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的思想主张【摘抄文案100句】
一、顾炎武的思想主张
1、④梁启超归结其思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2)影响:提倡怀疑精神,促进思想解放;成为阳明心学的先声;促进儒家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提倡静坐,忽视实践;其思想“心在万物上”是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3、(3)取舍:取孔孟之道,舍宋明理学。
4、评价材料中汤一介教授关于明末反对封建礼教和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5、顾炎武为了进—步论证“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的道理,还在《日知录》的《守令》条中写到“所谓天子者,执天下之大权者也。其执大权奈何?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而权乃归之天子。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乃益尊。”这里的“各治”,也就是“众治”,只有“众治”,天子之权才能受到尊重。相反,“后世有不善治者出焉,尽天下一切之权,而收之在上”,这是“独治”,搞“独治”的结果是“贤智之臣亦无能效尺寸于法之外,相与兢兢奉法以求无过而已”。
6、对晚明商品经济发展状况的认识
7、A.是对君主专制集权的批判
8、亭林先生手不释书体现了他书本不离手,形容他勤奋好学,学而不厌的精神。文章主要表现了顾炎武勤奋、刻苦、严谨、专注,认真好学的特点,并写了顾炎武读书,考察的内容。
9、《日知录》是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的代表作,内容很丰富,包括政治、经济、哲学、文学等方面的观点内容。
10、我来说我来说~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11、今日贪取之风,所以胶固于人心而不可去者,以俸给之薄而无以赡其家也……白居易为盩厔尉,诗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其江州司马厅记曰:「唐典,上州司马秩五品,岁禀数百石,月俸六七万。宫足以穴身,食足以给家。」今之制禄,不过唐人之什二彼无以自赡,焉得而不取诸民乎?日知录卷十二
12、亭林论学宗旨,大要尽于两语,一曰「行己有耻」,一曰「博学于文」,其意备见于与友人论学书。略曰:
13、顾炎武曾经五次来到陕西关中。在此,他结识了不少朋友,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富平的李因笃、周至的李颙(二曲)、华阴的王宏撰(山史)。
14、(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类似于西欧人民的主权思想”,可知,此题涉及的是的政治民主思想范畴.A项是李贽的观点,即反“三纲五常”,强调人应该有的合理欲求,与题意不太相符,故排除.B项意思是出仕则当帝王的老师,不出仕则(潜心研究学问)为天下人做万世师表.与题干意思不符,应排除.C项为王阳明提出的心学思想,意为要了解宇宙的奥秘,达到对事物真相的认识,只须返视探求自己的心性良知即可.与题意不符,应排除.D项是黄宗羲的主张,反对君主专制制度,体现了民主思想,故D项正确.故选D.本题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考查黄宗羲的思想主张.黄宗羲的思想主张:反对君主专制.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主张工商皆本,反对重农抑商.
15、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并缓慢发展
16、顾炎武之所以会否定君主高高在上的地位,拉近君臣关系,是因为随着朝代的更替,君主的权利也被无限的放大和集中,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也被无限的太高,到了晚明,千年的君主专制可谓将做到了极致。
17、顾炎武毕生多次入陕,两次到富平讲学,晚年又定居华阴,并与王宏撰在华山以研究理学为掩护,商讨反清复明大计,还捐资重修了“镇岳宫”“朱子祠”“九贤祠”。
18、北宋人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的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党领袖。
19、顾炎武(1613年7月15日—1682年2月15日),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
20、(1)黄宗羲:继承先秦民本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激烈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二、顾炎武的思想主张
1、黄宗羲认为,上古君王“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后世君主则“以君为主,以天下为客”;古之君王,受到人们爱戴:“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而今之帝王。则人民“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大”。据此可知,黄宗羲()
2、东京之末,节义衰而文章盛,自蔡邕始。其仕董卓,无守;卓死惊叹,无识。观其集中滥作碑颂,则平日之为人可知矣。以其文采富而交游多,故后人为立佳传。嗟乎,士君子处衰季之朝,常以负一世之名,而转移天下之风气者,视伯喈之为人,其戒之哉!
