心的本体。一般来讲,这个道理非常深奥,不经由佛教的修持,只用科学或心理学方式是很难通达的。而从历史上看,高僧大德们在通达心性的时刻,因为真正了解了,也就看破、放下了。
3、像他一样拥有内在快乐的人,我相信,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不过,如果你到城市里有财富、有才华、有地位的人群中寻找,不一定找得到,相反,在有纯正信仰的群体中你会发现:原来快乐的人确实不少。
4、只能说,我们经受的痛苦和煎熬佛菩萨都懂,很理解,彻底的理解,因为他们都是这样过来的,在他们眼里,这就是必然的事,很正常的事,根本不必说的事,但现在人都不懂啊,总是还没做什么呢,甚至根本就什么都没做,从来就没做过,根本就不曾发心,脚踏实地在心上实干一番,就天天费点散漫精神听听,看看,就觉得自己做了很多了怎么没有效果,修了很多了怎么没有福报,急功近利,贪心切切,觉得自己没有收到好果子的回馈,觉得修行太难了什么的,这是太贪心了,太可怜了,对待你的法身慧命,生死大事,你甚至还没有个高考考生用的功夫多,你这样对得起佛法,还有你信仰佛法的样子吗?
5、上个礼拜,由于外面出差,正好路过老家,于是就在家里待了4~5天。我有一个表哥,正好也是从外面回来
6、其实我们的灾难,是不理性。一个人如果足够理性,有智慧,就能够获得正确信仰。
7、也许你会觉得矛盾,生怎么会是灭呢?让我们先假定一微秒就是这“一刹那”,一个不能再小的单位。
8、我本人一直对观音信仰的问题有很大的兴趣,因为在佛教的菩萨中间,观音信仰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特别在中国的佛教里面。我们知道在佛教初级发展过程中间,没有菩萨,没有现在所说的佛。原始佛教被称为佛的就释迦牟尼一个人。菩萨有没有?有,菩萨指“觉悟的有情”,菩萨这个词梵文翻译过来的音,全称是“菩提萨埵”。在原始的佛教里面,菩萨是泛指,没有那么多菩萨。在大众佛教兴起以后,佛菩萨的信仰才开始发展起来。有了众多的高僧,在佛教众多的活菩萨中间,我想这个释迦牟尼佛,弥勒佛,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大概是世人最为熟悉,也是世人仰仗最多的佛菩萨。其中特别是阿弥陀佛,观世音是解救现实的苦难,解救生死,救苦免灾。
9、当今学者们知识面比较广,这个也看,那个也学。这固然是一种求知方法,但从逻辑学的认知态度来看,不求甚解是不可以的。也就是说,有了问题不能放着,你选择这个课题,那对里面的每一个知识点都要通达。怎么通达呢?要辩论,要和智者们辩论,直至辩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10、要从五戒:不杀生、偷盗、邪淫、妄言、饮酒要加行十善(身:不杀生、偷盗、邪淫。口:不恶口、妄言、绮语、两舌。意:不贪、瞋、痴。)
11、在群里说了话后,记录文字如上。
12、再有一部是宋代田系斋(音译)翻译的,但是这部经全卷都是讲观世音菩萨的事迹,讲到观世音菩萨在各个地方怎么样救度众生,特别这里面提到在密教中间特别著名的波罗密,这部经是最大的,最详细的观世音经。
13、本章所要讨论的是信仰佛教的好处,首先要声明的是,这并不意味著信仰其他的宗教,就不能得到好处。诚如张澄基博士在‘什么是佛法’一书所说的:‘佛法绝不诋毁其他宗教。佛法相信众生根器不同,教导之法,自不能泥一。’因此‘各宗教与哲学,皆有其价值与功用。各种宗教,皆能在某一时间空间中,对某一类众生发生教化与利益的作用。’
14、因为,内心虔诚、心中有佛的人,自然会以佛为修行导师、以法为修行准则、以僧为修行楷模。
15、我(和尚)喜欢这样过生日
16、佛说四种朋友你是哪一种?
17、羊群是一个散乱组织,每只羊都没有主见,因此当一只羊有什么反应时,便会骤然引起整个羊群的巨大骚动;甚至一只羊受惊跳崖,其他的也会跟着坠入深谷。
18、病痛的时候,信仰给你慰藉,
19、闻法思维,是知道路子,知道方向,是明白道理,是为真修实干做的前置准备,但真正要功夫上身,那都必须要去干去行,才能得到真东西。
20、我们讲的三教九流是追求真理的,三家之言是追求真理的,是我们要到达真理的地方去,在摸索这个。所以佛陀的教育是教我们会;信仰是教主是万能的,而我只有祈求他的恩赐。
五、信仰佛的句子
1、在中国,也许有人不知道释迦牟尼是谁,但是没有人不知道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不仅寺中的信徒开口便称“阿弥陀佛”,即使在一般的民众中间,这两句话也早就成为人们的日常口头语,或者提示语。观世音菩萨是集中体现佛教慈悲精神的菩萨,他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把有苦有难的众生从苦海中解救出来,或者满足祈愿者的种种愿望,观世音菩萨是佛教中家喻户晓的菩萨,而且流传着有关于观世音菩萨的故事,下面我想用几个问题对观世音信仰问题谈谈。
2、佛教又认为众生是一体的,休戚与共的,小我生活于大我之中。因此要牺牲小我,完成大我,不但不能自私自利,反而要有慈悲助人的精神。
3、佛教是中国信仰的和优良传统的集大成者,
4、随着一个人的意识运作,它不仅可以让外在事物不断发生变化,甚至可以发出特别广大的波,有如银河系般无边无垠。这种波是眼睛看不到、手摸不着的一种能量,要确定测量当然很困难,就像粒子的不确定一样。
5、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6、第三:天耳通,能闻六道众生苦乐忧喜之语言,及世间种种之音声。
7、上香诵经持咒、打坐念佛等有禁忌吗?
8、最早对观世音菩萨做详细描述的大乘佛教的经典,就是法华经,观世音菩萨就有观音经单独的流传。此后,各种以观音为名的经典也纷纷出来,观音信仰也由此日益的兴盛。那么这种情况的出现,在中国出现,很可能跟南北朝时期,北朝的一个僧人叫做唐摩罗藏法师有关。他当时劝人常常念观世音菩萨这个名号,而且他讲,观世音菩萨跟此土有缘,跟中国是最有缘的。而隋唐以后,汉语中间以观世音的名作为经典,多的数不胜数,特别是那些以千手千眼作为称号,这类观世音的经典实在太多。
9、~~~~~~~~~~~~~~~~~~~~
10、所以英国哲学家罗素说:“世界上的宗教,我最赞成的是佛教。”
11、如果,现在帮助不了更多的人,请你修身养性,做好自己
12、我对科学也有信心,是因为长久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用严谨的推理与实证,展示先进的理念及成果,造福人类。于是我认为,想让佛教的理智光辉遍照世间,让人们的心灵受益,也需要懂些因明的辩论方式,以树立坚信、推广佛法。
13、所以《卡拉玛经》教诫:“不要信风说、传说……”
14、佛教关注的是人如何彻底从这些愚昧和痛苦中解脱出来,为此,佛教中发展出了很多种不同的方法。所有的方法的最终目标,都是让人能够觉。而为了能觉悟,需要训练人的定力和慧:前者大致是让心能够逐渐宁静下来,稳定地观察的能力;而后者则是观察内心,从而看到世界的本来面目的能力。
15、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
16、而一个佛教徒最少要严守下列五种基本戒律:
17、老人的子女多年没有看望过他,
18、第一:神境通,又作身通、身如意通、神足通。即自由无碍,随心所欲现身之能力。
19、不妄语——说话句句真实,不虚伪,不说谎。
20、我如今在这三个月里,要求自己时刻提起心来断恶修善,精进修行,念佛拜佛,阅读做笔记,做这些事,就是为给大家看看,其实我也很苦,修行也很苦,需要忍耐,需要时刻看着自己念头在道心上还是在散漫上,需要流汗流泪,在某些时候甚至要流血,但我仍旧这样走着,很辛苦艰难的实干,如果某时某刻,你看到想到我,觉得我还像个人样,不要看这现有果地,得看到因地,得知道人家因地是怎样过来的,古来大德在因地修行都是怎样过来的,我不过是生死凡夫一个,业重福薄,障深慧浅,根本不是大根器人,有什么资格可以自命不凡呢,有什么资格可以放逸轻慢呢,古今大德都是这样过来,如今我要发心修行,离苦得乐,了生脱死,求福开慧,不这么干怎样行呢?
六、信仰佛教的说说
1、不要因为众生的愚疑,而带来了自己的烦恼。不要因为众生的无知,而痛苦了你自己。
2、讲到这里,我得说,我这个人有些特别。我研究佛法,会对佛教生信心,而我看世间理论,会更加深我对佛教的信心。这种信心,也许是我的分别念,但也许是在认识和比较中得到的一种经得起考验甚至相当科学的理智信念。
3、假如我是佛菩萨,你这样来求我,我会拒绝你,你的供养我不会接受的。为什么?你心量太小了,自私自利,我怎么能接受?我要接受你的贿赂,保佑你,那我不就变成了贪官污吏?所以这是迷信,这是大错特错。诸位要记住,不要说是佛菩萨,凡是正神都不接受贿赂的,你用金钱财物去供养,巴结不上的!妖魔鬼怪他才接受,接受之后,他是不是真的保佑你?他才不保佑你!到你该害病还是害病,该死的时候还是死。邪神总是欺骗人,正神不欺骗人,所以他不接受你的贿赂。
4、诗人臧克家曾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如果一个人死了还能活着,是指他的精神永存,那我们也可以说:佛陀圆寂了,但他的精神还活着。
5、第五:宿命通,又作宿住通,能知自身及六道众生之百千万世宿命及所作之事。
6、第四佛教可以使人得到真正的快乐
7、至于其他的初一吃观音斋,那是什么原因,我就不知道了。但我要求我妈千万不能变成一辈子和我姥姥一样都吃素了,那样太辛苦了!