3、《日知录》是笔记形式的著作。顾炎武曾把其内容概括上、中、下三篇。上篇经术,中篇治道,下篇博文。《四库全书提要》对其内容有进一步的分述:“大抵前七卷皆论经义,八卷至十二皆论政事,十三卷论世风,十四卷十五卷论礼制,十六卷十七卷论科举,十八卷至二十一卷皆论艺文,二十二卷至二十四卷杂论古义,二十五卷论古事真妄,二十六卷论史法,二十七卷论注书,二十八卷论杂事,二十九卷论兵及外国事,三十卷论天象术数,三十一卷论地理,三十二卷为杂考证”。潘未对此书评价很高:“意惟宋元名儒能为之,明三百年始未有也”。顾炎武的实学思想和基本观点在这部书中得到了系统的发挥。
4、在知行问题上,针对明末空疏浮华,随世浮沉的风气,顾炎武主张知行统一。他提出“天下兴亡,匹夫与有责焉”(卷十三《正始))条)。有了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还要“博学于文”
5、(2)本题陈献章思想的影响。依据材料“强调怀疑的重要性”等可以得出结论。
6、第三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顾炎武的治学方法
7、顾炎武通过提倡经学来作为其倡导经世致用之实学的号召。他提出了“理学,经学也”的著名命题。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他详细论列了天文气象、农田水利、采矿、制盐、造船、航海、海战和内陆河流湖泊的水战等各方面的知识。特别令人惊异的是,他已经开始研究“船坚炮利”的问题。他致力于开辟中国哲学知识论的前进方向,认为圣人之学本质上是一种注重个人道德践履和社会政治实践的学说,虽然也讲“和顺积中,而英华外发”,有体用之分,但并没有用心于内之说。顾炎武反对理学家“专用心于内”,但主张发挥“心”的能动作用,去认识事物,去“裁物制事”。
8、吾读《宋史忠义传》至于陈遘,史臣以其婴城死节,而经制钱一事为之减损其辞,但云天下至今有经总制钱名,而不言其害民之罪。又分其咎于翁彦国,愚以为不然。《鹤林玉露》曰:‘宣和中,……命陈亨伯以发运使经制东南七路财赋,因建议如卖酒、鬻糟、商税、牙税,与头子钱、楼店钱皆少增其数,别历收系,谓之经制钱。其后卢宗原颇附益之,至翁彦国为总制使,仿其法,又收赢焉,谓之总制钱。靖康初,诏罢之。军兴,议者请再施行,色目渐广,视宣和有加焉。以迄于今,为州县大患。……其后叶正则作《外稿》,谓必尽去经总钱,而天下乃可为,治平乃可望也。’然则宋之所以亡,自经总制钱,而此钱之兴,始于亨伯。”
9、主讲人:林存阳(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
10、论经济发展为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根本途径
11、论解决非经济因素与商品经济发展的矛盾
12、其始厌恶科举之学,而疑世之尊程、朱者皆束于功令,未必果当于道。及其久,意见益偏,不复能深思熟玩于程、朱之言,而其辞遂流于蔽陷之过而不自知。近世如休宁戴东原,其才本超越乎流俗,而及其为论之僻,则更有甚于流俗者。文后集一程绵庄文集序
13、(1)顾炎武以拯救时代为己任。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顾炎武该思想产生的政治背景。
14、(解析)本题考查明末反对封建礼教和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观点,中国明末的反对封建礼教同西方的启蒙思想一样,都是在商品经济得到发展的背景下,对封建专制下人性的思考.
15、本次活动将通过新浪微博、山东公共文化云进行全程直播。
16、王夫之曾指出,“凡知者,或未能行,而行者,则无不知”,“如‘明明德’(注: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者,行之极也,而其功以格物、致知为先焉”。这集中体现了王夫之
17、我知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8、提出“经世致用”的教育改良主张、实事求是的治学方法。
19、顾炎武(1613年7月15日—1682年2月15日),南直隶昆山(今江苏昆山)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20、『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而四者之中,耻为尤要……所以然者,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三、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的思想主张
1、第(3)问,突出顾炎武是儒家思想家,反对理学,主张恢复孔孟之道的目的。
2、(欢迎大家现场听课,凡十二讲全部参加的听众,均会得到“尼山书院国学公开课结课证书”及光盘一套。)
3、亭林为肇域志,自言阅志书一千余部,其勤于钞书之精神可见。阮元揅经室三集有顾亭林先生肇域志跋,谓:「肇域志乃稿本未成之书,其志愿所规画者甚大,而方舆纪要实已括之。亭林生长乱离,奔走戎马,阅书数万卷,手不辍录。观此帙密行细书,无一笔率略,始叹古人精力过人,志趣远大。世之习科条而无学术,守章句而无经世之具者,皆未足与于此也。」姚椿通艺阁文集卷有顾亭林先生肇域志手稿跋,谓:「此稿藏德清许宗彦,深惜阮氏官浙抚时,不以付诂经精舍诸人士一编校。」又谓:「吴江吴兆宜辑一统志案说,其乡人顾我锜作序,谓徐干学奉敕著书时多采用亭林说。」今案:案说虽间引用肇域志中语,然其希略,语意又不类,其书盖不尽本顾氏。至于日知录尤为钞书工夫之至精细者。亭林又自言之曰: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李贽深刻揭露那些道貌岸然的道学家,“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行若狗彘”。他打破了对封建时代最高的思想权威孔子的迷信,认为道学的一切祸害均源于孔子,因此决不能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他辛辣地嘲笑道学家对孔子的项礼膜拜,是一犬吠影,众犬吠声。李贽又对儒家经典进行批判。他指出:“六经、《语》《孟》”,“不过因病发药,随时处方”,“岂可遽以为万世之至论乎?”