8、第佛教可以使人获得正确的人生观
9、我请更多的人思考,我们未来的路….
10、要诚心,要心诚,这一点我想特别提醒我们的一些读者
11、首先谈一下记述观世音菩萨的佛教经典,最早出现观世音菩萨名号的佛经是后汉。积聚了观世音菩萨。其后,就是我们最熟悉的心经,心经中间是观自在菩萨,现在我们看到的玄奘心经,是观自在的菩萨。玄奘认为原来的观世音的译法有点不妥当,有点问题,所以改译成观自在的,其实梵文的原词有两方面的含义,具有观世音,也具有观自在,这两个名称指一个菩萨。
12、朱建军:中国著名心理学家。意象对话疗法创始人。回归疗法创始人。北京林业大学心理系教授。中国文化传承与发展在当代的开拓者与践行者。著有心理、文化方面的著作40余部。
13、回家之后,我妈把这个风水上的事和我爸说了,第二天清早,我爸就去祖宗的坟地里去看,居然和那尼姑说的一模一样,她可是在寺庙里啊,这居然都知道
14、有人怀疑佛教是悲观的,因为它提倡‘苦空无我’,认为人生充满著诸多的苦恼,认为眼前的世界都是因缘暂时聚合而成的,没有一样是真实的、永恒的。
15、康有为说:“佛学之博大精微……虽有圣哲,无所措手。其所包含,尤为深远。”
16、佛教说人的身体是‘空的’,‘假的’,目的在劝人不要‘处处为我’,而要‘我为人人’,因为‘我’既然是‘空的’、‘假的’,那么功名利禄要来何用?
17、如果只皈依三宝中的法宝,和学者研究学问无异,不能礼敬佛僧,本身就违背了法的要求,自然得不到佛法的无边实益。
18、对于眼前的苦难,能随遇而安,不怨天尤人。
19、可见,不皈依佛是忘本,不皈依法是迷信(盲目信仰),不皈依僧是忘恩,唯有三宝齐备,才是完整的佛教。
20、第四:他心通,能知六道众生心中所思之事。
1、和尚待客分三等,你是第几等?
2、观音说法,观音显现各种各样的,或者法王身,或者显现帝释身,或者显现大自在王身;官吏说法,显现官吏身;至于婆罗门说法,他就显现婆罗门身。为妇女说法,他就显现妇女身,为小孩说法,他就显现小孩身,等等。这个里面他就说,观世音菩萨他有无量的化身。33种化身也应该说只是一个举例,通过的说法,在楞严经里面也有,楞严经里面讲到观音菩萨有32个化身,来度化众生,内容大致相同。
3、在后台菜单中点击→新书推介→信仰心理学,即可查看最新连载文章。
- 关于佛教说说(文案精选102句) 59
- 关于佛初一十五的说说(文案精选78句) 59
- 关于佛教说心情的话(文案精选63句) 59
- 佛教说说感悟生活(文案精选121句) 59
- 佛教生活的句子(文案精选83句) 59
- 关于佛教说说(文案精选66句) 59
- 佛教心情说说(文案精选54句) 59
- 说说自己的远大理想和抱负(文案精选51句) 59
- 佛教最简单的咒语(文案精选92句) 59
- 佛教感悟人生的句子 经典(文案精选109句) 59
- 佛教经典语录图片大全(文案精选101句) 59
- 佛教心情说说感悟生活(文案精选113句) 59
- 写宝贝生日的说说(文案精选119句) 59
- 宝贝过生日的朋友圈说说(文案精选90句) 59
- 宝贝 生日快乐的说说(文案精选130句) 59
- 宝贝的生日说说怎么发(文案精选63句) 59
- 小宝宝生日的说说(文案精选62句) 59
- 宝贝5岁生日怎么发表说说(文案精选108句) 59
- 宝贝4岁生日朋友圈说说儿子(文案精选124句) 59
- 宝贝5岁生日微信说说儿子(文案精选107句) 59
- 1 描写赞美老师的词语【摘抄文案100句】 59
- 2 家长给老师的句子暖心【摘抄文案100句】 59
- 3 家长感谢老师真诚的话语简短【摘抄文案 59
- 4 端午快乐还是端午安康作文【摘抄文案 59
- 5 冬天的四字词语大全集100个少字【摘抄文 59
- 6 一辈子很短珍惜身边人是什么意思【摘抄 59
- 1 关于佛初一十五的说说(文案精选78句) 59
- 2 关于佛教说心情的话(文案精选63句) 59
- 3 佛说心语句子(文案精选92句) 59
- 4 佛教说说感悟生活(文案精选121句) 59
- 5 佛教生活的句子(文案精选83句) 59
- 6 佛说静心句子(文案精选150句)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