5、虽然顾炎武的分权思想,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中,三权分立有着本质的却别,但是在晚明封建君主统治的时代,顾炎武能产生任何形式的分权理念都是难能可贵,说其政治改良方案带有一些资本主义的色彩,也是对他思想超前和先进的一种肯定。
6、汉、宋纷纭,亦事势相激使然。明代以八股取士,学士低首束缚于集注之日久,久则厌而思遁。一二才智之士,凿空造奇,一遁而之子,再遁而之史,然皆不能越集注范围。汉学兴,于是乎以注攻注,以为得计,其实非为解经,为八股耳。
7、纪念王船山圣诞400周年新造“王船山圣像”
8、第(4)问,要概括材料回答,学以致用是顾炎武思想最大特点,体现时代责任感的是他的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9、然亭林单标「行己有耻」,而深斥讲学,意亦可商。亭林尝以论学书示张蒿庵,蒿庵颇持异见,谓:
10、近人章炳麟检论哀焚书谓:
11、此则谓汉学之兴,全从八股反动,较之方说,似为偏举,然视今日全以清初学术为王学反动者,犹为得之。且李氏此意,桐城姚鼐姬传已先言之曰:
12、亭林成学著书,大率在四十五岁北游以后。此亭林与黄梨洲书亦自言之,曰:
13、顾炎武提倡反清复明,在失败以后,顾炎武游历各个地方,并且潜心治学,是明末清初非常有名的学者、思想家。顾炎武被清朝学者称为开国儒师,他继承了反理学思潮,并且对各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继承和发扬。顾炎武在文学道路上极具探索思想,开创了新一代学风,给清代学者带来了很大影响。顾炎武在明末时期,就开始对理学进行批判,顾炎武在批判中建立了自己的学术思想。
14、此实语,非谦辞也。亭林著述之大者曰音学五书,曰日知录。音学五书着手较早。崇祯癸未,亭林年已有诗本音之辑。曹学佺为之序。谓:
15、“居民大半工技,金阊一带,比户贸易,负郭则牙侩辏集,……滨湖近山小民最力穑,耕渔之外,男妇并工捆屦、䌟麻、织布、织席、采石、造器营生。”“吴民不置田亩,而居货招商,阊闤之间,望如绣锦。”“东洞庭……编民亦苦田少,不得耕耨而食。并商游江南北,以通齐、楚、燕、豫,随处设肆,博锱铢于四方,以供吴之赋税,兼办徭役,好义急公,兹山有焉。”(《天下郡国利病书》)
16、则震川在当时,先已有决破南宋以下理学藩篱,而直穷经籍之志矣。故曰:
17、D.提出了学校议政的方式
18、顾炎武的思想在发展的过程中,萌生了对皇权的质疑,这一点是十分大胆的,毕竟在封建主义社会,这种思想是不被允许的,而且也是离经叛道的。顾炎武反对独治,而主张众治,虽然顾炎武并没有在表面上说出反对皇权的这种话,但是他的这种主张却充满了反对封建主义专制制度的思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想必大家耳熟能详,这句话就是顾炎武提出来的。
19、确认贫穷为中国社会的最大忧患,须以生财之方为立国之本,主张通过发展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来推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20、(2021年6月19日)
四、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故事
1、但统观顾炎武关于“一条鞭法”的论述,我们决不能得出他反对实行“一条鞭法”的结论;在清初的历史条件下,他主张恢复实物赋税,亦只是“权宜变通之法”而已。
2、是知亭林平生著述,着意专在二书矣。然亭林既高唱明道救世,而曰:
3、尝谓今人纂辑之书,正如今人之铸钱。古人采铜于山,今人则买旧钱,名之曰废铜,以充铸而已。所铸之钱既已粗恶,而又将古人传世之宝,舂剉碎散,不存于后,岂不两失之乎?承问日知录又成几卷,盖期之以废铜。而某自别来一载,早夜诵读,反复寻究,仅得十余条,然庶几釆山之铜也。与人书十
4、以清代明为例,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战火中遭到严重摧残,顾炎武目睹“汾州米价每石二两八钱,大同至五两外,人多相食”“凤翔之民举债于权要,每银一两,偿米四石”又耳闻“东土饥荒,颇传行旅,江南水旱,亦察舆谣”,说:
5、他认为中国社会是苦于经济的不发展:“今天下之患,莫大乎贫。”而一切社会问题的解决,最终都只能通过发展生产的途径。因此,他十分注重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把“生财之方”看作是与用人行政同等重要的立国之本。他说:“古之人君未尝讳言财也,所恶于兴利者,为其必至于害民也。”“吾未见无人与财而能国者也。然则如之何?……必有生财之方,而后赋税可得而收也。”
6、提出“行己有耻”的道德教育观点。
7、故曰:匹夫之心,天下人之心也。而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8、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9、(解析)材料中主要强调儒家思想中的“孝悌”,西周礼乐制度中强调的是世袭制和等级制,没有孝的内容,故A排除;材料明显反映了封建统治者在政治上深受儒家伦理纲常的影响,故B符合;历代王朝并不是全以孝廉为选官标准,科举制以考试为标准,故C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道德与法律融为一体,强调孝悌早在汉代察举制就有了,故D排除.故选B.本题考查中国传统的主流思想中的宋明理学,要求了解宋明理学的主要内容及明清时期作为统治思想的原因.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理解宋明理学强调伦理纲常是为封建专制统治服务.
10、(解析)(1)本题考查陈献章的思想主张及其背景。依据材料“杜门不出,日对书籍忘寝食者累年,卒未有得。于是,惟静坐久之,然后见此心之体隐然呈露,常若有物。于是隐然自信曰:作圣之功其在是乎?”等可以得出结论。
11、顾炎武用历代封驳事例在各朝政治体制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来很好的说明,一个政府想要维持政权的稳固,天下的稳定,在朝廷之内就必须,要有人能与君王唱反调,要有人能给君王提出不同的意见,并且要使得这些人能真正发挥,对君王权力的制约作用,就不得不用合法的制度来保障他们。
12、顾炎武(1613—1682),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著作有《日知录》等。
13、其志意之切挚,风格之严峻,使三百年后学者读之,如承面命,何其感人之深耶!(亭林与潘次耕师弟子之切磋)次耕为亭林门人,其与亭林书,亦劝无入都门,及定卜华下。师弟子以道义相劝勉,可谓两难矣。(亭林评当世风俗)亭林自守既卓,评人亦严,尝为朱明德广宋遗民录作序,有曰:
14、目击世趋,方知治乱之关,必在人心风俗。而所以转移人心,整顿风俗,则教化纪网为不可阙矣。文集卷四与人书九
15、是皆以清代汉学为激起于八股也。此不仅姚、李言之,即治汉学者亦言之。王昶为惠栋作墓志铭,亦谓:
16、调整不合时宜的生产关系,解决官田问题、生员问题、私租问题、奴婢问题,废除官本位特权以减轻农民负担,限制地主对农民的剥削,主张以雇佣劳动制度取代传统的蓄奴制度
17、主讲人:王杰(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
18、(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陈献章思想的影响。
19、崇尚创新的独特见解。
20、A.西周形成的礼乐制度影响深远B.古代法制深受儒家伦理纲常的影响C.历代王朝都以孝廉为选官标准D.明清时期道德与法律开始融为一体
五、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谁说的
1、天下风俗最坏之地,清议尚存,犹足以维持一二。至于清议亡而干戈至矣。
2、C、具有发展观。
3、主张实行统一而稳定的货币政策,既反对“以年号铸之钱文”、币制屡变,又反对“各自行钱,不相流通”的地方保护主义
4、(2021年10月30日)
5、|标签:高考历史考点专练
6、古之疑众者行伪而坚,今之疑众者行伪而脆。其于利害得失之际,且不能自持其是,而何以致人之信乎?故今日好名之人,皆不足患,直以凡人视之可尔。文集卷四与人书十五
7、材料三理学之名,自宋人始有之。……今之所谓理学,……不取之“五经”而但资(宋明)之语录,……又曰:“《论语》,圣人之语录也。”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
8、顾炎武的思想着重经世,强调有助“经世致用”的实用性学问,不仅反对宋明理学家探讨心性的学风,并主张以经世致用的“实学”,取代“理学”。
9、予纂辑此书几三十年。所过山川亭障,无日不以自随。凡五易稿而手书者三矣。音学五书后序
10、为了解决上述各种非经济因素与商品经济发展的矛盾,顾炎武提出了以下对策:
11、B、具有唯物辩证法观点;
12、近来讲学之师,专以聚徒立帜为心,而其教不肃,方将赋茅鸱之不暇,何问其余?于此时而将行吾之道,其谁从之?「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若徇众人之好而自贬其学,以来天下之人而广其名誉,则是枉道以从人,而我亦将有所不暇。……夫道之隆污,各以其时,若为己而不求名,则无不可以自勉。鄙哉硁硁,所以异于今之先生者如此。文集卷三与友人论文书
13、“小民多执技艺,或贩负就食他郡者,常十九。转他郡粟给老幼,自桐江,自饶河,自宣池者,舰相接肩相摩也。……中人之家,皆无田可业,徽人多商贾,盖其势然也。”“商贾虽余货,多不置田业。”(《天下郡国利病书》)
14、第(1)问,顾炎武思想产生的背景,要结合明朝后期史实概括,可以从君主独裁、宦官专权、官僚腐败等角度回答。
15、(4)学风:经世致用(或崇实致用)。
16、互动环节中,大家纷纷向陈建林会长请教交流。
17、“今日者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顾炎武由此成一代大学者,开一代新学风,其思想脉络清晰可见。阅读下列材料:
18、为了解决“今日盐利之不可兴,正以盐吏之不可罢”的问题,顾炎武坚决主张食盐的自由贸易,力主撤消设置“盐吏”的“掩耳盗钟之政”。他认为商品的流通有其因“地利之便”的自然规律,不是国法所能禁止得了的;改变由国家垄断食盐贸易的局面,不仅有利于国计民生,而且有利于澄清吏治。
19、世道下衰,人材不振。王伾之吴语、郑綮之歇后、薛昭纬之浣溪沙、李邦彦之偶语辞曲,莫不登诸岩廊,用以辅弼。至使在下之人,慕其风流以为通脱。而栋折榱崩,天下将无所芘矣。及乎板荡之后而念老成,播迁之余而思耆俊,庸有及乎!有国者登崇重厚之臣,抑退轻浮之士,此移风易俗之大要也。
20、(3)王夫之:哲学贡献大,是中国古代唯物主义理论的集大成者。
- 顾炎武手不释卷文言文翻译【摘抄文案100句】 59
- 顾炎武八句经典名言【摘抄文案100句】 59
- 顾炎武的爱国名句有哪些【摘抄文案100句】 59
- 顾炎武名言及翻译【摘抄文案100句】 59
- 顾炎武的名言警句【摘抄文案100句】 59
- 王阳明的思想主张的成因【摘抄文案100句】 59
- 顾炎武的名言名句及解释【摘抄文案100句】 59
- 顾炎武名句天下兴亡【摘抄文案100句】 59
- 顾炎武关于爱国的名句天下国家【摘抄文案100句】 59
- 法家思想主张核心是什么【摘抄文案100句】 59
- 卢梭【摘抄文案100句】 59
- 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主张【摘抄文案100句】 59
- 道家核心思想主张什么【摘抄文案100句】 59
- 道家思想主张什么【摘抄文案100句】 59
- 荀子简介及思想主张英语【摘抄文案100句】 59
- 顾炎武的千古名句正始【摘抄文案100句】 59
- 法家思想主张【摘抄文案100句】 59
- 1 描写赞美老师的词语【摘抄文案100句】 59
- 2 家长给老师的句子暖心【摘抄文案100句】 59
- 3 家长感谢老师真诚的话语简短【摘抄文案 59
- 4 端午快乐还是端午安康作文【摘抄文案 59
- 5 冬天的四字词语大全集100个少字【摘抄文 59
- 6 一辈子很短珍惜身边人是什么意思【摘抄 59
- 1 最新笑话幽默搞笑段子【摘抄文案100句】 59
- 2 安徒生童话故事全集目录【摘抄文案100句 59
- 3 教师节的节日祝福语大全【摘抄文案100句 59
- 4 祝福的话语句句暖人心图片【摘抄文案 59
- 5 壮志凌云热血沸腾的诗【摘抄文案100句】 59
- 6 关于母爱的现代诗自编20字?【摘抄文案 59